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快遞站工業工程技術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快遞站也呈輻射狀增多。以高校為例,就出現諸如取包裹費時、高峰期快遞站擁擠等問題,使學生網購的體驗感大打折扣。運用工業工程技術改善優化高校快遞站貨架位置布局和出入口位置設置,并對包裹按照尺寸、重量進行分類,將每類包裹固定放置,為高校學生取包裹帶來極大便利;快遞站服務人員的工作更加便捷有序,提高其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同時快遞站點也更加通暢,任一時間段都能夠迅速高效完成取包裹服務,為網購者帶來極其美好的體驗感。
【關鍵詞】高校快遞站;工業工程技術;改善;優化
自十二五、十三五規劃以來,隨著國內電商平臺迅速發展,網上購物、直播銷售促使我國快遞行業業務加速增長。如圖1所示,數年來中國快遞服務行業包裹量已從2010年不足24億件,發展到2019年快遞包裹量突破600億件,快遞包裹量每年呈現指數級增長,總增幅約25倍[1]。十年間,順豐、京東、韻達、申通、圓通、中通、百世、郵政等大型快遞行業的店面擴增迅速,覆蓋至城市城區、郊區的各條街道,據2019年12月統計,全國共有快遞服務營業網點21萬處[2]。考慮到每個快遞服務行業功能相似,于2016年12月,菜鳥網絡牽頭的菜鳥驛站誕生,建立了面向社區和校園的物流服務平臺,極大降低了快遞站土地占用率,整合后將空閑土地歸還城市,政府將空余的土地加以利用,為更多的服務業發展提供資源與途徑。目前已在全國100多座城市數萬社區和高校,提供包裹暫存業務(免費保管,丟失包賠),到站代寄、上門取件等服務,將過去網購者需要前往不同快點站取不同的快遞公司包裹,轉變為網購者僅前往菜鳥驛站即可取多個快遞公司的快遞,極大減少了網購者取貨需往返路程,節約大量時間,同時為網購者帶來更多便利。
1高校快遞站現狀概述
自2018年開始,高校逐步開始模仿菜鳥驛站模式采用多司并用聯合模式建立綜合式快遞站,將校園內一達三通、百世等獨立快遞站進行合并,把所有包裹進行整合分類,再統一通知學生取包裹[3][4]。但由于校園快遞站初次建立,并未深入思考該模式是否適用校園和探究可能出現的多種風險[5]。經過一年多的建設表明,綜合式快遞站適用于校園以及社區等人員密集的場所,經過調研分析,對于高校學生來講,相比于傳統的多個快遞公司的快遞站取包裹方式,學生們更愿意采用如今的綜合式快遞站取包裹方式。但仍出現如圖2所示的排隊等待時間過長、包裹放置位置不合理導致不易查找等問題。統計出的結果顯示綜合式快遞站仍有需改善的方面,例如快遞站高峰期擁堵現象依然嚴重,排隊等待時間過長;不同大小、重量包裹放置位置和高度能否制定相應標準,避免體積大、重量大的包裹放置在遠離驗貨臺的貨架和貨架的高層,這些不合理現象需要進一步加以改善與優化。據調差市場上的快遞站常使用的貨架為中型組裝式的鋼質貨架,每個貨架高度為2米,長度1.5米,寬度為0.3或0.5米,層數為6層,每層總承載重量為500kg。根據高校每日包裹流入量和流入包裹大小體積分析,為便于改善和優化暫且稱長寬高均小于0.3米且體積小于0.1立方米包裹為A類包裹,其余體積、重量較大包裹為B類包裹。得出校園快遞站日流入總包裹中A類包裹占88%,B類包裹僅占22%。但由于快遞站負責人未深入考慮到因包裹尺寸和重量不同,而造成的貨架空白區域閑置現象。經層次分析,得出有兩個因素需要快遞站負責人考慮,一是快遞站內能否采購不同尺寸的貨架放置不同尺寸的包裹,二是能否按照統一的標準將不同體積和重量的包裹放置在相應尺寸的貨架上的相應區域。
2改善優化過程
2.1貨架尺寸及其位置布局優化
以某高校校園快遞站為例,該快遞站占地總面積180平方米,但由于快遞站還需辦理寄件和包裹分揀等業務,取貨區凈面積為120平方米,經過對綜合式快遞站出現的問題應用5W1H法進行分析,最終規劃出合理的貨架擺放位置,如圖3所示。同時校園快遞站應按照日流入的A、B兩類包裹的數量及其占比,采購相應數量寬度為0.3米和0.5米的貨架。即采購12個寬度為0.5米的貨架,26個寬度為0.3米的貨架。并將寬度為0.5米的貨架擺放在I區(圖中紅色線框內區域),其余區域放置寬度為0.3米的貨架;空白區域為走廊;設置兩個入口分布在兩端,能夠將取包裹同學進行分流,根據取貨提示的包裹放置的X區X貨架X層,選擇最近入口,取包裹更加快速;兩個取貨校驗區放置在兩個對應的中心走廊處,使得學生取包裹后校驗更加迅速,避免人流擁堵。學生取包裹的整個工序和快遞站服務人員的工作得到極大改善,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2.2包裹放置位置的規定
快遞站應有全局觀,綜合考究站點包裹的放置問題。制定相應標準和制度,將不同尺寸的包裹進行分類,并放置在規定的相應貨架的相應層。如考慮到B類包裹體積、重量較大,將B類包裹放置在寬度為0.5米的貨架的下三層,即圖三中I區域內貨架。I區域由于距離校驗區距離最近,可將A類包裹中不易擺放在0.3米寬度貨架上的包裹放置在I區域貨架上三層,方便學生取走包裹,避免學生因包裹過重或過大不易拿取和搬運。同時,將A類包裹進一步細分,例如食品類、衣服飾品類、鞋類、圖書類等進行分區域放置,讓取包裹的同學們能夠通過門口及貨架上的標識,迅速取走屬于自己的包裹,不僅方便學生取包裹,獲得滿意的網購體驗感,同時讓快遞站分揀工作更加明晰,將每類包裹合理放置,避免貨架閑置造成空間浪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缺乏明確的規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容易產生混亂,消除按照個人意愿辦事造成的無序浪費。
3改善優化結果
改善過程簡述:(1)通過考慮包裹尺寸、重量等因素,建議快遞站采購不同尺寸和數量的貨架;(2)對不同尺寸貨架位置依照快遞站的房屋面積等因素進行布局優化,設置合理的擺放位置;(3)制定包裹放置位置的規章制度,將不同類型包裹分區域、分層放置。三種改善方案一環接一環,逐步為校園快遞站現存問題進行了改善。其中,制定包裹放置位置的規章制度是關鍵步驟,讓學生們取包裹前就能夠知曉包裹大致位置,為學生們提供更加便捷的取包裹服務,消除站點內人員擁堵現象。同時快遞站的工作人員也在明文規定的規章制度的條款下,加強包裹分類,規范包裹位置,工作更加統一與“機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
4結束語
工業工程將效率、成本、質量三大理念作為立身之本。眼觀不合理之處,并運用專業知識與技能加以改善與優化,使得改善的效果服務于每位參與者。合理運用專業知識與技能,發現問題,診斷問題,對現存的問題與困難以及出現的風險進行改善優化,提升自我價值與社會責任感。未來,電子商務將進一步升級,全國日包裹量將會突破萬億件,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分析,提早做出判斷,提前布置,將會是工業工程師們設計的下一步的起點,最終使得快遞行業釋放包裹空間壓力、減少大量倉儲和物流倉空間,為快遞行業的發展創造更大的優勢與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商務部研究院課題組,趙玉敏.中國快遞市場發展研究報告(總報告)[J].經濟研究參考,2006(34):2-24.
[2]王道平,楊永芳.我國國內快遞市場的競爭分析[J].北京社會科學,2009(2):10-15.
[3]王旭.淺析快遞服務的制度改善方向及發展方案[J].經濟研究導刊,2014(21):53-55.
[4]習鵬.高校校園快遞模式之分析及改善方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4):104-105.
[5]齊二石,劉洪偉.我國工業工程本土化研究與應用實踐分析[J].管理學報,2010,7(11):1717-1724.
作者:徐一剛 劉新宇 單位:湖北文理學院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