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干預體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干預的有效方法,為后期開展護理工作提供依據。方法:病例樣本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時間段本社區的8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劃分為2組,即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樣本量保持一致,n=42,對照組患者護理方案為常規基礎護理,研究組患者護理方案為社區綜合護理干預,研究比較組間護理效果。結果:評估組間護理干預后血壓及血糖指標,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評估組間用藥依從性,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采取社區綜合護理干預臨床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各項生理指標,提高用藥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高血壓;社區護理干預
糖尿病屬臨床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相關資料統計顯示,糖尿病患者中約有50%合并高血壓[1]。高血壓可導致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冠心病發病率顯著增加?,F階段臨床尚無特效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方法,大部分患者需終身服藥控制血壓及血糖[2]。受病情、經濟狀況等因素影響,患者治療期間普遍存在負面情緒,用藥依從性不足,治療效果無法保證,為此需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1年時間內收治共計84例該疾病患者資料的研究分析,重點探討社區護理干預的實際臨床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開展時間段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研究樣本數量共計8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診斷標準,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劃分為2組,組別命名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數量均等(n=42),研究組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范圍為52~86歲,年齡均值(68.69±5.63)歲,病程范圍為2~6年,病程均值為(4.12±1.09)年,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性18例,年齡范圍為54~85歲,年齡均值為(68.64±5.85)歲,病程范圍為1~6年,病程均值為(4.07±1.02)年,常規資料(年齡、性別、病程)兩組患者無統計學差異(P>0.05),對本次研究結果無影響。
1.2方法
(1)對照組患者護理方案為常規基礎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介紹不同藥物的用法用量,配合采取常規健康宣教。(2)研究組患者護理方案為社區綜合護理干預,社區護理人員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血糖、血壓、體重、身高等,對患者病情實施評估。社區護理人員依據小區進行分片,定期上門開展護理訪視,并組織召開社區護理相關會議,及時調整護理干預措施。定期組織社區健康教育咨詢類活動通過黑板報、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開展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健康知識宣傳。(3)用藥護理: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治療的關鍵是長期堅持服藥,為此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詳細介紹胰島素及降壓藥物用法用量、藥物療效、不良反應等內容,重點告知患者遵醫囑服藥的作用,避免患者私自減量服藥或停藥。臨床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主要以聯合用藥方案為主,服用降壓藥物30min后不得進行劇烈運動,服藥期間戒煙酒,避免睡前用藥。服藥后患者可少量補充食物,降低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預防低血糖。如患者用藥后血糖恢復正正常范圍,可遵醫囑適當減少胰島素用量。為避免老年患者遺忘,可采用鬧鐘提醒、不同顏色藥杯提示等方式,使患者能夠按時服藥。(4)健康宣教:通過集中健康咨詢、健康講座、發放手冊、一對一交流等方式為患者講解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方法、預防措施等內容,告知患者自我監測血壓及血糖的方法,嚴格遵循單一血壓計測量、固定時間測量、固定體位測量、固定部位測量等原則。指導患者掌握胰島素注射的方法,使其熟練掌握胰島素注射的劑量、劑型、時間,注射部位選擇日常運動量較小的部位,每星期檢測1次血糖,重點檢測夜間血糖及餐后2h血糖。護理人員定期上門隨訪,了解患者病情恢復情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類問題,告知患者保持日常作息時間規律,鼓勵患者家屬增加陪伴患者時間,實現患者身心狀態的同步改善。(5)飲食及運動護理: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日常飲食需保證低熱量、低膽固醇、低鹽、低脂,增加維生素攝入量,每日鹽的攝入量不超6g,避免食用腌制食品??稍谌粘o嬍持性黾酉憬丁⒛⒐降仁澄?,確保鈣及鉀的攝入量充足,增加魚類、土豆等食物攝入,改善血管彈性及通透性。每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需控制在50%左右,避免使用含糖量過高的食物,以此來實現對血壓及血糖的有效控制。指導患者參與散布、慢跑、廣播體操、太極拳等運動,改善機體血液循環,增加肺活量,每星期運動3~4次,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30min左右即可。(6)心理疏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屬于身心類疾病,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可加速疾病進展,為此護理人員需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傾聽患者訴求,采取針對性心理疏導策略,講解治療成功案例,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定期組織社區集體文娛活動,使患者參與其中,實現身心狀態的改善。
1.3評價標準
評估組間護理干預后血糖及血壓指標,評估組間用藥依從性。
1.4統計學方法
用藥依從性為計數資料,表示方法為%,檢驗方法為χ2檢驗,血糖及血壓指標為計量資料,表示方法為(_x±s),檢驗方法為t檢驗,利用SPSS23.0軟件進行本次研究數據分析,如P<0.05,則兩組數據統計學差異顯著。
2結果
評估組間用藥依從性,研究組患者為(39/42)92.9%,對照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為(31/42)73.8%,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評估組間護理干預后血糖及血壓指標,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高血壓與糖尿病屬臨床多發同源性疾病,二者相互作用,可對患者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發病與患者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及高血脂等因素相關,如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干預,可導致患者發生腦血管意外及心肌梗死等慢性疾病。臨床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主要采用藥物干預,同時需改善患者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為此需在治療期間配合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3]。本次研究數據顯示,研究組患者經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后血壓及血糖指標優于對照組,用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社區綜合護理主要針對社區范圍內患者,開展護理前期,社區醫護人員對轄區內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系統調查,為其建立健康檔案,將護理人員分配至不同小區,護理責任更為明晰,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及護理質量。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強調護理措施的綜合性,通過心理、用藥、飲食、運動等綜合性護理措施,可提高護理的全面性[4]。護理人員對社區范圍內患者定期上門隨訪,可確保護理干預措施落實到每位患者,有助于護理干預針對性的提高。實際開展社區綜合護理干預期間,護理人員將護理操作劃分為治療性護理及生活指導,治療性護理主要以健康教育及用藥指導為主,護理人員重點告知患者遵醫囑用藥的作用,并講解不同藥物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5]。針對部分老年患者服藥期間存在的遺忘及藥錯誤等問題,護理人員利用鬧鐘提醒及顏色標識等方式可有效解決此類問題。同時,指導患者定期監測血壓及血糖指標,了解自身健康狀態,可預防疾病加重,提高藥物療效。生活指導主要以飲食及運動指導為主,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日常飲食注意事項,并提供適宜食用的食物種類,指導患者參與日常運動,可實現身體素質的全面改善,配合采取的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實現身心的同步康復。由此可知,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采取社區綜合護理效果顯著,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玉琴.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社區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34):179-181.
[2]高媛,李清勤,楊振興,等.社區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小組形式加強自我管理的效果分析[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9,8(04):218-220.
[3]姚鳳曄.生活方式護理管理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干預效果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19,26(10):1342-1344.
[4]胡大玲,金利玉.對住院的高血壓、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9):275-277.
[5]秦利,張瑜.中西醫結合護理應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效果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18):130-131.
作者:江洪 單位:德陽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