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對企業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首條勞動保險條例頒布時間是在1951年,這一條例一經出現就受到了較多群眾的關注,并且也獲得了較為良好的社會效應,因為條例的存在直接為因公負傷結果的賠償與救助等多方面都起到了較為顯著的價值,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勞動者人身安全、維護社會治安。工傷保險條例則是國務院在2003年所頒布的,這一條例借助于國家行政法規來對工傷保險制度進行了規范,從某些方面來說也直接標志著我國構建出了符合國情的工傷保險制度政策,同時也能很好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此之后,社會的不斷發展也促使我國工傷保險制度建設進程在不斷的加快,可是就具體實施情況來看,依然還是存在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制度存在的價值,而且就目前我國工傷保險條例實際情況來看,依然還是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等組織職工工傷政策不夠明確;第二,工傷認定范圍不夠合理;第三,對于工傷處理過程以及協商過程的具體程序相對而言十分的冗雜、繁復,在發生工傷之后,雙方協調以及處理過程可謂是十分的復雜,這也直接加劇了工傷事件處理的復雜性。
(一)能夠對企業工傷責任進行明確。在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環境下,我國工業化進程也在不斷的加深,再加上每年大量農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促使基層職工數量呈現出顯著增多的趨勢,工傷情況發生率也在不斷的增加。一旦發生工傷,受傷職工則會因為對于企業工傷保險條例了解不夠深入而出現一系列的過激行為,而這種行為不僅會直接侵害員工自身權益,也會促使企業承擔不必要的損失,直接威脅社會穩定與健康發展。可是,一旦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工作,就能加深員工對于企業工傷保險條例制度的理解,這樣其在負傷之后,也會按照條例上所作出的規定來及時的申請補償和救助,同時也會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處境,積極的配合企業進行各項工作,這樣企業就能有效的避免因為員工負傷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恐慌,在條例的實施下更好地對工傷責任進行明確,確保企業生產工作的有序實施。(二)企業也能避免承擔額外的責任。對企業個別工工傷案例進行研究與分析,我們就能夠發現部分企業員工會利用企業急于降低工傷事件影響力的第一反應這一點來謀求不正當的權益行為,對于企業健康和諧發展造成了較為顯著的影響。畢竟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企業很有可能會為了減少工傷事件而造成的不良反應,而統一員工所提出的附加條件,從而直接加大了企業生產成本,部分中小企業甚至還因此而不堪重負。但是,在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工作之后,企業就能夠避免承擔額外的責任,企業以及員工都能夠清楚的知道要如何進行有效的處理,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三)減少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不良關系。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工作,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能有效的避免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依存關系受到影響,讓企業與員工之間保持較為良好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在出現工傷之后企業如果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員工內心就會對企業產生不好啊的印象以及排斥心理,這個之后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依存關系也就自然而然會受到不良影響,直接促使企業與職工之間的分歧以及矛盾得以擴大,最終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越發的疏離,長時間下去也不利于企業健康長遠發展。
三、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對員工的重要性
(一)員工在負傷之后能夠獲得及時的救助。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就能讓員工懂得使用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在發生工傷之后也能夠在第一時間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相關內容尋求幫助,也不會因為自身賠償問題或者是協商問題,而對最佳救助時間造成影響,員工自身權益能夠得以有效的保障,從而獲得最為及時的救助。(二)員工能夠獲得最為合理的協商結果。員工在負傷之后如果沒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內容與規定進行賠償索取,反而按照自身主觀意愿直接向企業索取賠償,不僅無法實現自身的要求,還有可能會因此而損壞自身的利益。但是,如果能夠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員工就能按照相關條例和企業進行有效協商,并且通過雙方有效溝通與商討來獲得最佳的結果,這樣員工就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為合理的協商結果。(三)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向心力能夠得以提升。在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工作之后,企業就會在員工負傷之后的第一時間給予救援,這樣就能有效的避免企業與員工之前產生矛盾,而負傷員工也能夠因此而獲得合適的補償,這個時候員工對于企業的信任度以及依賴度都會明顯的提升,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依存關系也不會受到不良影響,反而能夠有效地提高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向心力,從而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四)員工自身法律意識能夠得以提升。在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工作之后,員工自身法律意識也能得以有效提升,真正意識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之中的價值,并且真正投身于相關法律學習之中,這樣就能形成一個較為良好的生產氛圍,進一步加快我國法制建設效率。
四、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的具體措施
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出現工傷之后及時對事件進行處理,從而避免因此而對企業以及員工造成的不良影響。為此,企業以及員工都應該要意識到這一項工作的重要性,積極開展具體的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工傷事故的發生不僅和工作環境有關,同時也和企業管理人員、員工自身等多方面認知有關,企業與員工自身如果都沒有對工傷保險具有準確的認識,也就很容易加大事故發生的概率。為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盡可能的加快工傷保險制度的宣傳以及教育工作,真正將工傷保險條例相關內容與知識納入到普法教育內容之中,對勞動者特別是鄉鎮企業在職員工,更是要做好工傷保險條例教育,通過有效的宣傳教育來提高員工自身安全意識,讓其能夠明白工傷保險條例存在的價值,這樣才能真正保障員工能夠展開安全且高效的生產活動,從而有效的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將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工作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五、結語
綜上所述,工傷保險條例本身就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法律體系重要構成,和勞動群眾利益有著切身的聯系,而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工作則能夠更好地實現安全高效生產,同時也能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為此,企業以及員工都應該要意識到開展工傷保險條例教育的重要性,結合實際情況展開教育。
參考文獻:
[1]吳平紀.論《工傷保險條例》的不足及完善對策[J].集團經濟研究,2007(10S):53-54.
[2]鐘力.工傷保險在煤炭企業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2.
[3]郎敏慧.淺議企業工傷保險問題及對策[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2(7):39-40.
作者:草琪琪 單位:山西省文水縣工傷保險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