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應對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主要國際工程建設為主,其存在著較為明顯的跨國經濟特點,作為一項綜合性的國際商務活動,在當前系統工程項目產業運行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結合國際通用項目管理模式以及發展現狀,通過對管理內容以及工程項目的調整,執行標準受到傳統模式及制度因素的限制,導致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出現差異,無法展現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價值。因此,在國際工程技術產業發展中,行業管理者需要掌握技術標準差異,通過各項完善策略的落實,保證國際工程項目穩步進行,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1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
1.1程序制定差異
在國際工程項目標準制定中,有嚴格的項目規范流程,不同過程中若出現反對票,需要停止投票程序,直到反對問題結束為止。對于國內工程項目的行業標準,需要建立建議、立項、起草以及表決、審計等流程,整個過程表現為非開放的編制性質,所制定的內容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應出行業的基礎標準及技術思想,導致工程技術標準無法與國家工程技術標準相互融合[1]。
1.2執行標準差異
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國內執行標準。在國內基礎工程項目建設中,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地方標準落實項目,對于已經備案的企業標準要嚴格確定執行方案,使合同符合項目約定標準;第二,國外標準執行中,通常采用自愿的管理機制,通過安全標準的確定以及政府職能的展現,避免編制問題的發生。對于標準被法律引用的約定內容需要嚴格執行。
2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的影響
2.1對經濟的影響
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對經濟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對外投資情況。首先,在經濟發展水平分析中,由于世界各國經濟的差異性,在國際工程項目的基礎建設投資以及融資過程中,存在著較多不一致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對工程技術標準要求也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難度。其次,在對外投資問題分析中,國際工程基礎項目在對外投資中,可以保證各項投資的標準化,例如,在本國資金入股以及援建等項目分析,可以利用資金優勢使用本國工程技術標準,逐漸擴大本國技術的覆蓋性。
2.2對政治的影響
結合國際工程項目特點,技術差異性對政治環境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法律體系的不同。根據我國工程技術標準,主要由強制性標準以及推薦性標準組成,這種模式與國際通用標準存在一定差異,在國際工程項目處理中難以與其他國家技術對接,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第二,由于一些地區環境的特殊性,存在著不穩定的問題,在一些局勢不穩定的國家中,如果出現動亂現象,會對國際工程項目造成影響,無法保證技術工程穩步進行。第三,由于國際關系的重要性,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若缺少一定的經濟實力及技術基礎,無法將本國的技術標準推向國際。因此,在當前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需要將技術差異性作為研究重點,根據國際化的技術標準完善管理體系,從而實現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的目的。
2.3對市場環境的影響
根據國際工程標準差異性問題的分析,對環境影響因素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國際工程承包行業包括各個領域,其發展速度逐漸增快,通過國際承包市場分布范圍的擴大,可以有效推廣工程技術標準。第二,根據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的發展模式,其地位得到了一定地鞏固,也就是說,中國企業逐漸在以往的傳統市場中向西非、南美以及東歐市場逐步擴建。
2.4對技術環境的影響
國際工程技術標準主要包括國際環境以及綠色技術。第一,在國際環境中的技術標準分析中,對于一些發展中國家而言,在國際工程項目中著重將本國技術標準推向國際化,并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國際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增加了國際標準的推廣難度。針對國際工程的項目特點,導致技術差異磨合期較長的問題基本如下。首先,在國際工程項目的前期策劃中,工程單位缺少全面性以及深入性的調查,導致工程方案執行中的可行性不強;其次,在項目人員管理中,存在著人員配置不均衡的問題,這種現象不僅增加了國家工程項目的管理難度,也會降低技術管理標準,無法滿足國際標準差異化的控制及管理需求;最后,由于國際工程項目的特殊性,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經常遇到政治環境、法律以及人文風俗等差異的問題,若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缺少對這些問題的以研究,會增加技術標準差異性的管理難度,第二,綠色標準。在當前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中,發達國家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雖然我國注重了工程項目中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但是在實際發展中,仍然與國際標準存在著一定差距,這種問題影響我國工程技術標準的國際化推廣[4]。
3.1細化磨合期過長的處理措施
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工程技術標準差異會降低行業的競爭力,無法滿足工程項目的技術管理需求。對于國際工程項目部門,需要掌握導致技術差異性的問題,并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細化各項工序的準備方案,在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的問題解決中,針對磨合期過長的問題需要確定以下應對方案。第一,集中資源,策劃項目。對于國際工程項目單位,在國際工程管理中,需要積極打造專業性的項目策劃隊伍,并在工作管理方案落實中,確定項目施工及管理機制,如在國際工程項目技術標準差異問題中,針對項目本身人員以及資源薄弱的問題,由于無法在較短時間內獲取高質量的策劃內容,項目單位可以匯集本單位優質信息,組建專業性的技術隊伍,充分發揮不同部門的優勢,提高項目的策劃質量,避免技術差異磨合時間過長對行業經濟帶來的影響。第二,科學配置人員。針對國際工程項目特點,為了減少項目磨合時間,單位需要優化項目人員的配置,發揮項目人員的優勢,保證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穩步進行,發揮項目人員的職能優勢,縮短技術磨合時間。第三,針對國際工程的項目特點,在技術差異性問題處理中,為了更好地縮短項目執行時間,項目管理人員需要掌握工程內容的經營情況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并通過監督管理制度的落實,保證各項管理工序的穩步進行,有效縮小國際工程技術標準與工程項目技術標準的差異性,提高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質量[5]。
3.2落實國際工程項目執行標準
在國際工程項目中,為了提高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性的管理價值,項目單位需要結合以往的經驗,落實國際工程項目執行標準,避免項目管理水平差異性問題的出現。根據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問題,工程項目單位要認識到標準化水平低的問題,結合國際工程標準與國家項目工程標準的差異,研究項目管理制度、要求以及施工方案,避免工程技術管理標準差異嚴重問題的出現。因此,在國際工程項目執行標準處理中需要做到以下方面。第一,根據國際工程項目內容,主要采用統一化的制定模板,我國工程項目單位為了提高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效果,需要結合基礎工程項目的特點,對工程單位的管理標準、制度以及組織方案進行調整,以增強制度執行的可行性,縮短與國際工程項目之間的差異性。第二,在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工程項目需要將標準化、網絡化、信息化的技術調整作為重點,當國際工程項目啟動時,集團內部軟件系統可以快速建立并完成項目管理制度、施工組織、項目策劃以及合同評審等,并減少項目資金支出,提升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的整體價值。第三,在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性處理中,需要積極組建專業隊伍,加強屬地化管理,保證人員隊伍的穩定性,并優化工程項目的處理方案,為國際工程項目執行標準制度的落實奠定基礎[6]。
3.3創新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方法
結合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特點,在國際標準差異化的問題分析中,項目單位需要根據工程項目的管理特點,及時發現技術管理利用率不足以及施工計劃不合理、不全面的問題,并確定完善性的施工管理方案,以提高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的價值,避免差異性問題影響國際工程的執行效果。通常情況下,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方法創新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中,為了有效解決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問題,工程單位應該結合信息技術,去頂項目管理的網絡方案,以便有效結合項目管理問題,全面提高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性問題的解決效率,滿足行業的信息化發展需求[7]。第二,國際工程項目調整中,應該建立以數據庫為核心的信息管理平臺,通過輔助決策以及信息手段的利用,保證國際工程項目信息傳達、整理及分析的效果,信息平臺會自動生成預警機制,并在輔助決策的情況下完善項目管理及時,提高信息管理以及數據采集的效率,為國際工程的項目管理以及信息決策提供參考。第三,對于國際工程的項目部門,在信息系統構建中,項目部門通過數據的采集以及數據的處理,可以將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等作為重點,以便全面提高數據處理的效果,縮小國際工程標準與國內工程標準的差異性,提高國際工程項目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第四,在信息技術使用中,為了提高項目管理效率,應該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重點,通過項目巡查、督導等方案的落實,避免“報表式”管理問題的出現,以增強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的執行價值,為國際工程產業的信息化發展提供數據支持[8]。
3.4提高工程項目人才的綜合素養
結合國際工程項目的產業特點,在產業運行中存在著人才流失嚴重的問題,這種現象增加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難度,影響項目管理的效率,而且也無法滿足我國國際工程產業的發展需求。因此,在國際工程產業發展中,為了更好地解決技術標準差異的問題,要著重避免人才流失問題,第一,建立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在專業隊伍組建中,通過復合型人才隊伍的構建,可以提高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性的解決效率,而且也可以避免人才差異性問題的出現,充分滿足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需求。第二,完善人才選拔機制,避免優秀人才流失問題的出現。對于國際工程項目而言,在技術差異調整中,需要注重強調人才選拔的價值,引導企業人才在綜合性的制度調整中,完善員工效益評價體系,以增強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效果,避免差異性問題對行業發展帶來的限制[9]。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性問題分析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效果,項目單位需要結合以往經驗,仔細分析國際工程技術標準差異性的內容,并根據國家工程項目的特點,進行技術方案的調整,并在資源整合以及管理方案完善中,縮小國際工程標準與國家標準之間的差異性,有效提高國家工程標準的推廣價值,以滿足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通常情況下,在國際工程標準差異性問題處理中,需要細化長期磨合處理難的問題,并通過項目執行標準的落實、管理手段的創新以及綜合型人才隊伍的組建,提高國際工程技術差異性的處理效果,滿足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金英果.國際標準化工作需要復合型創新人才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汪爍[J].中國標準化,2020(2):25.
[2]徐東彪.UTM與高斯投影在國際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地理空間信息,2020,18(3):125-127.
[3]李湘峰,魏鵬,朱建,等.中外水電工程征地移民技術標準對比及應用銜接研究[J].水力發電,2019,45(10):12-15.
[4]尹遠鐘,康延領,唐文哲,等.國際工程EPC項目合同管理案例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9,17(7):83-88.
[5]盧士華,葉雯.對接國際教育認證標準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8(12):24-26.
[6]李玲,陳蓓,黃圣玉.對接BIM國際標準培養信息化建筑技術與工程管理人才模式研究[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2):48-51.
[7]邱成江,李昕成,黨玉棟.中國標準技術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和啟示——以老撾為例[J].工程經濟,2019,29(10):31-35.
[8]羅秋科,鄧惠朋.SC31聯合我國龍頭企業助推國際自動識別和數據采集技術標準發展[J].中國自動識別技術,2019(4):33-35.
[9]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勘察設計,2019(2):38-45.
作者:楊帥 單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