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建設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水利建設工程是越來越多。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對當地社會環境、水生態環境日影響日趨嚴重,對生態平衡破壞越演越厲害,為了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控制水利工程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需要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時融入生態理念,從而更好地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證。本文主要闡述了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并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分析了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設計理念;生態平衡;應用分析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水利建設工程是越來越多,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在現階段,我國生態環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破壞,對于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影響,所以為了更好地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需要加強水利工程生態設計。
1水利工程中生態水利的意義
在水利工程的設計、施工中,通過生態設計理念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對水利工程各個施工環境進行控制,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然后采取相關措施,可以更好地降低水利工程對于生態破壞所造成影響。另外生態水利工程建設,能更好地滿足綜合治理的需要,滿足景觀、休閑娛樂等的需要,也更加貼近當地自然環境條件,因地制宜,做到人與自然和詣共處。
2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
2.1經濟安全性原則
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需要遵循自然,融入自然,我們的水利工程建設是改造自然,但歸根結義是自然的一部分。水利工程設計人員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時,需要對水利工程所在地區的生態環境和地理環境進行分析,然后根據生態工程原理進行設計施工圖紙,從而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在具體的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完全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不能私自進行修改,以保證水利工程的生態效益。
2.2系統自我恢復原則
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需要遵循系統自我恢復原則。生態環境是一個整體,哪一片都不是孤島,生態環境的修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一定的最大承受力,我們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需要盡量少的減輕人為干擾,找到并減少或者避免影響生態系統修復的主導因子,遵循系統自我恢復進行設計,保持物種之間平衡關系,保障水利工程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2.3因地制宜原則
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則。所謂因地制宜原則是指改變以往水利工程中流域控制特點,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樹立生態設計理念,從而實現自然環境和水利工程和諧發展。
3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實際應用
3.1工程簡介
隨州市某小流域建設涉及1個鄉鎮四個行政村,流域降水和徑流差異較大??萜趶搅髁空既昕偭康?6%;汛期徑流量占全年總量的84%,枯汛期來水量變化較大。洪水均由暴雨形成,主要發生在6~10月。
3.2加大水土保持設計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隨著國家對水土保持工程建設越來越重視,除了國家專項水土保持工程設計及重點生態清潔小流域的建設,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越來越多的融入了生態設計的理念,水土保持的設計比重逐漸加大,比如濕地的建設,硬化措施的減少,生態措施、植物措施設計的加大等,隨州市某小流域建設,在充分調查當地的社會、生態、經濟環境的基礎上進行了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充分利用當地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采用了鎖扣、魚槽、植物擋墻、干砌石擋墻、等生態硬性材料,加入了植物護埂、生物塘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一對生態系統的破壞。
3.3加強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是一個由點到面,再由面到點的污染過程,在河流、水庫上游,化肥、農藥、糞便、垃圾的污染,匯集到中游的河道,再由河道排入水庫,形成污染。從而水污染的防治就離不開生態環境的治理。從源頭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治理水污染。最典型的是生物池、化糞池、生物降解塘、濕地建設等等。
3.4保持工程建設周邊水土
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需要遵循自然盡量減少占地,避免大規模的對地表土壤進行擾動,從而更好地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對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還林,對25度以下的緩坡耕,進行坡改梯治理。改造成水平梯田或者坡式梯田,梯田埂采用適應當地生長的灌木或者經濟作物,既能改善工工程建設周邊水土情況,也能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對建設工程嚴格實行主體工程和水土保持同步設計、同步施工。
3.5為工程區生物創設良好的生態空間
在水庫工程施工中,通過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可以為工程區生物創設良好的生態空間。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需要對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進行全面分析,然后構建水環境和生物互惠生存空間。在水利工程設計中,需要最大程度上避免對生物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更好地保障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繁殖,實現水利工程和生態系統和諧發展。具體來講,應選擇適應當地的工程材料;選擇適宜當地的樹種、草種;選擇適宜當地社會經濟狀況的經濟任務;選擇適宜當地的魚類和野生動物、樹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圖紙施工;符合當地政策、規定。
3.6濕地建設在生態環境中的重要作用
在保持區域的自然生態系統并趨近于自然景觀狀態,維持系統內部不同動植物種的生態平衡和種群協調發展,并在盡量不破壞濕地自然棲息地的基礎上建設不同類型的輔助設施,將生態保護和當地居民生活休閑的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境界。人工濕地是一個典型的綜合的生態系統,它應用生態系統中各物種互利共存,相互影響,維護完整有效的生物鏈,對水質凈化起到很好效果。人工濕地的動物可以吞食水中的微生物,有機顆粒,人工濕地的植物能有效地降解有害物質,還能增加水體的活性。
3.7流域尺度及整體應用
在水利工程生態設計中,需要對水利工程施工所帶來的負面環境影響進行補正,將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降至最低。在對生態環境修復中,需要避免因為資金問題導致的局部環境改善不完善的情況出現,從而更好地對水利工程進行全面的修復。在水利工程環境修復中,如果只是局部生態修復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工程的可研設計時,需要從生態、環保、水保的角度對整個工程設計進行論證,更好地改善自然環境。
3.8建立完善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制度
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需要完善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制度。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相關部門可以制定相關評價方法,從而更好地對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進行科學評價。另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應當最大程度上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建設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水利工程和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4結語
隨著國家的發展及國民對人居環境及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逐漸加強,水利建設中如何更廣泛、更高效地采用生態設計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設計及施工成果中的生態比重越來越大。而如何讓公眾都有生態保護的意識,則需要加強宣傳,提高認識,加強意識形態的培養。具體工程要結合實際工程情況,切記生搬硬套,照搬照超,不切實際。
【參考文獻】
[1]劉曉艷,井菲,陳飛.淺析生態水利工程的優勢和應用前景[J].建材與裝飾,2016(39):271-272.
[2]江張勝.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運用[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2):73.
[3]武麗娜.發展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作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8(11):111.
[4]王娟.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分析[J].農技服務,2017,34(20):159.
[5]張帆.試論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24):62-63.
[6]伍育浩.試論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運用[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6):139-140.
作者:方法國 聶娥 單位:隨州曾廣水利水電工程咨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