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化交通施工技術及工程質量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于交通施工項目工程來說,創新使用現代化施工技術以及采用新型工程質量控制措施是保證交通工程質量、延長工程壽命周期及推動高質量工程建設的前提。基于此,論文對現代化交通施工技術及其質量控制的優勢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交通施工;現代化交通施工技術;新型工程質量控制措施
1傳統工程質量管理
對于交通工程來說,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與工程施工質量息息相關。施工單位在進行項目施工時,如果忽視施工技術的應用與質量控制措施的落實,會導致施工質量下降,后期會造成一系列質量病害,如路面會出現裂縫、坍塌等一系列的質量問題,對延長交通工程的使用壽命有著不利影響[1]。
2現代化交通施工技術措施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現代化的施工技術的采用,能夠有效預防項目結束后質量問題的發生,提升工程項目質量。本文簡單介紹一些現代化施工技術。
2.1泡沫輕質土施工技術
橋臺使用土方路基填筑,后期橋頭搭板的沉降也是目前全國質量通病。當前較多的交通項目(如廣明高速公路)采用泡沫輕質土來代替土方路基或部分基層材料,泡沫輕質土采用水泥、水及發泡劑以一定比例摻配試拌而成。采用泡沫輕質土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橋頭跳車、地基沉降等問題,而且連續鋪筑能夠加快施工進度,且傳統的底基層材料成本較高,提高泡沫輕質土強度,可以替代地基層的施工,降低工程成本。
2.2橋梁下部結構裝配式施工技術
對于現代化交通工程施工來說,裝配式施工也是工廠化施工。傳統的承臺、墩柱以及蓋梁施工都在現場加工完成,但存在較多質量通病,如外觀質量差、鋼筋保護測不合格、耐久性差等。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項目已經把這些結構變為工廠化加工生產。以312國道仙隱北路項目為例,其墩柱、蓋梁施工均采用預制化生產。首先,預制生產裝配式墩柱,試吊裝墩柱先調整立柱中心位置,將四周千斤頂對立柱垂直度進行調整,使得立柱頂面與底面垂直。試吊調整完成后鎖死千斤頂并移走立柱,拌制并鋪設座漿料,厚度稍稍高于調高墊板,再按照上述方式將立柱正式吊裝固定到位調整到位,待座漿料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千斤頂,安裝灌漿管,進行套筒灌漿作業,完成墩柱拼裝。以此為例完成蓋梁等結構的預制拼裝灌漿作業。預制拼裝生產的混凝土外觀色澤一致,鋼筋保護測合格率高,強度標準差小,耐久性高,這也將是交通工程未來發展的趨勢。
2.3橋梁上部結構UHPC混凝土橋面施工技術
對于現代化橋梁施工來說,橋梁跨度越來越大,所采用材料的強度、剛度越來越高。以南京長江第五大橋為例,橋面采用170mm厚的UHPC混凝土預制板(其強度高達150MPa以上)。預制板由砂、石、干粉料、鋼纖維、外加劑以及水拌和而成,與鋼結構組合可以增加橋梁抗壓性能和耐久性。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采用的UHPC混凝土板,其生產過程包含布料系統、混凝土輸送系統與攪拌機聯絡系統,這些系統通過工業無線局域網建立網絡連接與控制。布料系統控制中心設在布料機控制的電腦上,數據服務器設于攪拌站聯絡系統的電腦上,在生產操作過程中按施工配合比輸入各材料配方,車間能夠自動化完成UHPC混凝土板的生產,強度到期后運至現場,形成裝配式施工。
2.4綠色邊坡防護技術
施工單位為了保證交通工程能夠安全可靠地運行,預防邊坡滑塌現象的發生,在路基填筑完成后及時采取抹面、噴漿、噴混凝土、漿砌片石護墻、錨噴護坡、錨噴網護坡等技術措施。往往過分追求邊坡強度的功效,會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且景觀效果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混凝土面、漿砌片石面會風化、老化,甚至造成破壞,后期整治費用高。目前,國內施工單位逐步把邊坡施工方法轉變為與周邊綠化相結合,此類方法有土工聚合物與綠色植被相結合方法、錨噴護坡與綠色植被相結合方法等,來增強邊坡的穩定性,既達到美觀效果,也保護了讓生態平衡。
2.5隧道盾構法施工技術
與其他工程施工相比,隧道施工的危險系數較高。因此,在開展隧道工程建設時,施工單位要依據不同的土質,制定可靠保險的施工技術方案,目前國內傳統的施工方案有臺階法、環形開挖留核心土法、單雙側壁導坑法等,這些方法不但會增加人力物力成本,也增加安全的風險性。目前,地鐵中常用的盾構施工方法也逐步在大型交通隧道工程中拉開序幕,越來越多大型的盾構設備運用于交通工程中,如南京第五長將大橋、和燕路過江通道等。盾構法施工車輛行駛的交通隧道施工速度快,機械化程度高,安全性高。科學選用最佳施工方法,并加強隧道工程的檢驗與養護工作,可以盡可能地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為隧道工程的順利完成提供良好的基礎。
3新型工程質量管理
要想確保交通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保障工程施工能夠滿足車輛通行的實際需要,不能僅僅依靠現代化的施工技術,還要采用新型工程質量管理策略。
3.1傳統管理交通施工質量存在的不足
在我國現階段的交通工程建設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感,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盲目地追求施工進度而忽視甚至省去相關施工技術的應用與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的落實,使得交通工程項目的質量難以滿足實際需要。雖然目前國內設有監理管理環節,但部分監理在履行職責過程中,也缺乏真正的監管。質量控制方面,在公路工程中大部分工地試驗室隸屬于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或接受其委托,因此,可能難以保證試驗檢測數據的公正性和真實性。
3.2新型工程質量管理執行
若委托處于監理、施工利益之外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在現場組建質量安全中心開展獨立的質量檢測和質量控制活動,將能很好地對施工、監理單位工地試驗室及委外檢測機構的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提高其試驗檢測數據的公正性和真實性,更能夠真實地反映工程質量,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因此,目前國內一些中型或大型項目已經開始招標一些專業第三方檢測機構作為其質安中心、監控中心或試驗中心等,這些第三方機構配置的專業工程師(如建造師、檢測師、安全工程師等)對工程進行監督管理,并在工地設立的第三方中心專業的社會檢測或管理機構承擔運營工作,與施工、監理單位不存在任何利益關系。正是由于這種獨立的第三方地位,一切以數據說話,完全對委托人方負責,只對工程質量情況進行客觀的評價和檢測,從根本上確保了試驗檢測工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而且生成檢測數據是工程事前質量預控、事中質量控制和事后質量處理的重要依據,也是對參建單位的監督,促進了各施工加強質量管理的作用,增加了質量管理的透明度。對于工程規模龐大,施工技術復雜,施工過程中需要最先進的試驗檢測技術和最完善的質量安全控制措施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4結語
傳統的施工及管理方法難免存在一些弊病,采用現代化施工技術以及新型工程質量控制措施,雙管齊下,是保證交通工程質量,延長工程壽命周期以及推動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但新型施工技術方案也不斷需要專家論證,采取試行和首件施工的方式,建立可行的方案執行模板,并有效地運用第三方管理機構,讓工程形成一個良性管理循環,才能讓工程項目突破傳統的束縛,保證交通工程的長期穩定運行,并延長工程壽命周期。
【參考文獻】
【1】譚祖軍.公路施工中高壓旋噴樁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9(5):41-42.
作者:姚思屹 單位: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