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北票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已成為制約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生產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制約性因素。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直接關系到維護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關系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關系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關系到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存在問題;必要性;可行性
1基本概況
1.1地理位置
北票市隸屬遼寧省朝陽市,位于遼寧省西部,大凌河流域中游,東西寬83.25km,南北長129.5km。東臨阜新,南接錦州,西靠朝陽,北與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敖漢旗接壤[1]。
1.2自然條件
北票市屬中溫帶氣候區,屬于季風型的干旱、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年內季節交替明顯,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多年平均降雨量493mm,年內、年際變化較大,時空分布不均勻,多集中于7、8兩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0%。多年平均徑流深102.3mm,年內分配并不均勻,多在汛期以洪水方式下泄,非汛期流量較小。多年平均氣溫8.5℃左右,極端最高氣溫可達38.3℃,最低氣溫可達-28.2℃,境內累年日照時數為2933h。年日照率為68%,是我省光照高值的中心,全年太陽的總輻射量為594.8KJ/cm2。無霜期平均為150d左右,多年實測最大凍深的平均值1.2m,歷年最大凍土深度可達1.5m。境內年蒸發量平均為2200mm,風向以大陸性季風為主,夏季東南風偏多,冬季以西北風較多,多年平均最大風速14.2m/s,最大時可達18m/s,一般情況下年內平均風速為2~4.4m/s[1]。
1.3社會經濟概況
全市農村現有30個鄉鎮區,總人口58.54萬人。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人口為37.86萬人,約占總人口的64.7%。全市總耕地面積1168.24平方公頃,其中平地約35%,主要分布在大凌河水系沿岸河川,水澆地面積約31%,其余為坡地、山地。201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112億元,比上年增長34.9%;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31億元,比上年增長19.2%;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49億元,比上年增長28.3%。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市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8.3%、56.3%和25.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5.3億元,比上年增長4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實現126億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7420元,比上年增長17%。項目區地方財政與農民收入以糧食生產及相關產業為主。由于氣候干旱,土地生產力低,農民收入不高,但隨著近幾年北票市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步伐的日益加大,地方財政和當地農民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2013年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9350元左右。本市外界交通便利,區域內電力充沛,通訊設施齊備,完全滿足各項水利工程施工的要求。
1.4水資源狀況
北票市由于受氣候和地質條件的影響,境內地下水和地表水十分匱乏,北票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500m3,不足全國平均水資源1520m3的1/4。故必須更加珍惜有限的水資源,使之既能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和不斷增長的工農業生產用水需求問題,使之效益充分發揮。根據水資源二次評價,北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1367萬m3。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31056萬m3;地下水資源總量18785萬m3。大凌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9373萬m3。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29062萬m3;地下水資源總量18163萬m3。小凌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994萬m3。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1994萬m3;地下水資源總量622萬m3。
2農村飲水現狀及存在問題
2.1農村飲水現狀
從2007年開始到2014年底,全市共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818處,解決了30個鄉(鎮)區64056戶211693口人56577頭大牲畜的飲水不安全問題;自來水普及率達到51.9%。其中,水源工程完成818眼,建設井房及院落823座,配套潛水泵818臺,開挖回填鋪設各種供水管路4404300m,修建蓄水池368座,配套微機312臺,直接供水138處,新安變壓器192臺,架設高低壓線路294.24km。解決學校8所,解決學校師生人數0.1042萬人。配套消毒設備7套,受益人口0.7938萬人。
2.2存在的主要問題
2.2.1群眾散居,工程建設條件差北票市的飲水不安全的村屯大多位于偏遠的山區,人口少,居住分散,地理條件差,山區井深,地下石質多,管路戰線長,實際施工困難多;資金投入量大,國家投入有限,以至于現有的投資有很大缺口,并且當地經濟落后,農民自籌資金很難拿出,有的地方管路挖掘農民也無力承擔,致使缺水村屯不能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另外,已建的人飲工程維護、更新改造經費不到位,致使有的工程早期報廢,配電費用大,變壓器、高低壓線路單價高,造成工程配電配套困難[2]。
2.2.2傳統的用水方式沒有改變項目區居民生活用水現狀以傳統的一戶一井的用水方式為主,生活用水,垃圾和污水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循環,衛生條件差,水質難以保證,影響群眾的身體健康,特別是干旱季節,人畜飲水都將發生困難。居民的這種分散用水方式難以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2]。
2.2.3干旱程度逐年加劇,水資源供需不平衡近年來,由于干旱少雨,用水供需矛盾越來越明顯,人畜飲水也出現了困難,更談不上保證日益增長的農業發展的需水要求,因此,缺水構成了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在用水問題上雖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主要形式還只是以各家各戶為單位修建的小型供水設施,以保證生產生活用水,這樣不但造成資金、設備、資源等方面的浪費,而且,由于過度分散,不便管理,使供水不平衡[2]。
3工程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3.1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活動,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本上,集中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實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調動農民積極性,農業在宏觀調控中得到加強,農村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局面。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反“四風”,做到“三嚴三實”。切實為農民辦實事、真正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是省水利廳工作的出發點。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關心群眾疾苦,以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工作重點。農村飲水問題就是農民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的問題之一。因為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給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在生活方面帶了極大的困難。嚴重阻礙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成為制約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瓶頸性制約因素。因此,解決農村地區飲水安全問題,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既是為實現全民的小康生活提供可靠保障,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3]。
3.2工程建設的可行性
1)優惠政策方面近些年,國家在政策方面也不斷加大對于農村經濟發展的扶植力度,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在農村地區實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農民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自籌資金和以工抵資解決工程資金不足的部分。這就使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解決具有了可行性。這些年來,國家投巨資在農村地區實施了人畜飲水解困工程、基本飲水井建設、鄉鎮供水等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積累了豐富經驗,是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有利條件。
2)技術條件方面這些年來,國家投巨資在農村地區實施了人畜飲水解困工程、基本飲水井建設、鄉鎮供水等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培養和鍛煉了一批有實際經驗的各級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人員,在工程技術上是可行的。
3)經濟條件方面由于這些年的經濟快速發展,農民腰包鼓了,交納一定數目的自籌款是愿意的,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也能及時到位。
4)管理條件方面由于人畜飲水是一項公共福利性事業,沒能耐人管不了,有能耐人不愿管,水費高了用水戶不買帳,收費低了成本收不回來,針對上述有關問題,省水利廳于2012年下發通知,各鄉鎮水利服務站招收水管員,以利于方便管理,現在北票市水利服務站已全部垂直管理,各村都已設置水管員。
4結語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直接關系到維護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重要舉措,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時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關系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關系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關系到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關系到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是衡量各級黨政領導是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否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原則,是否能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因此,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實非常必要的,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宏娟.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措施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09):30-33.
[2]張小林,鄭建飛.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淺議[J].水利技術監督.2009(04):24-26.
[3]馬立新,谷笑巖,李付全,等.通遼市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J].內蒙古水利.2007(03):115-117.
作者:王繼飛 單位:遼寧省北票市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