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古典木作家具裝飾與藝術特征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古典木作家具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豐富的家具藝術氣息。古典木作家具無論是在裝飾還是藝術層面都具有鮮明的特征,體現著居室環境的人文風貌和人們對生活的精神追求。介紹了中國古典木作家具裝飾部位與主要紋飾,并闡述其發展演變歷程,總結了家具裝飾素材來源與圖案特點,提出了如何繼承與創新古典木作家具裝飾文化。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古典木作家具;裝飾部位;藝術特征;圖案特點
近年來,我國家具產業的發展進入新常態。雖然家具行業的年營業收入自2017年以來呈下降趨勢,但家具行業的產品類別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我國古典木作家具作為家具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對古典木作家具研究的深入,其裝飾與藝術特征的重要性愈發受到重視,并為現代家具設計提供借鑒[1-6]。古典木作家具促進了家具產品的創新,現代家具產品設計參考了其裝飾與藝術特征,更具人文古韻。我國古典木作家具設計對其裝飾及藝術特征的把握相對考究。如今,人們對家具的需求不僅限于其功能性,還具有對其精神文化的期待。我國古典木作家具對精神文化的傳承以及對個性化需求的體現,影響了古典木作家具裝飾與藝術特征的發展演變[7-12]。現代家具設計可從中更好地汲取以往的藝術實踐成果,讓現代家具產品具有更加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本文通過對古典木作家具裝飾的定義及種類進行闡述,梳理古典木作家具裝飾與藝術特征的發展演變歷程,明確了立體裝飾對現代家具生產制造的重要性,以期為家具設計提供裝飾與藝術的借鑒。
1主要文化表現形式
中國古典木作家具是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其設計的藝術感與傳統文化相輔相成。中國古典木作家具制作考究,為增加其藝術美感,往往在家具構件的銜接處以及面板、腿足等部位加以裝飾,其紋飾主要為傳統文化的圖案或符號,多借鑒了古代美術、雕刻作品中的藝術元素,并在不同朝代形成了鮮明的時代特色[13-15]。
1.1紋飾方位
夏商時期,腿足部分是當時中國古典木作家具裝飾的關鍵,這一裝飾 部位在之后的朝代均被沿用,圖案日益豐富。腿足部分的裝飾為面板部分的裝飾設計提供了大量的靈感來源。隋唐階段,架與板的裝飾開始廣泛流行。宋遼金元歷史時期,古典木作家具的裝飾更多圍繞著面與面、面與架等部分展開[16-18]。從明代開始,明式家具的特色逐漸顯現,很多古典木作家具在立木與橫木的支架交角部位予以不同形式的牙子裝飾,同時也為家具結構支撐起到了作用,在明代的古典木作家具中出現率較高,且沿用至今。
1.2紋樣元素
中國古典木作家具的裝飾與歷史文化密切相關。古典木作家具常見的獸紋樣含有豐富的文化寓意,例如龍鳳象征吉祥,蝙蝠諧音福氣等。此外,圓渦紋在古典木作家具中也較為常見。隨著朝代的更迭,紋樣的差異各具時代特色,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也更為豐富。由于夏商周時期先民認識的局限性,木作家具的紋飾題材通常與圖騰文化聯系在一起,這些圖騰圖案在木作家具的雕刻紋理上表現得較為規整,體現出對稱的美感[19-21]。在先秦和兩漢時期,紋樣多取材于青銅器或石雕藝術作品,后被木作家具借鑒,并在歷朝歷代得以廣泛應用。在秦漢時期,紋樣的發展相對活躍,紋樣線條流暢、靈動,木雕的技藝逐漸成熟,為人物紋的出現奠定了工藝基礎。在魏晉時期,云氣紋在木作家具上的使用比例有明顯提高。云氣紋是一種圓渦圖形,流暢自然。木作家具云氣紋的流行,間接說明了當時人們對藝術的審美追求從外表酷肖的圖騰發展到了對內在美感的追求。隨著云氣紋使用的增多,這一圖案成為了我國古典木作家具經典紋飾之一。魏晉時期,紋樣在發展上更是融入了較多的時代因素,與當時盛行的佛教等文化聯系緊密,之后山水、花草等元素也被納入到家具紋飾當中。在五代歷史時期,如意卷云紋等在木作家具制作上有了廣泛應用,而且實際內容也更加豐富,表現形式多樣化,直到明清時期的應用也較多。隨著明式家具的繁榮,對家具紋飾設計的重視程度才逐漸有所提高,紋飾的樣式有了大量的創新與應用,例如云雷紋等[22-24]。
2裝飾與藝術發展演變
在夏商周時期,螺鈿作為裝飾樣式已出現在漆木作品中。其色彩以褐色為主,也包含了其他顏色。春秋時期后,浮雕及透雕技術開始逐步被使用,在漢武帝時期運用更為廣泛。彩漆的顏色以黑地為主,并穿插了紅色彩繪,其色彩較為艷麗,這也是時代文化的一種體現。這一時期的木作家具選材較為集中且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在魏晉時期,連續鏤空雕刻較為流行。到了五代十國時期,鏤空裝飾更加集中于家具的局部,其雕刻技藝上更為精致,表現手法更加細膩。到了明朝階段,木作家具的裝飾逐漸從對局部的重視轉變為對整體裝飾的把握。其裝飾手法及審美已較為成熟,繁簡的結合更加合理。裝飾樣式較為豐富,涵蓋了雕、鏤等手法。同時,木作家具也融入了更多的裝飾材料,包括竹、石等。裝飾風格并不冗余,雕刻選擇也沒有刻意為之[25-27]。例如,木椅往往選擇透雕或鑲嵌方式,所占面積較小;牙子裝飾被融入到桌案的局部范圍中。圖案的裝飾更加傾向于精巧簡潔,弧線流暢,對直線的運用在審美方面較為合理,從裝飾角度展現了時代藝術感,且其對空間布局的分割及鏤空處理也更加自然美觀,這一點在當時的木床欄及擋板的裝飾上得以充分體現。其特點是局部裝飾精巧,整體風格古樸。對于古典木質家具而言,其家具裝飾涉及的紋樣、手法等概念有了較大突破,從以往的單一化走向了多種類型的組合。這對于提升室內裝飾水平,加快環境設計創新有著重要作用,在從古至今的實踐當中,木作家具匠人也認識到將裝飾融入到家具整體風格與環境特點之中的價值所在。中國古典木作家具的裝飾技法與設計樣式在明清時期發展已相對成熟,清朝時期木作家具的裝飾特點各具特色,其設計理念既包含了中式傳統風格也有對西方文化圖案的大膽嘗試。為滿足構圖設計的不同,雕刻技法也隨之增多,實現了多種吉祥圖案的搭配,可古樸大氣,可小巧雅致[28-30]。晚清至民國時期,古典木作家具的通體裝飾較為常見,以往很多留空的部位都可以通過雕刻進行裝飾,視覺沖擊力較強,但易造成凌亂的感覺[31-33]。在該時期的裝飾中,直線較少,往往是曲線纏繞在一起,紋樣較為復雜。家具裝飾中的直線和曲線、抽象和具體把原本的空間次序打亂,并進行多種復雜紋樣的重組。
3來源與圖案特點
3.1紋飾取材豐富多樣
結合文獻及家具作品分析,裝飾素材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生命及哲學思想的認知;二是在生產實踐中對自然界客觀事物的了解;三是對不同地域特有的動、植物及環境地貌特色的取材;四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宗教、哲學文化所包含的圖案;五是人們在生活中所向往的美好的人或物;六是對其他類型藝術形式的借鑒,包括建筑藝術、漆器藝術等。
3.2紋飾圖案寓意吉祥
我國古典木作家具的裝飾圖案表現得相對復雜,裝飾取材多元化,呈現出的精品較多。結合文獻及古代木作家具作品,在裝飾圖案的主題、基本類型等方面表現出了不同的特點。以動物圖案為例,家具裝飾的動物圖案種類豐富,且各有其寓意,如龍鳳寓意吉祥,鴛鴦寓意愛情,蝙蝠寓意多福等。
4如何繼承與創新古典家具裝飾文化
隨著制造經驗的豐富,中國古典木作家具裝飾文化涉及的裝飾主題及表現形式也逐漸多樣。裝飾主題及表現形式的豐富又成為推動家具裝飾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家具企業應重視中國古典木作家具的歷史和文化,了解其不同朝代外形的發展演變,進而將紋樣進行組合,設計出具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家具產品。紋樣的選擇應注重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實現歷史圖案與現代文化的融合。同時,需要家具企業的設計師增加對木作家具裝飾文化的研究,在從事木作家具設計工作時,可在繼承中國古典木作家具裝飾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讓古典木作家具裝飾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
5結語
中國古典木作家具的裝飾與藝術特征是木作家具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其雕刻紋樣與審美特征的歷史演變為現代木作家具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借鑒。當今木作家具的設計應在使用木材改性、復合材料、數控機床等現代技術的同時,巧妙地融入古典木作家具的傳統元素,滿足現代人物質與文化的需求,從而實現現代木作家具使用性與觀賞性的統一。
作者:史曉燕 易麗玲 單位:長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