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成本控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分析物資材料、工程分包、施工組織、質量和安全管理入手,在開源節流、增產節約中側重“節流”和“節約”,探討了工程項目施工階段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控制成本的措施。
[關鍵詞]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1前言
開源節流、增產節約是控制和降低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的指導原則和主要方法。據此,根據近期工程項目施工實踐,物資材料、工程分包、施工組織、工程質量、施工安全管理是控制和降低施工成本的關鍵環節。其中物資材料、工程分包、施工組織管理薄弱,會在不知不覺中增高施工成本。而發生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安全事故,其社會影響之壞、經濟損失之大,對項目施工和企業的打擊將非常沉重。下面僅從施工企業的視角,并側重開源節流增產節約中的“節流”“節約”,探討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控制和降低成本的措施。
2控制和降低工程材料成本
在工程項目成本構成中,材料費約占50%~70%左右,比重很大。控制和降低材料費,歷來是降低施工成本的重點。
2.1控制和降低材料進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頒布已有很多年,但仍有一些施工企業沒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招標采購材料,使材料進價管理成為薄弱環節。某集團公司招標采購物資控制材料進價的做法可以借鑒:水泥、軌料、鋼材等,由集團公司所屬物資部門集中招標采購。借鑒物流管理配送的理念,向各工程項目配發供料。以水泥為例,集中采購進價約比當地政府公布材料信息價格降4%。而軌料、鋼材降價幅度雖小,但也有利可圖。由于公司和工程項目經理部,招標或競爭對手談判集中采購砂石大宗材料、錨桿、鋼模板、臨時房屋(板房)等,因項目所在地區不同,采購的材料品種、規格、數量和質量不同,難于統計采購降價水平,但都有效降低了材料進價。
2.2控制庫存降低資金占用費
目前,不少施工企業貸款多、資金占用費大,其中工程物資口占很大一部分。應采取措施、降低貸款數額。按施工計劃編制材料采購計劃。運用先進庫存量為零,或趨近于零的理念組織進料,縮減資金占有量和占用時間,加快資金周轉。這個措施在材料集中招標或競爭性談判采購實施后,得以順利展開,庫存量得到有效控制。還有某公司在重慶一公路項目的水泥、鋼材集中招標采購中,恰當地設定“按計劃進料,且進料質檢合格,‘磅差’問題處置完畢后結算付款”的條款,對預防材料采購早付款、超付款、降低資金占用費也有一定效果。
2.3控制材料入庫進場環節,避免損失
工程項目施工發生虧損有很多原因。有的屬于物資管理上的。某公司在四川一公路項目發生嚴重虧損。經發現項目開工初,涵洞和交通道先開工。采購的砂石料數量較設計數量高3~5倍,在現場核對中也未找到這部分超設計數采購的砂石料堆放在何處或用在何處。顯然砂石料進場實物驗收、計量和結算支付管理存在漏洞。屬于企業或項目經理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雖有制度但執行不力造成的。
2.4規范倉庫管理,預防重大災害
某公司在湖南一鐵路項目的大型材料廠,存儲了當時鐵道部科學研究院研發的響墩和火炬信號,屬于試制品。說明書中規定在出廠的六個月內試用或存儲,超過六個月則銷毀。該廠存儲的響墩和火炬信號存儲時間已超過六個月,加上天氣炎熱干燥,發生了自燃爆炸,引起大火,損失慘重。不僅造成了重大的庫存材料的直接損失,還因為不能按設計計劃向工地供料,影響正常施工,間接損失也很大。如能按物資管理規程管理倉儲材料,就不會發生類似災害。
2.5綜合治理,防止材料和料具資產損失
近年各工程項目建設速度快、工期短,項目經理部和作業隊頻繁轉場進入新工地。在工地收尾、竣工、新項目開工、材料和料具轉場運輸中,材料、料具及小型機具丟失、被盜事件屢屢發生。有的不得不增購材料和料具,有的不能按常規周轉和攤銷料具費,增高了施工成本。材料和料具丟失、被盜,不僅與當地社會治安、施工遺留事項處理不當有關,還與工程與勞務分包作業隊人員構成魚龍混雜、項目部個別人員監守自盜、違法違紀有關。應進行綜合治理方能有效控制資產流失。
3控制和降低工程分包成本
控制和降低工程分包費,在國際工程成本中,要求單獨報價,單獨管理。在國內有統計資料表明,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額約占70%的建安工程比重。所以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是成本管理的第二個重點。
3.1鎖定總分包關系,預防合同風險
某公司在甘肅一鐵路項目,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兩年多,發現幾座短隧道鋪底混凝土開裂、道床翻漿冒泥,影響行車。檢查后知道隧道鋪底混凝土開裂的原因是,鋪設厚度不足,混凝土強度不足,系施工中偷工減料造成的。總包方不得不在運營條件下艱難地翻修。再查下去,原來未簽訂有效的施工合同,難于追查分包方的責任。有的分包商已不知去向。這些分包商不具備市場準入資格,總分包合同未鎖定,只有總包方自行承擔合同風險了。
3.2精細計量支付管理,控制超計量超支付
某公司在湖南一鐵路項目,管理分包工程計量時查出:(1)重復驗工分包方先遞交排水溝、側溝、路肩墻驗工報表,計量款到手后,又遞交路基護坡、護面墻驗工報表,同時夾帶了已經報驗過的側溝和路肩墻數量。企圖達到重復驗工的目的。(2)虛報實體工程量某鐵路項目在曲線地段設計了中心排水溝。7千米長度內有三處,曲線段總長度2100m。扣除曲線段內無須設排水溝的小橋涵后,長度為1600m。分包方按2100m遞交驗工報表,多報排水溝500m。(3)有意張冠李戴套用高單價等類似的問題很多。問題雖小,累積起來則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總包方如無精細的計量支付臺賬、記錄,超計量超支付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3.3制定和實施設備、料具管理細則,責任到人
分包方在施工中有意無意地借用總包方的設備、料具如借用腳手架、鋼模板方木等。往往是總包方工地管理人點頭就辦成了。須知周轉料具是按使用次數攤銷使用成本的。料具借出后,也不知使用多少次,成本未攤在分包方,只有總包方負擔了。再如借用總包方吊車、推土機、水泵等,人機料都借出去,不論可變和不可變成本也只有總包方承擔了。還有分包方缺少的零星用料、小機具等都可以在總包工地庫房領用,往往是發生在一兩人之間的事,實際使用數量是多少、是否歸還或記賬、付款,都可能存在漏洞。要制定和實施設備、料具和零星用品的管理細則,把經濟責任制落實到人。
4精心設計、精心施工,降低施工成本
由于種種原因,不能按施工設計深度招標的情形很普遍。因此開工前和施工中強調精心設計、精心施工顯得更加重要。這是成本管理的第三個重點。
4.1確定合理工期,把“趕工費”降下來
“趕工費”是發生在施工階段的項目成本問題。應用網絡技術可以精心組織設計和施工。但是,精心繪制的網絡圖常常要做重大的調整。比如,已經按網絡計劃施工的某項目突然要提前半年、一年工期。還因為不能按計劃提供設計圖,不能按計劃完成征地拆遷,不能按計劃結算支付工程款等等,都要調整網絡計劃。其結果是成本方必須按新情況組織施工,加大勞動力、設備和資金,投入趕工,于是“趕工費”發生了。一個項目,甚至幾個項目都發生了“趕工費”,即加大了項目投資,總的是社會和國家的經濟損失。應引起工程發包方、上級和政府的注意。應從源頭上,在工程項目招投標階段確定合理的工期,把“趕工費”降下來。
4.2節約挖潛,經濟合理地組織施工
項目經理部應對場地、設備、作業隊長處、工期、工法、設計圖等進行全面調查和分析,制訂經濟合理,技術可行的施工方案。有兩種傾向要注意。一是貪大求洋,不注意利用已有設備、料具、動力,一味求新求洋,忘記了節約挖潛。二是任由分包單位自行組織施工。比如隧道開挖出碴進料,使用農用拖拉機。沒有合理的通風系統,道路泥濘不堪,置作業人員的健康與安全于不顧。這是違規作業,不是降低施工成本。還有一種情況:某公司湖北山區一公路項目。鉆孔樁徑設計有1.2m、1.5m、1.8m的,橋墩有矩形、圓形、橢圓形的、梁有Ⅰ型和工字型的。某公司為使鉆孔機械便于管理、調節使用和零部件供應,為使模板制作加工方便、增加周轉次數,提出變更鉆孔樁徑、墩型及梁型的要求,以降低施工成本。后來知道,該標由幾個設計單位分別設計,加之設計任務重、時間緊,不能變更。是的,每一座橋的設計都沒有缺陷,符合設計規定。但從整個標的橋梁設計上看顯然不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4.3加強技術管理,結合實際制訂技術方案
目前各大公司、科研院校,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需要進行了大量的技術開發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降低施工成本做出了貢獻。工程項目施工,大量的技術性工作則是降低施工成本的又一個重要方面。比如某公司在陜西一公路項目進行粉質黃土路堤填料的壓實試驗,某鐵路項目移動式造橋機的改造利用,某鐵路項目隧道地應力處理技術的推廣等等。在應用和推廣科技成果、利用既有施工設備降低施工成本上都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4.4推廣應用EPC項目管理模式
EPC項目管理模式即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模式。其最大的優點是有利于降低項目成本。EPC項目管理模式在國際工程中有廣泛的應用,我國水利水電、石油天然氣等行業已有一些項目采用了EPC項目管理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推廣應用EPC項目管理模式是降低項目成本的大舉措。在我國由于歷史的原因設計咨詢施工企業各自獨立,自成一體。因此,搞EPC項目管理模式,在目前是以設計施工聯合體承包的形式出現。如果由政府干預,組建真正的集設計與施工能力于一身的大公司,才能推廣和應用EPC項目管理模式,這也是與國際接軌的舉措。
5控制和降低工程質量成本
工程質量成本可以分為預防和檢測成本、過剩投入成本、質量事故成本。
5.1整治過剩投入故疾、刻不容緩
目前,不少企業都存在預防及檢測投入不足,存在比較嚴重的過剩投入和質量事故,是成本管理的第四個重點。過剩投入的事例如:橋梁和墩臺混凝土、隧道襯砌混凝土普遍存在超強,水泥超耗。超需要大功率的全新大型混凝土拌合樓設備配置。山區鐵路、公路橋墩臺,隧道洞門、路基支擋,超設計標準,采用細石料并裝飾。山區鐵路、公路項目,承包方的生活區花園式建筑等。過剩投入是管理水平不高的表現,比如以過量的水泥消耗提供混凝土強度。標新立異、形式主義管理導演出來的全新大型混凝土拌合樓和“花園式”建筑等。過剩投入已成痼疾,造成極大資源浪費。整治過剩投入要從樹立節省各種建設資源的良好風尚入手,反對形式主義,加強技術管理。要發包方承包方及相關領導共同努力,才能收到上級效果。
5.2強化質量管理,降低質量事故率
新聞媒體曝光的質量事故,從重大的彩虹橋到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越江隧道重大質量事故很多。沒有曝光的質量事故也很多。其社會影響很壞,經濟損失很大,是成本管理的第五個重點。近年鐵路、地鐵質量事故如:路基沉降超標準,需翻建。橋、隧混凝土,局部強度不足,需補強處理。極少數橋梁的個別墩位錯誤,或隧道中線錯誤,需炸掉重建等。地鐵盾構法施工隧道,襯砌呈蚊形變形,需采取補救措施。工程質量經濟損失,如為一個具體事項其直接經濟損失(如炸掉橋墩重建)可以估算。而間接損失,特別是社會影響(如彩虹橋事故)則難以估量。如為一個企業、一個省(區)或全國一年的經濟損失則是非常巨大的。如為一個(集體)公司,質量事故的發生不僅增大了施工成本、影響企業的發展,有的還會遭到政府的通報批評,停產整頓或在一段時間內停止參加工程投標,其損失也難以估量。
6控制和降低施工安全成本
建筑業是事故多發的行業之一。近年事故數量、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有所減少,但依然不理想。是成本管理的第六個重點。施工安全成本包括事故預防和安全設施成本、事故成本。下面將前者稱事故預防費用,后者稱事故費用,統稱勞動安全衛生費用。事故費用細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6.1認識施工預防與事故處理費用
事故處理費用遠遠高于事故預防費用,應按安規要求做好事故預防,可降低安全成本。(1)事故從三個方面帶來經濟損失,即組織(含企業)、個人(即受害者及其家屬)和國家(社會整體)。“事故預防費用和事故發生后導致的經濟損失即事故的隨后費用,以不同的方式落到每個社會成員身上,最終由整個社會的納稅者和消費者承擔。尤其是事故發生后高昂的經濟損失,成為企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從而導致全社會福利的降低,影響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事故處理的經濟損失,比事故預防費高幾倍到幾十倍。在勞動安全比較好的法國,1965年提出的口號是:“事故發生后的損失總比事故預防的費用大。”(3)統計資料表明事故預防費用投入大,事故少。事故預防費用投入小,事故多。
6.2認識事故處理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直接費用遠高于間接費用,企業應全面計算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目前不少企業的粗放管理,增大了安全成本。6.2.1直接費用計算內容。按勞部發[1996]266號《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計算,死亡:一次性死亡補助金、喪葬補貼和供養親屬撫恤金。非死亡:醫療費、護理費、輔助器具費和工傷補貼。6.2.2間接費計算內容。在我國指未納入上述工傷保險的費用,即非保險費用,包括:(1)企業支付的補償、醫療、補助和其他費用急救費用、運送受傷者去企業外醫療處理的交通費用、企業承擔的企業外醫療費用、保險補償等待期的工資、企業自愿付給受傷者及其家屬的補助金、其他費用(各種補償費,喪葬補助,探望費等)(2)非生產性質的工資受傷害者:受傷者當天的時間損失費用、缺工期間企業支付的工資補貼(工傷保險金之外)、返回工作后因看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時間損失費用其他人員:救助、圍觀、護理等損失的時間費用、事故發生后因停產、維修、整理、復工花費的時間費用、事故調查和處理工作中涉及的時間費用(3)財產損失費用:建筑物、機械、裝置、護具等的修復費用、會計研究建筑物、機械、裝置、護具等不能再繼續使用時的損失、原材料、燃料、半成品、產品、包裝材料的損失、其他物的損失(4)生產損失費用:停產造成的直接損失、為彌補減產而多負擔的支出(加班等)、因未完成合同而支付的延期費等費用、受傷害工人返崗后能力下降或轉輕度工作造成的工資損失、新替換的工人能力不足造成的工資損失、減產造成的工資損失。(5)其他有關費用:替換受傷害工人的雇傭費與培訓費、罰款及與訴訟有關的費用、清除環境污染的費用、其他因事故造成而由企業負擔的費用。
7結語
降低施工階段的成本,要做好物資、分包、施工、質量和安全五個環節的管理工作。在當前承包方尤其應做好“節流”“節約”工作。施工階段所反映出的成本管理問題,有的需發包方解決,有的需承包方解決。降低施工成本是雙方共同的目標和責任。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節約資源,是項目建設參與方的共同的社會責任。施工階段的成本有些是項目建設、施工企業財務報表不能準確反映出來的。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剛.也談成本管理[C]//工程造價管理論文集,2001.
[2]宋大成.企業安全經濟學[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
作者:張利平 單位: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