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進展模式的革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四川丘陵地區農業組織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不過,比起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業合作組織來說,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丘區農業合作組織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如下問題急需解決。第一,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機制還不完善,合作組織中懂經營、管理和財務知識的人員很少,普通社員不具備基本的民主參與能力,只有核心成員參與性較高,一般小農戶參與性不強,在合作組織經營過程中,搭便車現象突出。第二,大多數合作經濟組織的服務內容不是很全面,功能單一。多數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本身由幾戶農戶自發形成,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無法開展實質性經營活動,缺乏對農戶有吸引力的服務項目。據統計,目前很多合作經濟組織僅限于單一項或者兩項服務,有的僅是提供飼養技術、產品銷售或者原材料供給等;有的為農民提供市場和技術信息,很難形成真正的產前、產中和產后的一體化服務。因而,大量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還是難以抗拒較大的自然和市場風險,遇到大的問題就面臨被解散的命運。第三,公司或大戶有過度主導的趨勢,存在侵占農民利益的隱患。對于公司領辦的合作經濟組織,由于公司是以獲得投資收益最大化的市場經濟主體,利益取向非常明確,那就是為公司建立穩固的、有保障的原料基地。在合作經濟組織中公司有主導發言權,完全把合作組織的經營管理權掌握在公司手中,而農民只是被動地加入進來為其提供原料,沒有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這樣的合作經濟組織就可能演變成公司以一種新的合作方式賺取最大利益的組織手段。第四,目前,很多地方農民合作組織在組建過程中,政府行為色彩較濃,農民合作組織更多地反映出政府需求,而不是農民自愿基礎上建立的。
四川丘陵地區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模式創新
農業生產關系必須適應農業生產力進步要求的變化和發展,農業產業組織模式會隨著實踐的發展而變化。不論是“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還是“公司+中介組織+農戶”發展模式,農戶與公司或者中介組織之間的關系都比較松散,都是通過一種契約關系將各方聯系起來,因而各方的利益肯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所以,為了使合作組織與農戶間關系更加緊密,雙方的利益趨于一致,有必要發展一種新的組織模式,這種模式即是“公司+合作組織+農戶”。合作組織是由農戶在資源平等基礎上相互連接起來的產業組織,實行一人一票,合作組織內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社員的利益都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合作組織能夠完全代表社員,對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合作組織的利益與社員利益完全一致。這種發展模式在農業發達國家已被證實是行之有效的,受廣大農戶歡迎的農業產業組織模式。這類組織主要為其成員提供從事某種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和貯存等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有的合作組織還統一提供農藥、種子、化肥,統一為入社社員培訓技術,統一進行畜禽疾病防疫和病蟲害防治;還有的合作組織要求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等。合作組織對外代表農戶,與相關企業進行談判并簽訂產銷合同,很好地避免了單個農戶在談判過程中的弱勢現象,提高了農戶的談判地位;同時合作組織還監督和督促本社社員履行合同規定、完成各項生產任務。這種由農民自發組織起來的合作組織,代表著入社農戶的共同利益,能夠發揮農戶的主觀能動性,激發農戶參與的熱情。
丘區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創新實踐
安岳縣富民養豬專業合作組織于2007年7月成立,是安岳縣成立的第一個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組織。成立之初,合作組織吸收入社成員53戶,入股資金20萬元。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合作組織現有成員128戶,入股資金27.8萬元。2007年年底,合作組織第一次實現返利8000余元,第二次實現返利2.45萬元;2008年合作組織第一次返利將實現5.4萬元,第二次返利將實現每萬元股金分紅1720元。在實踐中,合作組織主要實行“六統一”運行模式。即統一配送飼料,由合作組織選擇效果最好、最適合本地飼養的產品集中配發給成員戶;統一提供仔豬,合作組織成員統一飼養優良品種;統一培訓技術,每季度邀請畜牧專家、養殖能手進行技術培訓和經驗交流;統一消毒防疫,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的對養殖場所和生豬進行嚴格的集中消毒防疫,統一組織銷售,成員戶出售的仔豬和育肥豬,由合作組織代表農戶,對外與公司洽談合同并對外銷售;統一參加保險,組織內部的豬全部納入農業政策性保險,解決了養殖戶的后顧之憂,降低了合作組織的養殖風險。
通過“六統一”的運作模式,把農戶與市場有效的聯接起來,既充分發揮了家庭經營靈活的優勢,又把農戶組織起來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提高了農戶抵御風險的能力;其次,由合作組織代表農戶去尋找市場和信息,比單個農戶各自面對市場時,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也降低了搜尋成本,從而為各參與方節省了交易費用;第三,參與各方在生產、加工和銷售的各環節協同配合,形成一體化經營,提高了農戶在消費者面前的討價還價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合作組織的市場競爭力,增加了農戶的收益。(本文作者:胡建中 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金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