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舟山群島國際郵輪碼頭工程設計特點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郵輪旅游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舟山所具備的港口、旅游、漁業及政策優勢,將為郵輪產業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舟山群島國際郵輪碼頭工程的興建,將充分發揮舟山群島新區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承接世界郵輪發展中心的東移,促進海峽兩岸的經貿合作,推進舟山市旅游業的發展。本文對舟山群島國際郵輪碼頭工程項目設計特點進行深入分析,總結其突出的創新性和方法先進性,為其他類似項目的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郵輪碼頭;舟山群島新區;工程特點
一、項目背景
郵輪旅游產業被喻為“漂浮在海上的黃金產業”,自20世紀70年代逐步興起,一直保持著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世界郵輪旅游業平均每年增長速度超過8%[1],已經成為現代旅游業中發展最為迅猛的行業。現代郵輪旅游具有消費水平高、經濟拉動作用強、輻射帶動區域大等特點[2]。從市場格局看,傳統北美、歐洲郵輪旅游市場日益成熟,發展重心逐步向亞太地區轉移[3],特別是中國在國際郵輪市場中地位的提升,使得中國郵輪旅游業發展勢頭強勁,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方式和新領域。隨著郵輪市場趨于活躍,我國郵輪業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利好政策環境。2008年以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中央各部委對發展郵輪經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與發展措施,為我國郵輪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海峽兩岸海運協議》等的簽署,標志著兩岸迎來了全面的“三通”,包括舟山在內的48個海港及15個河港共63個港口參與兩岸直航。舟山擁有港口、旅游、漁業三大優勢,寧波舟山港是世界第一大港;2015年舟山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共3,876.22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52.18億元;舟山是中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素有“東海魚倉”和“祖國漁都”之美稱,2015年舟山市水產品總產量176.46萬t,漁業增加值102.66億元[4]。《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和《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的批復為舟山的發展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也為舟山市海洋旅游和國際郵輪產業的空前發展帶來了新的極好機遇。
二、項目概況
為充分發揮舟山群島新區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承接世界郵輪發展中心的東移,促進海峽兩岸的經貿合作,推進舟山市旅游業的發展,舟山市提出了建設舟山群島國際郵輪碼頭工程。本工程位于朱家尖西岙西南涂圍墾區,建設規模為新建10萬GT(水工結構按靠泊15萬GT客船設計)郵輪碼頭1座,碼頭前側靠泊10萬GT郵輪1艘,后側可靠泊工作船和游艇,設計年客運量46萬人次(2020年),設計年客運通過能力57萬人次。陸域面積約13.33ha,建筑面積約20,100m2,工程總概算45,846.76萬元,其中碼頭工程概算21,220.14萬元。本工程功能定位:是舟山市對外三大交通樞紐之一,具備國際郵輪碼頭、對臺直航客運碼頭功能,同時還兼具往返上海、寧波客運旅游碼頭功能。本工程于2011年9月26日開工,2012年11月30日完工,2014年10月13日正式開港啟用。
三、項目特點分析
1.本項目作為所在岸線第一個碼頭項目,整體布局合理,充分地利用港口岸線資源
根據《寧波-舟山港總體規劃》,沈家門港區朱家尖西岙岸段3km岸線為國際郵輪、游艇客運碼頭岸線,以省際、島嶼客運和當地物資運輸為主,并發展郵輪運輸。鑒于本項目為該段岸線第一個碼頭項目,為最大化集約利用寶貴的港口岸線資源,設計階段在對此段岸線水陸域資源進行整體評估的基礎上,進行了統一規劃,將其規劃為一個核心區、兩個配套區,其中核心區為國際郵輪區,占用岸線約1,500m;配套區為游艇區和島際旅游觀光集散區,分別占用岸線1,000m和500m。本項目位于國際郵輪區,先期建設1個10萬GT郵輪碼頭,東南側預留了對臺客貨滾裝以及車客渡碼頭所需岸線,西北側預留了國際郵輪碼頭的后續工程所需岸線,整體布局合理,充分利用了寶貴的港口岸線資源。
2.通過現場實測及數學模型等專題研究,合理確定碼頭總平面布置方案
本項目作為該段岸線的起步工程,碼頭前沿線位置及走向直接影響剩余岸線的開發利用。同時由于本工程碼頭與海堤同步實施,碼頭前沿線位置的確定尤為重要。故開展了海域水動力數學模型專題研究,統籌考慮碼頭與海堤之間的影響。本項目定位不僅停靠大型的郵輪碼頭,還會停靠2~3萬GT的對臺直航客運泊位,特針對本項目碼頭設計潮位及波浪要素開展了專題研究,合理確定了碼頭面高程,滿足了大小船型不同的使用要求。
3.充分考慮使用要求、自然環境條件和外部依托條件,碼頭和棧橋的結構型式經濟合理
本工程經多方案比選,碼頭采用縱橫梁不等高連接的高樁梁板式結構型式,棧橋采用樁基帽梁+空心板的結構型式。根據地質勘察資料,碼頭各分段采用不同樁長,棧橋分深水段、淺水段采用不同的樁基結構,同時考慮到棧橋上部廊道的結構受力和使用要求,棧橋采用10m跨排架結構,不僅保證了結構受力合理,同時節省了投資。棧橋與海堤相接段的灌注樁的施工采用雙層鋼護筒,充分考慮了海堤的變位對樁基的不利影響,并確保了海堤的穩定。
4.本著“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人性化服務理念
采用了先進的框架式登船橋工藝和現代化的客運廊道,實現了人車分流以及郵輪與旅客聯檢大樓的無縫對接郵輪碼頭要為郵輪靠離泊提供完善的服務配套設施,其核心是為游客提供便捷的上下船方式。發達國際和地區郵輪碼頭同現代化空港一樣,旅客上下船服務設施要充分體現人性化,有效保障旅客舒適、安全、高效、便捷上下船。本項目在設計階段,本著“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人性化服務理念,經多方案比選,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最終確定碼頭上下船工藝采用登船橋。先進的框架式登船橋可沿軌道行走,全范圍覆蓋郵輪上下客艙口,適應了船型多樣化的要求;通過現代化的客運廊道,將郵輪與旅客聯檢大樓相連,實現了人車分流以及郵輪與旅客聯檢大樓的無縫對接,滿足了旅客全天候進出港的需要。
5.前瞻性地提出在碼頭平臺預留岸電系統位置,充分體現了國家節能減排以及建設綠色港口的理念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對室溫效應和空氣質量的重視,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采用岸電不僅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而且可以降低用電成本,減少大功率發電機噪音對郵輪及周圍環境的污染,減少振動對乘客的影響,同時為發電機提供檢修維護的時間。本工程考慮在碼頭平臺預留設置“油改電”岸電系統位置,根據客運量的增長情況,適時設置岸電設施。采用岸電驅動船舶作業和待舶,可以實現降低營運成本,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排放,降低噪聲的要求,對節能減排、建設綠色港口有著積極的意義,也是科學利用海洋資源,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切實提高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
四、項目實施效果評價
舟山群島國際郵輪碼頭作為浙江省第一個專業現代化國際郵輪碼頭,不僅是舟山市海上旅游窗口,還是浙江省海上對外旅游的窗口。本項目還具備靠泊對臺直航客運船舶的功能,可進一步加強舟山群島新區與臺灣海峽兩岸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本工程自2014年10月13日正式開港啟用以來,運行情況良好,陸續開通了臺灣和日韓等郵輪航線,截止目前已完成11個航次,完成旅客運輸量約2萬人次,其中有2艘郵輪將舟山作為母港運行。本項目的建設對于進一步發揮舟山群島新區旅游和港口資源優勢,完善國家郵輪碼頭布局,推動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促進舟山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打造舟山市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姜銳,姜華,盛方清.郵輪旅游市場“新常態”下江蘇郵輪旅游發展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5,(34).
[2]張言慶,馬波,范英杰.郵輪旅游產業經濟特征、發展趨勢及對中國的啟示[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07).
[3]孫曉東,馮學鋼.中國郵輪旅游產業:研究現狀與展望[J].旅游學刊,2014,(02).
[4]舟山市統計局.舟山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作者:劉洪義 張成剛 杜鵬程 單位: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 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