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工程建設林木育苗技術要點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現階段我國對于林業工程的重視程度也變得越來越高,為確保我國的生態環境,構建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政府部分也在近年來開始提倡退耕還林的政策。而在進行林業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林木育苗的技術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所關注的重點問題,無論是在苗木種類的篩選,或是日常的維護中,均會對苗木的生長造成較大的影響。著重對林業工程建設中林木育苗的技術要點展開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林木工程建設;林木育苗技術;策略分析
引言
我國的森林總面積在世界中排名第五,而森林的覆蓋率只有世界森林覆蓋率的60%左右,人均森林占有面積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面積的20%左右,由此也能夠表明,我國的森林資源較為匱乏,因此大力發展林業工程建設,對于提高我國森林覆蓋率,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林木育苗作為林業工程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提高苗木整體的生長質量與效率,必須要充分了解林木育苗的技術要點,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促進林業工程建設的發展。
1加強林業工程建設的重要性
森林資源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非常寶貴的資源,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由于人們的環保意識較差,且對于資源的需求較為迫切,使得大部分的原始森林資源均遭到了破壞。而我國本身的森林覆蓋率本就較低,過度的開發森林資源導致生態系統遭到的破壞,因此加強林業工程建設,提高我國森林覆蓋率也是勢在必行的選擇。從我國現階段的生態環境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水土流失情況,部分地區甚至出現土地沙漠化的情況,且土地沙漠化與荒漠化的面積還呈現了擴散的趨勢,通過加強對于林業工程的建設,能夠以人工造林的方式,擴大森林的面積,充分發揮出森林在保持土壤與防風固沙的工作,進而能夠有效控制水土的流失,改善土地荒漠化的情況。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通常會伴隨著空氣、噪音以及揚塵等各方面的污染,加強對于林業工程的建設,也能夠有效降低城市中的各種污染,提高城市中的空氣質量,進而能夠有效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1]。此外,森林也是各種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家園,森林的面積減少勢必會使得部分生物由于失去生存空間而瀕臨滅絕的情況,加強林業工程建設能夠有效保持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為物種的多樣性提供重要的保障。
2林業工程建設中林木育苗的主要原則
2.1因地適宜原則
在不同地區進行林業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注重因地適宜的原則,即所選培養的苗木需要能夠與當地的環境、氣候相適應,且樹種的選擇與苗圃用地也需要能夠相適應。在確定好造林地段之后,應當針對造林區域的各項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科學選擇適應的樹苗,以此來確保苗木的成活率與林業工程建設的成功率。在確定好樹種之后,需要根據樹種的生長習性,科學選擇苗圃用地與林地,若苗圃的土壤無法滿足林木育苗的要求,則應當先對苗圃的土壤進行科學的改造,確保其能夠滿足苗木的種植需求。
2.2經濟性原則
在林業工程的建設中,資金的投入對于整個工程的建設與發展均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育苗技術對于苗木的成活率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這也直接關系到了整個林業工程建設的造林成本。因此,在進行苗木種植的過程中,不但需要考慮技術的可行性,同時還需要考慮經濟性,盡可能的以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好的造林效果[2]。例如,由于大苗移栽通常會增加造林的成本,且往往難以確保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造林苗木移栽時應當選擇2年以下的苗木,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確保苗木移栽的成活率,這樣不但能夠取得良好的造林效果,同時也能夠降低造林的成本。
2.3多樣性原則
病蟲的危害是林業工程中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為避免病蟲害的大面積爆發,在進行林業種植的過程中,通常會采用混合種植的方式,減少同種病蟲的大范圍傳播。此外,由于不同林地之間的基礎條件均有所不同,為滿足因地適宜的原則,也需要選擇不同的苗木來進行種植。
3林業工程建設中林木育苗的技術要點
3.1科學選擇苗圃用地
苗圃用地的選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其對于苗木的成活率以及苗木種類的選擇均有著直接的影響。通常情況下,苗圃地的面積越大,其所種植的樹苗種類越多,不同種類的苗木同時進行栽培,也能夠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進行苗圃用地的選擇中,需要注重以下幾點:1)需要選擇靠近水源的地段,通常均會選擇在湖泊或河流等天然水源[3];2)苗圃地點應當選擇在交通便利的地段,以此來便于樹苗的運輸,降低人工搬運苗木而導致苗木出現損害,促使后續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3)應當選擇在造林地區附件或居民區附件,以此能夠便于日常的維護,避免出現樹苗被蓄意破壞的情況;4)苗圃地需要盡可能選擇在地勢平坦的地區,不能選擇低洼積水區域,以此來便于苗木的成活率。
3.2合理確定育苗種類
在進行育苗種類選擇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科學確定育苗種類也是確保苗木成活率,提高林業工程建設效率的重要條件。通常情況下,對于地質條件較好的地區,可以采用裸苗的方式,將裸苗在大田中進行培育,苗木出圃后根系裸露,并采用一定的包裝措施,避免出現根系損傷而導致苗木成活與生長受到影響。對于地質條件較差的地區,可以采用容器苗的方式,將苗木在容器中進行培養,在苗木出圃的過程中能夠受到容器的保護,根系不需要進行裸露,因而也不會受到損壞,更加便于苗木的生長[4]。除去上述兩種苗木種類外,還有移植苗與嫁接苗等技術,均能夠應用在林業工程建設當中,移植苗主要通過對于播種苗的種植來促進根系生長培育出較大的苗木,嫁接苗的目的主要為保持優質苗木的品種特點。
3.3播種育苗技術
播種育苗主要是指采用直接播種的方式來進行苗木培養,屬于造林工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技術。這種育苗技術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等優點,但很容易受到當地環境、氣候、土壤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擦用播種育苗技術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科學選擇林木種類、播種時間以及播種區域,以此來確保苗木的成活率。在進行播種育苗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種子的處理工作,可以采用藥液浸種或層積法等方式來進行催芽處理[5]。藥液浸種法需要控制好浸種的藥液溫度,促使藥液的溫度能夠與種子發芽的溫度相適應,以此來提高催芽的效果。層積法則主要是將種子和濕潤的沙土進行混合,隨后進行低溫儲存。這種育苗方式對于休眠期的種子有著良好的效果,能夠有效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充分激發種子的活性,同時具有經濟實用的優勢。此外,對于一些特殊的樹種,還有一些特殊的處理方法,例如在柚木播種前,使用石灰漚種或是通過暴曬種子的方式來進行催芽,以此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與成苗率。
3.4容器育苗技術
容器育苗技術多用于地質環境條件較差的地區,這種技術主要是在苗木培養的過程中,采用紙質容器、塑料杯、薄膜容器、塑料袋以及泥炭杯等不同的容器來進行苗木的培育。苗木的整個生長過程主要是在容器中進行,促使容器能夠對苗木的生長起到保護作用,避免由于土壤環境、后期栽種以及運輸的過程中,對于苗木根部造成損害[6]。對于不同的苗木,所選用的容器也應當有所不同,具體的要求需要根據苗木種類、地區環境以及苗木根系的生長特點來進行選擇。容器育苗技術的優勢主要為苗木的規格與質量較高,整體的出圃率較高,育苗的周期短,能夠有效減少種子的使用量,且在容器的保護下,苗木不易受到損傷,進而能夠確保苗木的生長率與成活率,便于進行機械化的操作?,F階段,容器育苗技術已經在我國各地區均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栽種效果,屬于林業工程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育苗技術。
4結語
綜上所述,林木育苗栽種技術作為林業工程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進行育苗栽種的過程中,需要遵循栽種的各項原則,充分考慮地區、環境、土壤以及苗木的實際情況,根據地區的條件采取有針對的栽種技術,以此來確保育苗種植的成活率,促進我國林業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艷.林業工程建設中林木育苗技術要點研究[J].江西農業,2017,11(16):68-69.
[2]田相宜.林業工程建設中林木育苗技術要點的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7,7(23):194-195.
作者:孟吉強 呂廷良 單位:臨朐縣國有沂山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