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與成本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建筑施工行業,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與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文章分別對建筑造價預結算與施工成本管理兩個方面的問題展開論述,在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方面針對審核方法進行了總結,并分析了流程與進度控制方案,在施工成本管理方面提出了樹立成本控制意識、加強各項成本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施工成本;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是在設計與施工、竣工等環節所形成的人力、物力以及各項費用開支的總和。在建筑行業內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成本管理對于建筑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直接決定一個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但當前我國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與施工成本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予以重視。
1工程項目造價預結算審核方法簡介
1.1全面審核
與其他審核方法相比,全面審核有著較高的準確性,同時審核面寬廣,經過細致審核后可以有效提高審核質量,因而在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工作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從整體上來看,全面審核法是基于工程造價與施工圖紙、項目承包合同等文件來審核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費用情況。但是在實際使用中,需要實現對工程的全面分析,所以工作量較大、效率低下[1]。
1.2重點審核法
重點審核法同樣以全面審核法為基礎,但在審核范圍上存在顯著的區別。相比之下,重點審核法重視對于其中比較重要的預結算部分進行專門審核,其不僅可以有效地緩解工作人員的壓力、提高工作人員的審核效率,所審核的結果也有較強的針對性,適用于體量較大、費用數額巨大的建筑工程。
1.3對比審核分析
如果施工工程處于同一個地區,在其施工標準、結構相近的情況下,工程造價也不會形成較大的差異。以此為基礎,就可以開展工程預結算分析對比,找到此工程相類似的項目,并探索其需要的工料消耗、工程造價間的關系。在分析過程中,針對各個子目錄的工程項目進行分析,并尋找相關指標,找到不符合于預期的子項目進行分析。結合比較對象的不同,對比審核法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類:單方造價指標劃分式,這種方式對于同一項目每平方米造價金額進行對比,以此為基礎來進行指標的審核;基于工料消耗為指標的審核方式當中,需要依托于每平方米所消耗的水泥與鋼材來確定比例,加以對比;專業投資比例劃分與工料消耗對比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均是結合比例來進行劃分,但具體對比對象方面則為水、電氣照明等領域的專業投資在工程項目總金額中的比例進行對比。
1.4分組計算審核
將一個建筑工程劃分為若干個子項目,再分別結算每個分組當中的數據,這種預結算方法就是分組計算審核法。與其他審核方法相比起來,分組計算審核有較高的審核速度,工作量較少,加之可以實現精細化審核,近年來得到了大力推廣。但是由于其分組方式的不同,所查詢的內容也會有所差異,經過多方比對可以進一步提高審核效果。
2造價預結算審核與進度控制
2.1審核工作流程分析
在審核工作流程當中,需要結合審核工作的實際需求進行準備。項目部門的總負責人員對于項目的實際情況與所組織的項目組應有一定的了解,所選派開展審核工作的業務人員應當熟知本項目的施工工藝;在人員組織完畢、技術資料整理完成后,對比現有的資料與送審目錄,做到報送一致。在此過程中如果發現文件缺失,則要及時與負責人進行聯絡,及時補充,從而避免審核延期。
2.2審核實施階段
在確定審核方法后,為了保證造價控制工作可以落到實處,在審核工作當中需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首先對于建筑工程預算定額部分以及分項工程內容進行嚴格審核。此過程中需要施工人員對整個施工過程有充分的了解與認識,可以順利開展各部分定額分析,并對各個定額項目中所包含的內容進行關注,從根本上杜絕企業或子項目可能存在的重復造價申請問題[2]。第二,嚴格審核項目的工程總量。建筑工程的工程量直接關系到工程的總體造價情況,在單位工程量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工程量越大,工程造價越高,所以在工程量的審核工作中需要嚴格控制可能存在的錯算、漏算以及重復計算的問題。當前部分工程項目在工程量計算過程中會重復計算尺寸、面積,需要審核過程中嚴加審查。第三,嚴格審核建筑工程項目工程簽證。簽證資料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很多施工單位并不了解建筑工程的經濟定額情況,所以應當及時審核此部分的內容,把握其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第四,嚴格審核材料價格。在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在不斷完善,建筑工程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比較高,同時材料價格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很多工程項目的材料購買都是交由建設方來進行的,所以材料購買差價的承擔者也是建設方。這就需要預結算審核過程中對于材料價格進行全面審核,避免價格虛報,節約成本。
2.3復核與實施
項目負責人組建審核小組對于初步審查結果進行二級復核,并在校核過程中由復審小組在列表上對校核出的問題進行分析,交由原審人員進行修訂,在修訂完畢后重新進行復核。三級復核由技術人員來進行,并結合復核結果出提出意見書,提交財務負責部門。經過財政評審中心的反饋意見以及原審人員的修改進行定稿。
3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分析
3.1強化成本控制意識
成本控制在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處于核心地位,其一方面可以直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工程管理人員具有足夠的成本管理意識,積極動員所有施工人員與技術人員,參與到成本控制工作當中。項目經理方面,要在相關部門制定、提出成本控制措施時給予相應的指導與協助;項目部門工作人員應當積極參與到施工成本核算與管理工作中來,爭取及時發現成本管理中的缺陷與不足并加以糾正;對于施工人員需要開展教育與培訓,樹立起成本控制意識,實現成本的全方位管理控制。
3.2材料成本的管控
材料成本在一個建筑工程施工預算當中占比較高,通常可以達到2/3左右,如果可以實現對施工材料部分成本的有效控制,對于工程總成本管理來說十分有利。本文以某建筑企業在項目管理中的材料成本控制為例,分析可行對策。某建筑企業在項目材料管理環節制定了以下制度:(1)專人負責制。結合工程施工建設的實際規模以及施工場地面積來對施工人員、施工材料進行合理控制,嚴格記錄材料取用時間、名稱、規范,并實現對材料進出場時間的控制,完善材料庫存檢驗制度,保證材料管理時效性的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施工場地的安全管理。(2)采購規劃制。材料價格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市場行情動態變化,制定合理的采購規劃,可以有效地避免材料積壓的同時,讓工程施工的開展得以正常進行,節約支出。(3)控制材料價格。督促采購人員關注材料市場價格波動情況,隨時掌握實時價格信息,在保證材料質量合格的基礎上對價格進行比較,以選擇定價合理、生產質量較高的材料供應商。對各供貨商的產品性能、價格進行全面對比,來選擇具有較高性價比的產品。對于采購量較大的材料,如混凝土、鋼筋等,則可以應用招標形式進行采購,采購量的確定以需求量為基礎,保證資金使用率。(4)控制材料使用量。工程施工項目應當結合施工預算為參考,對材料消耗量進行嚴格核算,同時改進技術,積極應用可以節約材料用量的新工藝與技術,降低材料的使用量。在材料的領用上,執行限取限用的規定,并回收余料,避免材料浪費。綜合材料資金、時間價值等方面進行考慮,做好材料購買的次數、數量的規劃,減少材料的積壓。經過上述措施的執行,項目組在保證工程順利開展的同時有效地緩解了材料積壓與浪費問題,提高了資金利用率。
3.3控制人工費用
在人工費用的確定上,需要將當前勞動定額與工程的總工程量結合起來,最終確定定額用工量,按照相應的比例,將主要施工環節與零星用工按照相應的比例向各個班組承包,從而實現包干控制。在此基礎上,提高各施工班組工作組織的合理性,讓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得到保證。適當精簡施工人員,避免額外的人工費用支出。如果某單位工程技術含量較低、重復性較強,則可以應用包干控制的方式來節約人工費用[3]。
3.4制定合理化的成本控制目標
若建筑工程規模較大,就會有較長的施工周期與較為復雜的施工流程,在諸多環節都極易產生成本管理偏差。所以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對工程施工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將一個工程項目劃分為多個子目標,保證各子目標均可達到預期控制目標。如果工程出現設計變更,則應當及時對開子項目進行調整,避免增加額外支出,將實際費用使用情況與目標成本間的差異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3.5器械設備使用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機械設備的成本主要取決于設備租賃、購買的數量與單個設備的價格。設備在長期使用中難免出現損壞與折舊,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器械設備使用管理制度,積極進行維修養護,將設備維持在最佳運動狀態。在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中,還應當適時制定設備與機械的租用計劃,避免設備閑置而產生成本浪費,最大限度上保證設備使用率。結合設備使用情況、設備類型建立設備維護制度,一方面可以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避免設備折舊所產生的成本。
4結語
在當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管理工作當中,成本管理極為重要,并且原有的成本控制理念也無法適應于新時代的工程建設。在新時代需要實現對于工程項目的全過程、精細化管理,節約成本支出、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才能不斷促進企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秦麗娟.試論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與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關系[J].建材與裝飾,2019(31):143-144.
[2]馬志超.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與控制探微[J].財富時代,2019(8):209,211.
[3]萬可.分析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與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關系[J].建材與裝飾,2019(21):169-170.
作者:馮國艷 單位: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