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居民儲蓄存款變動與國民經濟發展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居民儲蓄存款變動與國民經濟發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居民儲蓄存款變動與國民經濟發展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1986年到2016年的數據,根據儲蓄增長率與國民經濟增長率對比分析了儲蓄存款變動與國民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儲蓄存款變動的原因及其他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因素討論兩者的相關性。結果顯示,不同階段儲蓄存款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不同的影響。近年來,儲蓄存款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不斷減少,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效率降低,而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傳統經濟增長方式難以保持經濟穩增長,我國亟須挖掘新常態下特有的經濟增長動力。

關鍵詞:居民儲蓄存款;國民經濟發展;相關性

一、居民儲蓄存款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國合理的儲蓄水平,意味著居民消費信心高且潛力很大;同時也說明有豐富的廉價資本可供運作,有利于投資率的增長,以此保證國民經濟的增長。在2016年世界儲蓄排行榜中,我國居民儲蓄率全世界排名第三。國民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驅動,我國改革開放近40年,居民儲蓄增長率不斷提高,儲蓄為消費、投資、出口的增長提供重要動力,從而推動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根據新古典經濟學理論,調節儲蓄率可以實現人均最優消費和最優資本存量的“黃金律”增長,儲蓄率的變化影響增長率,從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看,居民儲蓄的高低在一國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影響。(一)儲蓄的增加意味著社會積累的增加,當儲蓄有效轉化為投資時,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同時,當儲蓄轉化為消費的比率提高時,對經濟發展也有促進作用。(二)儲蓄率偏高意味著消費率偏低,這實際上不利于整個經濟依靠內需來發展。當儲蓄率大于黃金律儲蓄率水平時,隨著儲蓄率的提高,人均消費水平反而下降,即經濟增長中的過度儲蓄是無效率的。相反,儲蓄率偏低或者為負儲蓄率,即在缺乏儲蓄的情況下,要發展經濟就必須從國外進口“剩余儲蓄”,進而導致貿易赤字,不利于經濟發展;其次,作為影響投資的重要因素,儲蓄的下降會導致投資的下降,進而可能拉低經濟增速。

二、我國居民儲蓄存款變動與GDP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本文以1986年為基期,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統計出自1986-2016年的居民儲蓄存款和GDP的余額,并計算出增長率,根據下圖所示,居民儲蓄存款和GDP增長率的呈現以下幾個變動趨勢:(一)居民儲蓄存款、GDP增長率呈現反方向變動態勢1.1987-1991年,居民儲蓄余額和GDP的增長率呈現反方向變動態勢,儲蓄增長率下降,GDP增長率上升。從我國的經濟發展來看其原因為:我國1987年再次出現通貨膨脹,有些學者認為該問題不是總量問題,而是農業生產的局部問題,因此采取了擴張的貨幣政策,到了1988年中期M1和M2的年增長率分別達到33%和29%,隨之儲蓄增長率不斷提高。同時,國家為了控制爆發性的通貨膨脹,從1988年開始急劇壓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這使得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比率下降,因此這一時期由于貨幣供應量上升使儲蓄率增速上升而GDP下降,到1989年,國家采取一系列的緊縮措施使得物價迅速回落,但由于市場表現疲軟,企業開工不足,就業壓力增大。根據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人們為了預防意外的支付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預防動機,使人們將所持資產變現存入銀行以防止意外,因此儲蓄率增幅加大,中國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而由于1989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量僅為-7.2%,儲蓄沒有有效轉化為投資,投資沒有發揮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使GDP增幅迅速下降,達到歷史新低。1990年-1991年期間,GDP增長率上升而居民儲蓄增長率下降,其原因為:1990-1991年中央人民銀行相繼三次大幅度下調存款利率,導致居民儲蓄增長率有所下滑,但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從1990年的2.4%上升到了1991年的23.9%,從而推動GDP增速上升。2.1991-1993年,居民儲蓄余額和GDP的增長率呈現反方向變動態勢,儲蓄增長率上升,GDP增長率下降。國家M1增長率達35.7%和M2增長率達31.3%,從而使儲蓄增長率不斷上升;同時,1993年,國家開始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次提高銀行存款利率,恢復保值儲蓄,這也是儲蓄率增長的重要原因。中國固定資產在1992-1993年期間增長了17.4%,這說明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效率不高,而有效投資才能推動經濟穩定增長,所以,儲蓄率的增長并沒有帶動這期間經濟的增長。3.2005-2006年期間,居民儲蓄下降而經濟增長上升。可以看出,在居民儲蓄減少的情況下,使得居民購買力減弱,國內需求不足,而2005年進出口總額達1422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2%,說明儲蓄對經濟的影響減少,經濟的增長主要靠外需拉動。4.2007-2008年間,居民儲蓄增長率上升而經濟增速卻下降了。從華爾街次貸危機演化成世界金融體系危機,對中國經濟體系產生了強大沖擊開始,居民消費意愿回落,居民投資意愿減少,居民儲蓄的意愿再次膨脹,進而導致儲蓄率上升,達歷年新高。這期間,由于西方各國經濟不景氣,對外需求急劇減少,導致我國出口貿易減少,國民經濟發展減緩。(二)居民儲蓄存款、GDP增長率呈現同方向變動態勢1.1994-1999年,呈同方向下降態勢,且居民儲蓄下滑幅度大于GDP。從經濟發展過程看,20世紀末期,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中,經濟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股市火爆使得銀行儲蓄金額減少,居民儲蓄余額增長速度也開始下降,增長率從1994年的41.5%,一直下滑到1998年、1999年的15.4%和11.6%。同時,新增儲蓄存款的增長速度開始出現負值。儲蓄的減少也給投資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從1994年開始到1999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整體呈下滑趨勢,固定資產投資下行壓力較大,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特征不明顯,經濟增長趨于平緩。而且在此期間,進出口貿易總額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40.3%下降到了1997年的36.1%,說明外貿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比較小,儲蓄對國民經濟產生重要影響。2.1999年-2004年,居民儲蓄與經濟增長呈同方向增長態勢。可以從以下原因分析:1998年的亞洲經濟危機弱化人們對未來經濟健康發展的心理預期,使得人們將大量資金用于儲蓄,推動了儲蓄率的上升。這期間國家為了改善需求不足、投資乏力的問題,而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使得居民消費指數由1999年的-1.4%上升到2004年3.9%,增長了5.3%,國內需求不斷上升,因此也說明居民儲蓄增長有效地轉化為消費;同時,居民部門的儲蓄大量通過金融中介轉化為企業部門債務,企業將資金用于生產投資,致使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從1999年的5.1%增長到2004年的26.6%,居民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效率得到提高,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3.2010-2016年,居民儲蓄與國民經濟增速呈現逐年下滑趨勢。這期間,貨幣供應量由2010年的19.7%下降到2015年的13.3%,五年間下降了6.4%,2016年再次下降到11.3%,貨幣供應量的減少使得居民儲蓄增長率下滑。2011年到2016年間存款利率下調也導致居民儲蓄的增速減緩。同時貨物進出口增長額從2011年的17.2%下滑到2012年、2013年、2014年的3.2%、5.7%2.3%,到2015年、2016年甚至為-7.09%、-0.86%。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在這期間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103.6下降到2016年的99.4,低于100的標準,這一指數呈現下降趨勢反映了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在縮小、速度在減緩、效益在減少。我國長期采用增加投資的刺激政策保持經濟的高增長率,但根據投資回報率遞減的規律,最近幾年投資對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減弱。其次,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從2014年的9.4%下降到2016年的5.8%,可見國內消費需求不足。從以上可以看出,這期間,我國消費、投資、出口的三駕馬車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弱,經濟增長動力不足,GDP增速面臨下行壓力。同時也反映儲蓄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減弱。(三)居民儲蓄存款、GDP增長率同比例變動2009-2010年間,受上一年末大幅度降息影響,居民儲蓄增速有所下滑,而國內需求上升,實際消費和居民消費意愿平穩增長,因而促進經濟發展。與此同時,國外需求有所改善,進出口逐漸回升,貿易順差收窄,使得投資加速增長拉動國民經濟上升。說明儲蓄有效地轉化為消費和投資,對國民經濟的增長產生積極影響。

三、小結及建議

(一)小結

我國居民儲蓄存款與國民經濟增長呈現同方向和反方向變動態勢。從上述分析和我國經濟發展歷程看,國民經濟增長不僅受居民儲蓄存款的影響,還受到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國際經濟環境、消費政策、消費習慣、投資和出口的影響。一方面,在資本短缺階段,儲蓄存款的穩增長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本,利于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過高的儲蓄率對經濟增長有某種程度的負面影響,高儲蓄意味著低消費,企業生產的產品相對過剩,進而導致投資規模縮小,內需不足,最終使得經濟疲軟。

(二)建議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儲蓄率越高,才能使投資率增高,進而推動經濟持續增長。但是,近年來我國消費、投資和出口對經濟拉動的效力越來越低,而消費需求始終是“三駕馬車”中的短板。在全球經濟關系不斷調整的今天,我國的經濟狀況也發生了變化,需要從多方面采取措施,影響儲蓄,進而推動國民經濟增長。首先,提高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效率。推進金融改革,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使金融體系充分動員社會資本,提高儲蓄率的作用,增強對經濟的支持力。其次,提高資本使用效率。需求側的刺激政策能在短期內防止經濟增速下滑過快,但從長期來看,其效用不斷弱化,這說明進入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亟需加快供給側改革的步伐。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已由投資驅動轉向創新、效率驅動。要淘汰落后產能,降低社會杠桿率,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再次,改善儲蓄-消費結構。通過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縮小收入差距,增強居民對未來的信心,促進居民消費提高;并實行穩健中性的財政政策,合理控制儲蓄水平,進一步推動利率市場化;減少居民個人所得稅等措施來改善儲蓄-消費結構,擴大總需求,以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云.居民儲蓄存款的迅速增長及其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06):19-21.

[2]趙甜甜.咸陽市農村居民儲蓄水平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

[3]汪偉.儲蓄、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相關性研究———基于中國1952-2006年的數據分析[J].南開經濟研究,2008(02):105-125.

作者:李冠樺 陳彥華 單位:徐州工程學院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 亚洲第一网站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理论片免费高清影视在线观看 | 美女张开双腿让男人桶视频免费 | 久久亚洲人成国产精品 | 国产日韩在线看 |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性爰视频 | 国产男女视频 | 亚洲精品久久玖玖玖玖 | 黄色三级三级三级 |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 久久国产精彩视频 |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男女视频 | 亚洲经典在线 |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 欧美一级特黄特黄毛片 | 国产a一级 | 日本色综合网 | 五月桃花网婷婷亚洲综合 |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 |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y高清 | 日本欧美色| 国产99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亚洲 | 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另类欧美日韩 | 99视频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 三级伦理网站 | 日韩午夜在线视频不卡片 | 日本三级视频在线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a级做爰片毛片视频 | 国产a∨一区二区三区香蕉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