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化建設下的高校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內涵
企業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并結合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對業務流程、組織架構、管理模式等進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徹底性的再設計,使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和業務流集成和統一,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并及時為各級管理著提供決策信息,不斷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的過程。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初,80年代掀起了高潮,90年代以后邁進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經歷了CAD、CAM、MIS、ERP等若干階段,目前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已經向規范化、流程化、集成化發展。從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角度看,企業管理信息化的內容包括財務管理的信息化,采購管理信息化,營銷管理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生產管理信息化和質量管理信息化6個方面的內容,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
(1)信息資源建設
把生產信息、銷售信息、財務信息、人員信息等與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產生影響的有關的信息實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從而有效地滿足企業對管理信息的需求。
(2)業務流程建設
將企業內部規范和標準的業務流程固定下來,并通過信息技術優化原有的業務流程,優化組織機構,減少管理層次,擴大管理幅度,使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的業務流程更加規范和高效,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實現企業目標。
通過將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和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對比分析可知,雖然高校和企業服務的對象不同,但都是依托信息技術、利用信息資源和通過信息管理3個內容,延伸出二者不同建設的內容、表現和結果,但目的均是加速管理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優化組織結構、提高管理效率,并最終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雖然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隨著技術和用戶的不斷成熟,實現了空前的發展,并進入了數據管理階段和成熟階段,但由于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起步早,發展快,高校管理信息化與之相比無論在發展階段、運行機制、效用上均存在較大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高校管理信息化發展滯后管理需求
雖然大部分高校均自主開發或購買了相應的業務管理系統,在現階段,大部分的高校均通過數據共享、信息門戶等手段整合現有的各種業務管理子系統,減少“信息孤島”現象對數據共享的制約,但現有的集成方式仍無法滿足日益快速發展的高校的管理需求,在數據的采集,資源的共享、系統的集成甚至設備的利用等方面也都存在的諸多問題,各高校之間甚至高校和各社會其他職能部門的銜接與協調也是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薄弱環節。而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已經達到諾蘭模型的“集成”階段,即將整個企業系統中子系統有機整合和集成,并將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供應商等供應鏈上所有環節納入到整個系統中來,企業運營過程中的信息共享,信息傳遞順暢,有效地支撐企業各個層次的相應決策。
2.2高校教育管理信息標準不完善
2012年國家教育部了《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礎代碼》等7個教育信息化行業標準,對各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實施給予了數據級的規范支撐,對推動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仍難以滿足各級教育管理機構和部門以及各類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需要,由于各個高校辦學規模、辦學水平和辦學方式等不同,且長期以來各個高校均是以業務部門主導下的單系統開發,因此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統一的高校管理信息標準,數據編碼格式不一,信息不完整、不能共享,各分類數據無法兼容等嚴重局面,就表現為廣大教師、學生及管理人員在訪問不同的系統中,需要記住不同的用戶名和密碼,并且重復錄入相同數據,導致系統的應用缺乏人性化和靈活性。此外,因此在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亦中無法形成類似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規范的流程和統一標準,各高校之間信息資源重復建設,難以進行信息共享和交流,無法體現信息的效用,因此極大地制約了我國高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2.3高校管理信息化缺乏有效的運行機制
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個職能部門和所有教師學生的共同推進才能完成,其收益很難像企業信息化建設在短期內得以實現,因此難以獲得高校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重視,而且很多高校承擔信息化建設的部門缺乏足夠的權威性和協調能力,且承擔的基礎設施的維護工作異常繁重,這也直接導致了很難完成綜合性的系統建設工作,更無暇顧及戰略性的規劃。
3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對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借鑒
企業信息化建設就是通過利用先進的技術,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水平,進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過程。綜觀企業信息化建設成功的經典案例可知,企業信息化建設成功主要依賴于“三有”:即有目標,有信息,有制度。因此借鑒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成功經驗,為了推動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和提升管理效能的主要措施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3.1制定規劃是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礎
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都表面: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工作,都經歷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因此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工作需要分階段、分層次、逐步完成,避免分散、孤立地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排除各環節、各部門的重復建設工作,讓高校領導、教師、學生、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全部參與到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來,密切配合,協調工作。因此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聯系學校實際情況,制定信息化建設規劃,由點到面,逐步開展,為信息化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3.2實現資源共享和制定統一標準是現實高校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高校單方面的投資問題,還涉及到和其他高校和社會相應職能部門聯合建設,因此在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制定統一的標準和實現資源共享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因此在建設過程中,要從多方面考慮,建立安全的寬帶網絡,規范統一的信息標準,設計友好個性化的信息門戶,統一的身份認證,共享的數據信息,功能全面的集成系統,關聯整合的校園一卡通,功能完善的校園數據中心,實現系統間的橫向信息交互,此外還要有需求分析、經費預算、實施計劃以及支持機構建設等內容。
3.3加強人員建設和制度建設是實現高校管理信息化的保障
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強有力的人員和制度予以保障。因為從信息化建設的立項、開發、實施到維護的過程中,應用環境、管理需求、技術甚至功能都在發生變化,因此就要求高校必須具備相應的既懂管理又懂技術的專業人員,此外還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各項規章制度,如信息維護和制度、網頁管理制度、信息資源安全保密制度等等,使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得到規范化、科學化管理。
作者:李銳 郝慶升 高可 田歐南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長春醫療保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