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代廣告設計課程思政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自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全國高校積極展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本文在充分挖掘《廣告設計》課程思政元素的基礎上,努力探索有效將思政元素融入《廣告設計》課程的途徑,并展望其成效。
[關鍵詞]廣告設計;思政元素;效果
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落實“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要求,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作為重要途徑在全國高校展開。高校必須自覺地擔負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重擔。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必須以專業課程的特點為依據,深入挖掘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并將其融入專業教學中。
一、《廣告設計》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什么是廣告?按漢語的字面意義可以理解為“廣而告之、廣泛勸告、向公眾說明、告知某件事情”,由此可以說明:廣告是一種以大眾為受眾對象,盡可能擴大傳播范圍的信息傳播手段。廣義廣告是以一定形式的媒體(傳統的形式有口頭、報紙、書刊;現代的形式有電視、網絡等),向大眾傳遞某類消息的方法;狹義廣告僅僅指商業廣告,針對廣大消費者,有計劃地傳遞商品或信息,目的是為銷售商品。廣告設計是伴隨著廣告行業的發展而產生的職業。廣告設計從其自身的特點而言,應該屬于藝術門類,但它又不同于傳統的藝術門類,這種差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兩者研究內容不一樣。傳統的藝術門類主要研究的是如何用藝術的手段將事物的美好呈現于人前,而廣告設計研究的是如何以藝術的手段傳遞信息;二兩者的服務對象不同。傳統的藝術服務于藝術的欣賞者,而廣告設計服務于廣告信息的接收者;三是兩者突出的功能不一樣。傳統的藝術門類重點突出的是其審美功能,而廣告設計雖然集審美功能與實用功能于一體,但它的審美功能是為實用功能服務的。新時代,隨著全媒體的發展,廣告的大眾傳播性日益增強,廣告設計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廣告設計的功能不再僅限于傳播信息追求實用,而是要同時服務于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發展?!稄V告設計》課程在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必須融入思政元素,使這些未來的廣告設計人在掌握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同時,必須將廣告倫理道德、職業素養和職業原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未來用自己的廣告設計作品擔負起塑造人們道德觀和生活觀的社會責任,引導社會道德風尚良性發展。
二、《廣告設計》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立足于《廣告設計》課程的特點,文者從倫理道德、職業素養和職業原則三個緯度,對《廣告設計》課程的思政元素進行了積極的挖掘。
(一)廣告設計中的倫理道德
在當今這樣一個全媒體時代,廣告對人的影響范圍和程度在不斷擴大、加深?;诖朔N形勢,需要廣告設計必須符合倫理道德標準,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這就要求在實施廣告設計課程的過程中,以適當的方法,比如案例教學,用案例直觀生動地告訴學生:廣告設計必須遵循以下倫理道德原則:1.符合人道主義原則。廣告設計一定要堅守人道主義原則。上課的過程中以具體案例告訴學生:在進行廣告設計時,不能為引起人們對某一產品或某一服務的重視,而有意利用某些重大事故作為素材。比如:在為保險公司做廣告設計時,為了突出保險的重要性、必要性,而以真實發生的空難、海難、礦難等等作為廣告元素。這不但不符合人道主義這一國際通用準則,而且利用逝者進行廣告宣傳,也罔顧了逝者哀情,還會給所宣傳的公司或產品起到負面作用。2.非色情與暴力原則。廣告設計堅決執行非色情與暴力的原則。上課時一定要向學生強調:廣告素材選取要把色情與暴力內容作為禁區。主要原因是:一是法律的規定。我國《廣告法》有明文規定,禁止廣告內容涉及色情與暴力;二是與倫理道德標準不符。色情與暴力內容與我國社會的主流倫理道德標準背道而馳。同時應向學生來講清色情與暴力廣告的危害性。涉及色情與暴力內容的廣告不但會影響公司的形象,更是會對社會風氣產生不良影響。3.與主流價值觀相一致原則。廣告設計必須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原則。教師可以用具體的案例,向學生強調:廣告設計作品一定要向受眾者傳遞主流價值觀。例如曾有一些廣告迎合一些特殊人群的特殊心理狀態,傳遞出種種非主流價值觀,如師生戀、同性戀等。這與社會公俗不符,也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還對業界和社會形成了惡劣的價值觀導向。4.引導良好社會風尚原則。廣告設計引導良好社會風尚的原則。上課時要用具體事例讓學生明白:在創作廣告時,作品一定要對良好社會風尚起到促進和引導作用。腦白金系列廣告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廣告向社會受眾群宣傳送禮、收禮,助長了社會上拉人情、送禮的不正之風,這對社會道德環境的凈化起到了不良的導向作用。
(二)廣告設計人的職業素養
各個職業對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的要求也不盡相同。而對廣告設計人而言,應該具備以下職業素養。1.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廣告是一種有責任的信息傳播活動,現代廣告設計是一種需要付出全部心智卻很艱辛的工作,要求廣告設計人要“敢于直面困難,自覺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在專業課程講授的過程,必須讓學生明白作為未來的廣告設計人必須要有“愿為廣告奉獻終身”的強烈事業心和勇氣,以對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將為社會大眾提供有益的信息、正確的導向,高格調、高品位的設計為使命,才能在此行業有所成就。2.善于學習,增強本領?,F代廣告設計不但涉及廣告設計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多種其他學科的知識和利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實訓中,任課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先去分析,他們的廣告創意大概需要哪些學科知識和技術才能完成,以此讓學生明白“如果我們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識素養,不自覺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那就難以增強本領,也就沒有辦法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有良好的群體意識和協調力。新時代,隨著全媒體的發展,廣告設計涉及學科領域日益增多,有效完成一個設計,非多學科人才的參與而不能。故必須集結各方人才,發揚團隊精神,精誠團結,共同努力,才是廣告設計創作的有效方式。在教授學生廣告設計時,可以挑選合適的題目,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協作完成,以此來磨煉他們的團隊精神、群體意識,學會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和看法。學生必須懂得:團結才有力量,攜手才能共進。
(三)廣告設計的職業原則
不同領域的職業,都有著其特殊的一面,基于廣告設計職業的特殊性,廣告設計工作應遵守以下原則。1.愛國原則。通過作品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教師在實訓環節,可以指定展示“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題目,讓學生來進行公益廣告的創作。在廣告創作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通過查找資料豐富自身知識積累,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偉大祖國的認知,從而進一步增強他們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榮譽感;同時通過選拔優秀廣告作品在校園里進行展示和評比,還可以向學校其他同學進一步宣傳中華文化、講述中國故事,激發和增強廣大學生的中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真實性原則。廣告是靠一個個創造性的好點子、好主意來說服消費者,具有說服的性質,因此它可能被人利用,作為商業冒險、投機甚至詐騙的手段。教師可以用案例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至少明白兩點:一是廣告保證真實性才是合法的。我國《廣告法》的第三、四、五條都為了確保廣告的真實性,做了相應的規定,一個缺乏真實性的廣告作品,是違法的。二是廣告保證真實性才是符合道德規范的。誠實守信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求大家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不受利誘,執業謹慎,信譽至上,一定要設計真實的廣告作品。3.創新性原則。創新促進發展,創新決定未來。廣告設計的創新性原則是一種個性化設計策略的體現,創新才能使品牌個性彰顯,競爭力增強,知名度強化,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費者選擇廣告的品牌。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展示廣告創新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勤學苦練,增強本領,尋求廣告的創新,促進自身與行業的發展。
三、預期效果
在《廣告設計》課程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我們可以預期到以下效果:1.促進了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有利于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資源,構建起立體化、全方位的育人體系,有效解決在學科耦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但豐富了思政教育資源,也是對傳統思政教育方式的革新。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專業課程教學中有機融入的思政教育,感染力和實效性也是比較明顯的。2.改變了專業課程授課過程中對于專業知識技能和德育的傳統觀念———重專業知識技能、輕德育教育,把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不但滿足了“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的需要,而且也使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和接受德育教育之間相得益彰。3.在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把其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去時,必然促使我們去修訂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將這些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內容有機結合起來。為適應教學內容的更新,專業課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必須隨之更新,這將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四、結語
“課程思政”作為現代高校育人的一項系統工程,是加強學生政治理論學習和思想道德修養的必經之路。《廣告設計》課程的專任教師需積極主動挖掘其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完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改革創新,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接受課程思政的教育,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職業素養和科學探索精神。
參考文獻:
[1].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9.
[2]鄭建鵬,張小平.廣告策劃與創意[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8.
[3]高品.廣告設計與創意開發[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劉月華 周永啟 單位:新疆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