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冠心病PCI 術后合并肺部感染的風險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方法選取行PCI術的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42例術后合并肺部感染者為觀察組,選取同期42例術后未合并肺部感染者為對照組。比較兩組臨床特征,分析術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結果兩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BMI)、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血小板水平、合并基礎疾病、手術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BMI、營養狀況合并基礎疾病、血小板水平、心功能分級、手術時間不同,患者術后合并肺部感染發生率差異明顯(P<0.05);經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合并基礎疾病、血小板水平、心功能分級、手術時間與患者肺部感染具有顯著相關性(P<0.05)。結論合并基礎疾病、血小板水平、心功能分級、手術時間等與患者肺部感染具有顯著相關性,可為PCI術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預防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血壓;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合并肺部感染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然而,PCI手術具有一定風險,術后可能合并肺部感染等情況〔1〕。PCI術后存在肺部感染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恢復,而且可能導致嚴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2〕。尤其是合并基礎疾病的患者,此類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受到疾病影響,術后恢復及免疫系統功能受限。為此,如何有效減少PCI術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發生是保證PCI術患者預后的重要內容〔3〕。作為一類侵入性操作,PCI手術結束后抵抗力較低的患者再長期暴露在醫院環境中,容易出現醫院肺部感染,極大影響了治療效果,甚至造成死亡〔4〕。本文擬分析PCI術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南京中醫藥大學連云港附屬醫院收治的行PCI術的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42例術后合并肺部感染者為觀察組,選取其中42例術后未合并肺部感染者為對照組。比較兩組臨床特征,分析其術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入選標準:患者均符合第8版內科學中高血壓〔5〕、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6〕的診斷標準,患者臨床資料完整;胸部CT存在肺部感染表現;外周血白細胞計數>10×109/L;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肝腎功能嚴重異常;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嚴重代謝紊亂;不遵醫囑或未按時服用藥物。
1.2方法
觀察并記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BMI)、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血小板水平、合并基礎疾病、手術時間等臨床資料,分析各因素與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相關性。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歸分析。
2結果
2.1兩組臨床特征比較
兩組性別、BMI、SBP、DBP、血小板水平、合并基礎疾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肺部感染單因素分析
BMI、營養狀況、合并基礎疾病、血小板水平、心功能分級、手術時間不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生率差異明顯(P<0.05),見表
2。2.3肺部感染相關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合并基礎疾病、血小板水平、心功能分級、手術時間與患者肺部感染具有顯著相關性(P<0.05),見表3。
3討論
PCI是冠心病患者常見的治療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然而,PCI術也有一定風險,可能導致患者術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如出凝血異常、心肌梗死、腦出血等心腦血管事件及術后肺部感染等〔2,7〕。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及冠心病患者數量的增加,近年來關于冠心病患者治療的研究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到冠心病患者術后的恢復問題。此外,PCI作為一項有創性手術方式,各種原因均可能導致患者出現醫院肺部感染,當院感發生后極大影響PCI患者的治療效果,甚至威脅患者生命。研究〔8〕發現,合并高血壓等基礎疾病者預后較未合并基礎疾病者預后稍差,這可能與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引起的機體各臟器功能異常有關,而這將導致患者恢復速度下降,甚至造成預后不良。術后肺部感染作為冠心病患者術后常見并發癥,對PCI患者術后恢復及預后具有重要影響〔9〕。最新研究〔10〕顯示,血小板水平與PCI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發生相關,血小板水平升高提示術后肺部感染的風險增加。本研究結果提示,合并基礎疾病、血小板水平、心功能分級、手術時間可能與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生有關。其原因可能是血小板水平升高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同時影響抗血小板藥物的作用,造成術后肺部感染的概率增加;此外,隨著患者手術時間延長,某種程度上讓患者的傷口和病原菌接觸概率增加,加大了肺部感染的風險。而心功能分級越高,可能患者病變血管較為復雜,心肌容易出現缺血,產生大量趨化因子,激活白細胞清除壞死的細胞、組織,釋放自由基、白三烯等,加重炎癥反應和機體損傷,誘發肺部感染發生〔11,12〕。Agam等〔13〕研究得出相似結論,并認為血小板水平的升高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同時影響抗血小板藥物的作用,這可能與血小板異常的PCI患者術后恢復不良有關。溫書敏等研究發現合并基礎疾病、手術時間等是造成PCI術后醫院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與本研究結論相似。綜上,合并基礎疾病、血小板水平、心功能分級、手術時間等與患者肺部感染具有顯著相關性,可為PCI術后患者肺部感染的預防提供參考。
4參考文獻
1張蓉,孫靜,劉濤.冠心病患者急診PCI術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安徽醫學,2017;38(5):609-11.
2徐亞寧,丁翔,鄒勇,等.冠心病患者PCI術后感染病原菌、耐藥性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9;14(4):464-7.
3劉子騰,吳瑞鋒,楊煒琦,等.雜交冠狀動脈血運重建術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9;40(6):667-70.
4溫書敏,林德智,袁權,等.冠心病患者急診PCI術后醫院感染病原菌特點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20):3080-3.
5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23-4.
6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高齡老年冠心病診治中國專家.高齡老年冠心病診治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6;35(7):683-91.
7呂燁輝,鄭淑梅,王海榮,等.老年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肺部感染預后影響因素〔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0;30(21):3277-82.
8王磊,段媛媛,張璐,等.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術后感染與院內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相關性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9;48(9):1159-62.
9周立軍,鮑迎春,方裕,等.血必凈注射液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肺部感染的療效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22):3393-6,3404.
10溫書敏,林德智,袁權,等.冠心病患者急診PCI術后醫院感染病原菌特點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20):3080-3.
作者:任一欣 吳娜 房美 汪海倫 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連云港附屬醫院心血管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