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貿易支付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區塊鏈作為一種新興技術,逐漸走入大眾視野,尤其是在比特幣出現之后,幾乎全世界人民都認識到了區塊鏈技術。當前,區塊鏈技術與國際貿易支付的融合發展兼顧了效率與安全的發展目標,是其未來發展的大方向。文章針對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貿易支付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以求從技術層面出發,有效解決傳統貿易支付過程中的信用難題,助推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區塊鏈;國際貿易支付;應用
區塊鏈的本質是一種對賬機制,可以實現多人共同記賬,而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的信息記錄方式,形同一個大型數據庫,其中包括了分布式數據儲存、點對點運輸、加密算法等多種技術。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各行各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對于國際貿易支付而言,區塊鏈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大幅度提升國際貿易各個環節的安全性和實際效率。對于傳統貿易支付結算模式而言,其面臨的最大阻礙就是信用難題,而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貿易支付中的有效應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破除這一難題,對于推動國際貿易發展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國際貿易支付的發展現狀
2008年,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世界經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全球經濟逐漸復蘇的過程中,國際貿易作為世界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截至2018年,全球貿易總額接近4000萬億美元。即使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實際的國際貿易支付仍然存在信息不對稱、各種交易文件和報關流程繁雜等方面的問題。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報告來看,在當前的國際空運貿易發展過程中,每運輸一批貨物可能會涉及到30多個文件或相關手續,如此不僅大大增加了貨物流轉時間,同時也使得貿易成本有所提升,外加文件的多次流轉為商業欺詐提供了條件和空間,這顯然是對國際貿易支付發展的限制。另外,國際貿易發展還存在另外一大難題,即付款方式。對于傳統的電匯付款而言,其主要存在兩方面的風險:一是采用貨到付款模式進行國際貿易時,可能存在出口商將貨物送達但沒有收到貨款的風險。所以這一付款模式的應用要以進口商的商業信用為基礎,因為一旦貨物開始運輸,出口商就失去了對貨物的控制,此時如果進口商無法支付貨款或者不愿意支付貨款,這就意味著出口商將面臨應收賬款債權風險。總之,在使用貨到付款的模式進行國際貿易時,貨到付款模式會增大出口商所面臨的商業風險。二是通過預付貨款進行國際貿易,此時可能發生進口商支付了貨款而無法收到貨物的風險,這一付款模式的應用應該要以出口商的信用為基礎,如果進口商在未收到貨或未驗貨之前就交付了貨款,而出口商無法如期提供貨物,就會增大進口商所面臨的商業風險。由此可見,對于傳統國際貿易支付模式而言,只有在貿易雙方商業信用背書的情形之下才能順利完成,而根據當前國際貿易發展的實踐情況來看,貿易雙方的商業信用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整體呈現不確定性特征。對于托收而言,它與電匯比較相似,也是通過商業信用擔保進行國際貿易支付,而銀行沒有義務對其單據進行檢查。信用狀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用難題,可以依靠銀行信用,但存在中間人多、交易成本高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國際貿易支付發展過程中,找到一個可信任的機制保障既是當務之急,又是大勢所趨,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使其成為了可能。
二、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貿易支付中的應用策略
1.貿易文件線上流轉。對于當前的國際貿易支付而言,通過快遞郵寄的方式進行紙質貿易單據傳送的方式已經不再適用,這種方式正在逐漸被淘汰,而以加密的形式在區塊鏈系統中進行線上核對和傳輸的模式成為了國際貿易支付未來的發展方向。金融機構人工核對單據的方式也將不復存在,而是朝著區塊鏈線上核對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下的國際貿易支付可以有效提升電子數據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可以讓被許可的相關參與方同時查看這些電子數據,這樣也能有效確保這些數據不會被隨意篡改,而且費用支付和匯款安全也能得到有效保證,即大大降低了出口商和進口商所面臨的商業風險。另外,除了進口商、出口商和金融機構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國際貿易支付以外,監管部門、國際物流企業等也可以作為區塊鏈技術的重要參與群體,將其運營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項文件進行加密保護,這在很大程度上為國際貿易在信任機制上的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總之,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國際貿易支付中有利于構建信任生態,在此情形之下,傳統國際貿易支付方式下的銀行信用中介職能也會逐步弱化。
2.數字貨幣的應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區塊鏈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今的知名度,一定離不開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作用。根據比特幣發展的實踐情況來看,其完全避開了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管控,同時也增加了洗錢、販賣等違法風險。然而根據當前銀行間的區塊鏈實驗結果來看,銀行間構建的區塊鏈在進行國際貿易支付之時仍然會應用數字貨幣,其中這一數字貨幣主要包括央行發行的主權數字貨幣,以及部分金融機構為實現跨境支付便利而發行的數字貨幣。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筆者從花旗銀行的區塊鏈跨境支付實驗入手,其主要驗證了三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花旗銀行內部發行的數字貨幣,即花旗幣進行國際貿易支付;二是通過有效連接花旗幣系統和法定貨幣記賬系統,實現花旗幣法定貨幣之間的快速兌換和流通;三是從資產負債表入手,致力于實現區塊鏈上貿易雙方的跨境結算。因此,無論是進口商還是出口商,都可以通過銀行區塊鏈系統中所發行的數字貨幣進行國際貿易支付,有效實現了貿易雙方的貨幣流通與兌換。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征也推動著銀行逐步探究新的定位點。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一類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的實際價值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很容易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這就要求相關機構和部門要對數字貨幣和主權貨幣的匯率因素予以深入研究,要避免由于匯率變化而造成數字貨幣過度貶值。除此之外,就央行發行的主權數字貨幣而言,它可以直接通過區塊鏈發行和交易,當前已經有很多國家開始研究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主權數字貨幣發行的可能性,而我國也要跟隨時代的潮流,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國內金融發展環境的穩定性以及對外貿易跨境支付的可靠性。
3.區塊鏈的種類選擇。回顧比特幣區塊鏈的發展歷程,其經歷了區塊鏈1.0、區塊鏈2.0和區塊鏈3.0這三個階段,其形式也逐漸呈現多元化特征,而銀行業之所以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區塊鏈系統中,主要原因在于創新是區塊鏈的出現。當前,根據區塊鏈開放程度的視角來看,其主要包括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的三種類型。公有鏈的核心就是比特幣區塊鏈系統,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開放性、加密性以及完全去中心化,但是根據比特幣區塊鏈系統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其過度開放為許多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空間,而加密性又阻礙了相關監管部門對犯罪案件的調查。而且由于每個節點的儲存都會受到多方面的干擾,可能出現交易請求失敗的現象,每秒鐘能完成的比特幣交易數量也會受到限制。由此可見,這類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貿易支付的應用中還存在一定進步空間。私有鏈是與公有鏈相對應的一種區塊鏈,它不具有去中心化特征,但呈現了分布式設計特點,其中心控制者掌握了決定進行交易驗證的成員的權利。而聯盟鏈是由多個聯盟成員組成,其中包括政府單位、金融機構、券商等,它要求根據一定審核標準進行準入。由此可見,大部分金融機構在進行區塊鏈種類選擇時,會更傾向于聯盟鏈和私有鏈。這兩種區塊鏈系統可以由央行領頭構建,同時其他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可作為參與成員,并且在區塊鏈內制定完善的權限規則,避免參與方數據的過度公開。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傳統國際貿易支付方式而言,其發展會在很大程度上為進口商和出口商帶來巨大商業風險,不利于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使得傳統國際貿易支付方式正朝著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為國際貿易支付帶來了新的發展模式。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國際貿易支付當中,既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貿易成本,又可以有效提升國際貿易支付效率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實現貿易雙方利益最大化。具體來講,在區塊鏈與國際貿易支付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要從貿易文件信息化傳輸、數字貨幣的合理應用以及區塊鏈種類選擇這三方面入手,為實現國際貿易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梁喜,張海菠.區塊鏈技術在國際支付中的應用模式探析[J].會計之友,2021(02):155-160.
[2]黃蓉.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貿易支付中的應用與挑戰[J].科技創業月刊,2020,33(06):8-11.
[3]蕭胤鈞.論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貿易支付中的應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12):89-91.
[4]張志,李軍祥,劉潔,黃芳舊.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物流科技,2019,42(11):44-46.
[5]姚穩.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貿易支付模式的應用探究[J].嘉應學院學報,2019,37(01):65-68.
[6]趙增奎.區塊鏈開創國際貿易跨境支付新模式[J].企業經濟,2017,36(09):163-168.
作者:付帆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