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定位目標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不斷發展,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在不斷創新變化,基于此對會計工作崗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為企業輸送會計人才的高職院校,應該了解企業需求,并針對企業需求來調整我們的人才培養方向,本文研究了目前中小企業對會計崗位的職責要求,并以此對管理會計的人才培養的目標重新定位,希望高職院校的會計人才能夠學有所成﹑學以致用。
一、引言
管理會計是會計學科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近年來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手段的更新和運用,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效率不斷提高,具體表現為對外,為投資人﹑債權人﹑政府各部門管理者及時提供財務信息,為其經營和決策提供幫助;對內,會計系統已經不再是一個單一的信息核算反映系統,而更多的是一個信息控制管理系統,數據采集過程與業務發生實現同步,保證數據及時準確,使企業內部各相關管理部門實現信息共享,真正做到“業財融合”。在這種發展要求下,很多企業已經不滿足于僅僅利用會計人員來完成企業財務工作的記錄和反映,更希望會計人員能夠參與企業重大決策,正確籌劃企業現金流,完善相關財務制度,整合企業資源,希望將會計的專業職能前置,不再僅僅局限于事后的評價,而是參與到企業經營的所有過程中去,通過會計的專業知識對企業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對經濟活動結果進行評價,并且對企業的經濟決策和發展方向獲取有益的建議,而這些僅利用財務會計的知識是無法很好地實現的,這就需要應用管理會計的理論知識去指導實踐。而我國管理會計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開始于20世紀中期,起初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學科體系,在高職院校教學中也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直到2014年10月,財政部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才對管理會計有了一個正式的定位。2016年,財政部接連《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綱要”》,文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培養3萬名精于理財﹑善于管理和決策的管理會計人才”的人才培養任務目標,將管理會計作為十三五重點改革項目,正式將管理會計列入了行業急需緊缺人才。至此,管理會計真正走入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科體系。
二、高職發展管理會計專業的必要性
與本科院校的理論研究相比,高職院校更加側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和教育。高職院校培養的會計專業學生大多就業方向偏重于中小微企業,這類企業經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規模較小,管理意識不強,原本對會計人員的需求仍舊停留在基本的核算和報告層面;但是隨著信息化手段的不斷普及,很多重復度高﹑復雜度低的工作逐步得到整合和簡化,降低了企業對底層財務會計人才的需求。同時,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對既精通財務知識又能夠對企業發展提供重要信息的管理會計人才需求變得愈加迫切,出現了底層財務會計人才供應過剩,而管理會計人才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用人單位實際需求之間的脫節。特別是2020年初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發展遇到了異常嚴峻的威脅和考驗,在如今的后疫情時代,我國大力提倡經濟內循環,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更加會注重成本的節約和控制,這也促使中小企業開始關注管理會計的職能和作用。管理會計作為高質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可以幫助企業在盡快復工復產的過程中降低成本、提高績效、進行高質量的管理,在當前充滿危機與不穩定因素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幫助企業盡快擺脫困境,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是向社會輸送專業人才,因此,高職院校也應該借此契機,大力發展管理會計專業,解決企業對管理會計的人才需求,培養出適應時代和企業要求的合格的管理會計專業人才。
三、高職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定位目標
會計的發展經歷了手工記賬﹑電算化核算﹑智能化賬務處理等幾個階段,會計人員也從傳統的財務會計逐步向管理會計轉變,這不僅僅是工作方法的轉變,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理念的變革。在信息化時代,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要求我們具備扎實的會計基本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還要求我們同時具備準確的財務預測﹑決策能力,善于診斷企業內部財務問題,保證企業資金流﹑信息流﹑物資流循環暢通,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與大型企業會計人員分工精細明確相比較,中小企業會計崗位設置﹑人員分工相對比較粗放,一人多崗的情況非常普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職能邊界比較模糊,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要做到一專多能,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角色轉換。通過前期調研和分析,我們發現中小企業對會計崗位的需求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完成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報稅﹑退稅﹑工商年檢等日常事務。這是財務會計崗位的基本工作職責,由于中小企業對會計工作智能化的投入有限,很多的財務基礎工作仍然是由會計人員完成的,因此財務會計中的常規核算工作內容仍然占會計工作的很大比重。2.能進行企業相關財務數據統計工作,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中小企業管理層也逐漸意識到日常財務數據分析可以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提供評價和決策依據,因此會計人員不僅要完成財務數據和財務報表的輸出,同時也要對其中所反映的經濟問題進行分析,為管理層業績評價和經濟決策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持。3.完成企業預算編制工作,對企業項目決策﹑融資決策等經濟決策提供參考信息和財務數據支持。根據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行業發展狀況以及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編制銷售預算﹑生產預算等一系列整體預算,使管理層對企業資源的整合利用和資金的籌集使用有一個清晰的規劃,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各項目的投資綜合分析對企業的項目決策和融資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4.對企業財務制度流程的設計和內控制度的設計和完善提供專業意見。企業經營環境和生產條件的發展變化會對企業原有的財務制度流程帶來變化,而企業經營模式的不斷轉變也會對原有的內控制度帶來一定的沖擊,這就需要財務人員與時俱進,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狀況,因地制宜地對相關的財務制度和內控制度流程的改進和完善提供專業的意見。5.通過成本數據以及其他相關財務數據和行業數據的統計分析對企業降低成本﹑增收節支提出建設性的建議。目前我國的經濟進入了一個相對放緩的發展時期,在此期間,成本管理和控制成為了企業經營管理的重中之重,管理層可以利用會計人員提供的成本數據,以及基于企業數據﹑行業數據進行的成本看分析,尋找企業成本降低的突破口,通過成本的降低來減輕企業的經營負擔,為企業增收創造更多的機會。6.通過數據統計分析,為企業相關工作崗位的績效考核提供數據支持。無論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績效考核都是對企業員工進行工作評價的主要方式,而如何使績效考評實現真正的量化是考核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真正科學量化的考核可以實現公平﹑公正,充分調動員工的勞動積極性。因此企業需要利用各類數據進行不同崗位的績效評價。通過對中小企業財務專業人才需求的調研,我們發現,企業真正需要的是具備財務會計專業技能,同時能夠充分運用財務數據提供的信息幫助企業進行預測﹑分析決策﹑績效評價等多項職能的綜合會計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
四、結論
綜上所述,會計工作崗位發展到今日,已經從原本的一項專業性工作轉變為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其中利用各類財務數據分析,為企業各方面的管理提供數據支持成為了中小企業對管理會計需求的主要內容。為了勝任這個崗位,就要求會計人員能夠迅速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識﹑分析新問題﹑提出新方案,這就需要我們同時具備嚴密的思維邏輯﹑果斷的決策能力和良好的溝通協調技能。高職院校是為企業輸送高質量的畢業生,應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畢業生能夠滿足社會需要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基于此我們設定的高職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定位目標是適應中小企業財務轉型需求,能夠熟練掌握信息分析工具的“財管融合”的初級管理會計人才。在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同時兼顧人文素養﹑職業素養﹑能力素養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使學生既具備職業道德﹑與工作相匹配的職業能力,同時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對會計人員的能力要求的轉變,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成為一個合格的會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繼德,王霞.我國管理會計人才體系建設存在問題和對策[J].會計之友,2014,20.
[2]佟成生,許素蘭,李扣慶,梁淑屏.中國企業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中國企業財務人員的調查問卷分析[J].會計研究,2014,9.
[3]王昌銳,姜姍.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困境與對策[J].財會通訊,2015,19.
[4]謝小春.高職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實現途徑研究[J].會計教育,2017,11(21).
作者:易曉光 單位:惠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