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民營經濟發展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民營經濟發展中政府職能實施存在的不足
民營企業自身融資困難資金是民營企業發展必備的血液,沒有資金民營企業很難繼續運行。中國上市公司中只有百分之一二是私企,所以私企幾乎不可能從股票市場上得到融資。四大商業銀行主要是為國企服務的,而不是為最能有效運用資金的企業服務。由此可見,民營經濟融資難問題的實質在于國家權力壟斷了絕大多數金融資源,并限制民間金融力量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民間的財富增加了,但是民間財富卻大部分被納入國家控制之下,民間的企業反而無法利用這部分財富資源。這樣就形成了金融資源分配方面極不對稱的一種局面,即為國民經濟做出了三分之二以上貢獻的民營經濟卻只擁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金融資源。再從融資環境來看,政策環境上,國家雖然頒布很多政策鼓勵民營企業的融資,但是實行起來確實困難重重。法律環境上,業務相關立法出臺,民營企業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最重要的經濟環境,正如前文提到的商業銀行多數不愿意為民營企業服務,股票市場小,風險大。民間融資不規范,弊端多。
二、政府在民營經濟發展中的職能轉變
我國正步入國家全面啟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經濟實現統籌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建設和諧社會和促使國民經濟實現新的增長模式的雙重目標要求下,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民營經濟,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這也就對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政府管理民營經濟的具體方式提出了現實要求。
(一)完善法制建設
消除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我國民營經濟發展中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企業活動面臨著很多來自政府方面的干擾。政府對經濟生活和企業經營的干預行為具有相當的隨意性,政府及其官員的機會主義行為制約了民營企業成長。究其根源就是在于政府對資源壟斷缺乏監督。那么有效地限制政府行動從而減少機會主義行為傾向的根本措施是完善司法制度。有效的司法制度可以對政府的干預行為做一個明確的界定,這樣能夠讓政府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力,避免權力濫用現象。這又有利于自由企業制度的產生,民營企業才能從整體上迅速、健康的成長。我們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加快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切實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私有產權;清理和修訂限制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規范政府執法行為,堅持依法行政等。總之,我們要努力改變長期以來政府對民營經濟的過分干預,實現對所有市場主體的平等服務和監管。
(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加大對民營企業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獲得的金融資源與其在國民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相比,是極不相稱的。所以我們必須針對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中的體制性、政策性及操作性障礙,制定符合其融資特點的政策措施,完善面向民營經濟的金融支持體系。解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首先,允許存在多元信貸服務體系,建立健全中小銀行組織體系。政府在加強金融監管和風險防范的前提下,放松信貸市場的準入制度,重點發展非政府直接控制或控股的民營信貸服務機構,形成多層次、多元化信貸服務體系。其次,通過間接性的政策優惠手段,鼓勵各類銀行增加對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政府通過稅收支持、擴大利率浮動幅度以及再貸款、再貼現等方式,鼓勵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例,合理確定中小企業貸款期限和額度,切實發揮銀行內設中小企業信貸部門的作用。最后,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拓寬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我國民營經濟融資體系的一個重大缺陷在于過于依賴間接融資,間接融資中又過于依賴銀行融資。政府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大力發展各種直接融資方式。
(三)加快面向民營經濟的社會化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確立市場經濟體制、轉變政府職能的必然選擇;為民營企業提供優質的社會化、專業化和規范化服務,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有力保障。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完善創業輔導體系,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政府對于民營企業的創辦,應給予特別的重視。在鼓勵民營企業創業方面,形成政府倡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有利于新企業產生成長的發展環境。第二,加強人才培訓,提升民營企業素質。我們要根據民營企業的特點和具體需求,整合社會資源,創新培訓的模式,形成政府引導、社會支持和企業自主結合的培訓機制。第三,創建更多商務交流機會,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對于國際市場,我們要鼓勵民營企業“走出去”、“請進來”。一方面,民營企業自身提高招商引資的水平,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鼓勵中小民營企業加強與國外經濟技術合作。至于國內市場,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為民營企業提供商業機會,進而擴大市場。就如,政府在采購領域就可以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扶植民營企業開拓市場。最后,積極培育為民營經濟服務的社會中介組織。就發展民營經濟而言,政府的體制支持至關重要,但相對于民營企業經濟活動的廣泛性和所需服務的多樣性來說仍遠遠不夠。所以在政府提供的體制框架基礎上,我們還要通過培育和發展各類市場中介組織,充分發揮其廣泛而多樣化的服務功能,最終形成和完善社會化服務的支持系統,民營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社會化服務短缺問題才能真正解決。
單位:中共江蘇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