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商管理師資隊伍創建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師資總量不足“人才強?!笔俏覈叩冉逃囊豁楅L遠戰略。師資隊伍的建設首先應該滿足教育教學的基本需要,注重資源配置的數量。師資力量的嚴重不足,是制約教育發展速度和教育發展質量的一個主要瓶頸。以作者所在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為例,工商管理專業現有學生1113人,專職教師18人,外聘教師5人。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文件中的關于生師比中規定,標準學生與教學人員人數的合理比例(生師比),綜合、民族、師范、工科、農、林、語文、財經、政法等院校確定為18∶1??梢姽ど坦芾韺I師資力量缺口非常嚴重。同時,工商管理專業開設專業課(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30門,按這個比例來算,每位教師所承擔的教學工作量非常大,直接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由于教學壓力過大,使得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從事科研工作,從長遠來講很不利于教師素質的提高及整個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團隊力量的提升。
(二)教師來源單一目前高等院校教師的來源主要有四個方面:錄用高校畢業生直接進入教學崗位;從其他高校調入教師;從其他科研機構引進專業人才從事教學工作;從企業中引進人才。但是,在現有教師隊伍中,高校畢業生直接進入教學崗位所占比例較大,這也是導致工商管理專業師資結構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三)教師實踐能力不足工商管理專業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專業,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把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但由于大多數教師本身就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很弱,這樣在培養學生實踐操作方面就有一定的欠缺。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保證師資隊伍的合理數量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它既包括數量又包括結構、層次、質量等眾多要素,其中教師數量是最基本的要素。從一定程度講,教師數量不是越多越好,數量太多將直接影響教師的基本工作量和工作任務,也會影響到學校的辦學成本和工作效率。但教師數量也不能太少,如果一個專業教師數量過少的話,會使每位教師的教學工作量過大,這不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師科研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師數量應該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工商管理專業是一個非常強調實踐的專業。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就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兩個小時的教學,還要有更多的時間帶領學生去參加實踐操作。比如作者所在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安排了一系列實習:包括大一的認知實習,大二的課程實習,大三的專業實習和大四的畢業實習。目的是讓學生能真正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但由于我們教師數量有限,以及平時每位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都比較大,所以這些實習都只能讓學生自行完成,這樣實習的過程無法控制,可能會出現學生偷懶不去實習的現象。如果我們的教師數量足夠的話,就可以讓老師帶領學生一起完成這些實習,這樣既可以監督學生的實習過程又可以隨時給予學生指導。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英國高校師生比平均水平為1∶12,美國高校師生比的平均水平為1∶18。作者認為,工商管理專業的師生比也應到1∶18到1∶25之間,這樣在完成既定教學工作量的同時,也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操作。
(二)拓寬教師來源渠道,加強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法國教育家埃米爾•涂爾干說:“教育的成功取決于教師,教育的不成功也取決于教師?!睕]有教師,不能成為學校;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水平的辦學質量。工商管理專業是一個實用性非常強的專業,但由于70%以上的教師是從高校畢業后直接任教,本身就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導致他們在講課時,只能局限于理論或者是書本上的案例,而不能給學生提供真實的企業操作。而這種真實的企業操作恰恰是該專業學生所真正需要的。因此我們需要拓寬教師渠道,為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提供一個既有理論型教師又有實踐型教師的平臺。
首先,大力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以專兼結合來拓寬教師渠道。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選用校外人才資源充當兼職教師。他們來自現場一線,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是學校加強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幫助學生從知識理論學習向動手能力運用順利過渡的一支重要的教師隊伍?!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要注意吸收企業優秀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到高等學校任教。我們要通過聘請本地區企業管理的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為我們提高辦學效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其次,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拓寬教師來源渠道,除了從外部引進實踐型人才之外,還可以通過加強自身教師隊伍的培養來實現。根據國家有關政策,“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可以界定為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具有從事專業實際工作的經歷與經驗;具備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的教育教學能力;具有大學本科及其以上學歷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學習能力;具有與社會經濟、技術更新同步的專業實踐能力。作者對所在院校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18位專職教師進行簡單的問卷調查后通過采取關鍵詞的頻次分析方法得出的結論。從上表我們可以獲知:工商管理專業教師為了提高工商管理專業課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會采用案例教學法,但大多數教師認為開展案例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單純進行書本理論教學學生會感覺很枯燥,而且也認為自己的專業知識無所適用;大多數教師希望通過到企業掛職鍛煉來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案例教學的教學質量。
第三,加強校企合作。通過校企合作,能彌補教師在缺乏企業實際工作環境的熏陶,缺乏企業的實際工作經驗,缺乏對企業最新工藝和技術以及管理方法的了解等三方面的不足。加強教師與企業管理人才的聯系,促使教師深入管理第一線,更好地掌握管理技能。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也在不斷改變,如果教師長時間局囿于校園,限于課堂教學,勢必會知識陳舊,實踐能力退化。我們的教師要經常參加企業管理實踐,接觸實際,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四,注重校本培養?!靶1尽笔且詫W校為本,以教師所在學校為中心培養教師的一種方法。校本培養通過利用教師所在學??臻g,以任職學校為載體,利用學?,F有資源對教師進行培養。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學術研討的形式,邀請校外的企業管理專家或一些職業經理人和我們的專業教師,大家一起在一個平等的氛圍中各抒己見,了解最新管理動態,提高學術水平。我們還可以通過建立學習型組織,加強校本培養,教師之間、教師與企業管理人員之間可以相互學習,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既可以提高教師的合作意識,又可以使他們在專業切磋和協調中,互相學習,彼此成長,共同進步。在這個學習型團隊中,由專業帶頭人引領、以傳授專業理論知識為主的專職教師與具有一定實踐能力的兼職教師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