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攔河閘除險加固工程設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除險加固工程的必要性
依據《水閘安全鑒定規定》(LS214—98),遼寧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對西五官攔河閘進行安全鑒定,并形成了《凌源市西五官攔河閘進行安全鑒定報告書》,將西五官攔河閘安全類別評定為四類,具體鑒定結論如下:
1)工程過流能力不足,無法滿足本河段防洪要求。
2)翻板閘閘門、底板、支墩、翼墻等構造物嚴重損壞,無法正常運行。
3)進水閘閘門全部丟失,無機電設備、無啟閉機、無觀測設施。
4)閘室滲透穩定未能滿足相關要求,消能防沖設施完全損壞。
5)混凝土強度、凍融、炭化、剝蝕局部未能滿足相關要求。
6)閘前淤積深度超過1.5m,大部分位置與閘門頂部齊平。總的來說,沉陷變形問題、穩定問題、滲漏問題、閘前淤積問題是西五官攔河閘的主要病險問題,不僅對其使用功能的發揮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對下游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一定威脅,急需進行治理。
2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加固設計
2.1設計原則與依據
1)嚴格根據工程規劃及相關文件的要求進行設計。
2)設計成果需滿足國家和水利水電行業現行的規范與規程。
3)水閘防洪設計:水閘泄洪能力設計以河道防洪標準為依據;由于早年河道防洪規劃已經考慮水閘的影響,因此除險加固設計中,水閘泄洪能力不低于原水閘標準;需進行河道清灘(淤)。
4)引水閘設計:引水閘規模沿用原有設計,在滿足引水灌溉流量要求的同時,確保泄流、過流能力不小于原閘;引水閘閘室、閘門、上部結構、啟閉設備重新設計,閘底板上部混凝土需鑿除置換,效能防沖設施整體拆除重建。
5)引水閘啟閉設備選擇手電兩用螺桿啟閉機。
6)水利自動翻板閘設計:結合翻板閘實際情況,處理原則為拆除新建,并于下游增設消能防沖設施;考慮原水力自動翻板閘依靠水力開閉閘門,無需人為開閉,因此新建翻板閘選用液壓自動翻板閘。
7)溢流壩設計:結合溢流壩實際情況,處理原則為拆除原有土石結構,增設消能防沖設施,與右岸翻板閘統一新建液壓自動翻板閘。
2.2閘型與軸線的選擇
2.2.1攔河閘軸線本次設計是將原閘拆除后新建攔河閘,因此攔河閘軸線沿用原有軸線。
2.2.2攔河建筑物形式本攔河閘原有壩型為水力自動翻板閘,因此備選壩型包括水力自動翻板閘、液壓翻板閘和橡膠壩。水力自動翻板閘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便于維護等優點,但本河道泥沙含量較大,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淤積問題將會使部分閘門無法正常開啟,因此予以排除。橡膠壩具有成本低、安裝簡易、塌壩后阻水建筑物少等優點,但同時也存在使用年限較短、運行維護費用較高、泵房投資較大等缺陷,為確保運行可靠性予以排除。液壓翻板閘具有使用年限長、可靠性高、便于管理維護、調節靈活等優勢,但初期投資較高,金屬結構安裝工作量較大。經過綜合考慮并參考業主意見,本攔河閘最終選用液壓翻版閘型式。
2.3引水閘
引水閘設計原則為加固后過流能力不低于原有水平,孔口底高程為原設計高程376.20m,仍采用單孔,孔口凈高1.00m、凈寬1.20m。引水閘閘址位于左右岸,基礎為砂礫石,閘室結構需同時滿足自身穩定性與應力要求。為方便工程管理與操作,引水閘型式為穿堤涵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手電兩用的螺桿啟閉方式,閘門選用平板鋼閘門。
2.4工程總體布置
西五官攔河閘閘室段總長156.80m,共有17孔,閘門凈寬8m,每2孔閘墩設置一沉降縫,分縫處閘墩寬1.5m,不分縫處閘墩寬0.8m;左右邊墩寬1.2m,分別于兩岸堤防、擋土墻形成平臺,控制泵房設置于右岸下游側擋土墻回填平臺處。
2.5閘室結構布置
2.5.1閘室形式為滿足汛期泄洪要求,采用開敞式閘室,堰型采用寬頂堰。
2.5.2閘底板頂高程為兼顧基礎抗凍以及減少淤積的要求,確定閘底板頂高程為375.50m。
2.5.3閘門尺寸根據引用灌溉流量時對上游水頭的實際要求,攔河閘設計擋水高度確定為1.60m,閘門向上游傾斜擋水(傾斜角45°),垂直擋水高度1.60m,閘門凈寬8m。
2.5.4閘墩布置閘墩包括三種尺寸,左、右邊墩厚1.20m,底板每兩孔一分縫,分縫位置在中墩上,分縫中墩厚1.5m共8個,不分縫中墩厚0.8m共8個。由于閘墩上部需設置人行橋,所有中墩與底板長8.00m,上游端頭采用半圓形,半徑隨墩厚而變化;下游端頭半圓形。分縫中墩上、下游連接處設置651型橡膠止水帶,閘墩頂高程378.10m。
2.6人行橋設計
為滿足液壓啟閉機操作和檢修的實際要求以及方便兩岸交通,于閘墩上設置人行橋一座。橋面高程381.22m,與兩岸防護堤平順連接。人行橋采用混凝土槽型板橋,橋面凈寬3m,鋪裝層采用C30小石混凝土,最小厚度0.07m,橋面橫向坡比1%,以利于橋面排水。梁板高0.70m,寬0.8m,單跨布設4道梁。人行橋單跨長度9.10m,共計17跨,全場155.60m(包括縫寬),橋面欄桿采用金屬欄桿。
2.7擋土墻設計
左右岸擋土墻分別位于左右岸邊墩上、下游,采用懸臂式鋼筋混凝土擋土墻,混凝土標號C20W4F200。左岸擋土墻上、下游段長度分別為17.89m、23.44m,墻頂設計高程380.28m,最大墻高7.58m,墻后回填與墻頂等高。下設素混凝土墊層10cm,墻后設置豎向、橫向排水盲溝。右岸擋土墻上、下游段長度分別為14.94m、24.54m,墻頂設計高程380.28m,最大墻高7.58m,墻后回填與墻頂等高。下設素混凝土墊層10cm,墻后設置豎向、橫向排水盲溝。
2.8引水閘設計
為滿足灌溉需求,在攔河閘左右岸設置流量為1m3/s的引水閘,由于設計流量相同,因此左右岸引水閘的閘門尺寸、涵洞尺寸以及進口底高程均采用相同設計。引水閘進、出口底板高程分別為376.20m、376.05m,涵洞底坡為1%,閘室段與涵洞總長15m,進出口均為鋼筋混凝土鋪砌,鋪砌厚度為0.2m。
2.9河道清灘設計
河閘附近河床淤積問題較為嚴重,不僅減少了進水閘取水量,同時也會削弱行洪能力,因此需進行適當的疏浚清淤。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同時結合除險加固工程布置,確定閘0-160m~0+160m樁范圍內除建筑物外的河道需要清灘。其中,上游閘0-160m~閘0-010m樁號需清灘至375.50m高程;下游閘0+056m~閘0+160m樁號需清灘至375.20m高程,河床兩側清灘開挖邊坡為1∶2。
2.10護岸設計
為確保兩岸邊坡在清灘后的穩定性,需對攔河閘0-160m~閘0+160m的河岸邊坡采取防護措施(攔河閘范圍內除外)。護坡采用厚度為0.3m的格賓石籠,下設厚度為0.2m的砂礫石墊層,下格賓石籠與河道內海漫相接。
3結語
西五官攔河閘除險加固工程施工結束后,工程設計的各項目標與要求均得到實現,施工質量良好,長期以來影響攔河閘使用效能正常發揮的各類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作者:張顯龍 單位:朝陽縣河道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