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采礦工程中逐孔起爆技術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獲得良好的爆破效果,節約爆破成本,介紹了逐孔起爆技術,提出了應用要點,包括設備選用、網絡設計、最佳微差間隔時間確定等。通過爆破試驗,對比分析了逐孔起爆技術與傳統爆破技術的應用效果。試驗表明,逐孔起爆技術的采礦要求滿足性、采裝效率、震動強度及爆破效果更好,可推廣應用于采礦工程中。
礦山爆破是采礦作業的重要環節,具有復雜性,爆破作業環境、地質條件及水文情況均會對爆破效果產生影響。應提升爆破方法選用的適應性,而逐孔起爆技術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可減少炸藥用量,節約爆破成本,是現代礦業生產中的重要技術方法。逐孔起爆技術是在爆破時各炮孔獨立設置,在精度較高的雷管輔助下精準計算起爆順序,確保起爆間隔符合要求,按照相應次序控制各個炮孔獨立爆破??赏ㄟ^適當延遲間隔選擇,在巖石移動時引發二次爆炸,使爆破效果進一步提升。目前,此技術已在國內外得到了良好的應用。
1采礦工程中逐孔起爆技術的應用要點
1.1設備選用
逐孔起爆技術在爆破設備選擇方面參數要求相對嚴格,為提升爆破效果,要求應用爆破精度及爆破強度較高、延時性較長的非電導爆管,此類爆破設備具有高抗壓性,耐油及耐磨性能極佳。要將起爆時起爆雷管的延時誤差控制作為重點,確保其不能超過1%~2%,確保導爆雷管以預設好的順序起爆,增強逐孔起爆過程的安全性,將延時精確到毫秒級別。
1.2網絡設計
逐孔起爆技術應發揮群炸藥包的協同作用,確定好起爆點定位及起爆順序。爆破網絡是群藥包起爆的控制主體,但因礦區周邊環境、煤礦施工特征存在差異,會影響爆破網絡設計效果,因而需要通過爆破網絡的科學組合,使群藥包能夠按照預設順序依次爆破,提升爆破效果,保障采礦作業順利進行。網絡設計可分為兩種網絡設計結構,即孔內延期網絡設計和地表延期網絡設計。要對起爆點進行精準定位,若垂直面的自由面是唯一的,需將中間處作為起爆點,由中間至兩邊依次起爆。1.2.1孔內延期網絡設計。孔內延期網絡設計要對孔間延期時間進行精準計算,爆破規模大小、雷管段數多少是延時時間的主要影響因素。布線要遵循要求進行,同爆破區的孔間延期時間應設置為400ms,以保證孔內雷管可同時切斷。1.2.2地表延期網絡設計。孔內延期網絡設計的同時,要對排間延期時間進行合理確定,做好地表分段??淄庋訒r分別設定為9ms、17ms與42ms。若礦山主要為堅硬巖石,孔距67應以6m為宜,孔間延時則應設置為17ms,排間延時時間以42ms為最佳,通過增大排距,可使單孔爆破效果增強,節約起爆能耗,減少爆破成本,利于采礦效益提升。
1.3最佳微差間隔時間確定
巖石性質、巖體裂縫大小是微差間隔時間確定的影響因素。若微差時間設置較長,會使單孔爆破漏斗作用發揮受到影響,對爆破網絡形成造成阻礙。若微差時間較小,則難以發揮出先爆破孔為后爆破孔開拓自由面的作用,無法將微差爆破優勢充分展現出來。自由面開辟時間大小是合理微差間隔時間確定的重要依據,開辟的自由面越多,爆破利用率越高,產生的爆破疊加效應越強,巖石破碎效果越理想。爆破孔間合理延時時間以每米不低于3ms、不高于8ms為宜。逐孔爆破實踐中,應結合爆破點處的巖石性質,與巖石軟硬度成反比選擇延時時間。爆破的排間延遲時間不能超過8~15ms/m,以免因排間延遲時間設置過長導致爆堆積壓,形成大體積石塊,或是因時間設置過短而出現前后兩排爆破效果相互擠壓,導致爆堆堆積高度過大或爆破過于松散的問題。
2逐孔起爆技術與傳統爆破技術試驗對比分析
2.1試驗概況
選取某地區露天煤礦作為爆破試驗場所,結合當地氣候、地質等因素確定爆破方案。本試驗選用高起爆精度的逐孔爆破技術與傳統的雷管爆破技術,爆破時兩項技術應用的發爆器及雷管同步調換,爆破炸藥量保持一致,通過爆破設計方案優化,對比分析采取這兩種爆破方式所產生的爆破效果。數據分析發現,石塊大小取決于孔間延時時間大小,爆堆松散度則是由孔間間距決定的,因而,逐孔爆破以孔間延時、排間延時作為主要延時形式,二者的延時范圍分別是3~8ms/m與8~15ms/m。應用的爆破設備、制定的爆破方案不一致時,這兩個延時時間也略有不同。
2.2爆破效果對比
2.2.1采礦要求滿足性對比。逐孔起爆技術方式因應用了精度及強度較高、延時性較長的非電導爆管雷管,因而形成的爆堆比傳統雷管爆破方式向前推移了20~30m,爆堆形式相對規則,呈現出了良好的移動效果。起爆后,逐孔起爆技術形成的爆堆沉降量介于4~5m,符合采礦作業的采挖設備應用要求,起爆點處石塊飛出距離未超出60m,能夠滿足采礦作業要求。2.2.2采裝效率對比。爆破地表是按照起爆角度形成的貫通式裂縫,比傳統雷管爆破技術產生的裂隙更為均勻,巖石破碎均勻性更佳,爆破松散度更強,可使采裝效率整體提升8%,巖石大塊率下降10%左右。由此可見,逐孔起爆技術采裝效率更佳,應用的藥量更少,起爆時無后翻,可產生更充分的自由面,可為后續爆破作業提供便利。2.2.3震動強度及爆破效果對比。逐孔起爆技術的爆破震動強度比傳統爆破技術下降了60%左右,沖擊波下降幅度約為70%。逐孔起爆技術布線過程理更加簡便、布設效率更高,降低了爆破人員的工作量。相較于傳統雷管爆破技術,其爆破效果提升了45%左右。逐孔起爆技術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本次試驗典型數據對比分析見表1。
3結語
通過爆破試驗,對比分析了逐孔起爆技術和傳統雷管爆破技術,數據表明,逐孔起爆技術爆破安全性更高,經濟性更強,將其應用于采礦作業爆破施工中,可顯著降低采礦勞動強度,提升采裝效率。采礦企業應引入逐孔爆破技術,掌握應用要點,選用適合的起爆設備,做好爆破網絡科學設計,合理確定最佳微差間隔時間,發揮逐孔爆破技術優勢。
參考文獻:
[1]何欣.煤礦采礦工程中逐孔起爆技術的應用初探[J].明日,2018,(31):72.
[2]龍尚澤.逐孔起爆技術在煤礦采礦工程中的應用[J].商情,2018,(26):153.
[3]吳燦華.關于逐孔起爆技術在煤礦采礦中的應用分析[J].煤礦現代化,2016,132(03):85-87.
作者:龐萬軍 單位:寶清縣煤礦駐礦安全監督員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