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學校建設工程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質量是建設工程的命脈,建設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危。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其功能必須服務并滿足于高密度人群的學習與生活需要。由于農村學校建設工程普遍規模小、利潤薄,加之囿于各種歷史原因,導致農村學校建設工程管理不嚴格、不規范、不到位的現象仍大量存在。本文根據農村學校建設工程實際,從以下三個方面著筆,以期破解農村學校建設工程管理難題。
一、強化素質提升
一是嚴格持證上崗。在農村學校建設工程管理過程中,有一部分建設工程管理執業人員和實際在崗管理人員并不是同一個人,這種執業“掛靠”現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校建設工程質量的提高。所以,切實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建設單位與工程監理單位應嚴格審查持證人和管理人資料,并在執業過程中不定期抽查。當發現資格證持有者和在崗者非同一人時,應按照事先簽署好的合同協議,對其單位或個人予以或經濟處罰或撤銷證書注冊資質、公布其誠信行為不良記錄信息等制裁措施,以確保資格證持有者和在崗者是同一人。二是強化業務培訓。很多的建設工程管理人員雖然持證上崗,但實際操作能力卻良莠不齊。教育主管部門要與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聯合舉辦建設工程管理人員培訓班、繼續教育、討論會和講座等。除加大對實際管理問題案例的分析交流與點評外,更要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強化對重大建設工程重點環節與技術難點的現場觀摩學習,盡可能提高建設工程管理人員的執業能力特別是實際操作能力。三是健全管理機制。加強建設工程管理人員管理機制,完善建設工程管理人員有效的考核制度,將建設工程管理人員的執業優劣與經濟獎懲或執業資格掛鉤,健全完善以執業人員為主體的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加快縣域或市域建設工程管理執業人員信息庫建設,建設工程管理人員的個人信息、執業經歷、執業效果等必須在建設單位主管部門即當地教育局登記備案,并報同級建設局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使建設工程管理人員信息成為市場選擇的重要參考指標。
二、強化過程監管
(一)建設工程前期管理
抓好統籌規劃管理。地方政府要充分調研,對轄區范圍內的所有農村教學點進行拉網式的排查核實,存在安全隱患需要改造維修、缺少必備校舍的需要新建,都要登記在冊。在此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由教育部門牽頭制定總體規劃,明確目標和任務、工程啟動的時間節點等總體思路。在編制規劃過程中,要注重與國家區域發展規劃、“十三五”規劃等規劃的銜接,在實施規劃編制、重大項目布局等關鍵性問題上要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和建議,確保規劃的科學性。抓實項目設計管理。在具體項目上,農村校舍項目的設計嚴格按照《農村普通中小學建設標準》《中小學建筑設計規范(GBJ99-86)》以及其他相關建筑設計的要求,由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新建項目需要進行地質勘察的,必須經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地質勘探。工程設計要統籌各方面因素,既要考慮當前和長遠,又要防止高估冒算;既不報小建大,違規逃避招標或嚴重超預算,又不報大建小,將資金挪作它用。抓嚴工程發包管理。招投標程序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執行。農村校舍工程的發包可以學校為業主單位組織實施,但上級主管部門必須參與協調、監督。單項合同估算價在50萬元以上的項目,勘察、設計、監理的確定及材料的采購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進行招投標。單項合同估算價在50萬元以下的項目,勘察、設計、監理的確定及材料的采購等鼓勵進行招標投標。確定施工單位后,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盡快簽訂合同,并備案。
(二)建設工程施工管理
提高安全意識,確保施工安全。各級政府和有關單位,應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建立安全工作責任制,落實安全防范措施。要督促和參與施工單位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培訓,經常性地開展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加大對師生的校園施工安全知識教育力度,做到與工程無關人員不隨意出入施工場地,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施工現場安全設施設備要齊全,防護措施要得力;施工區域進行封閉隔離,設立安全防護網,防止學生擅自闖入;對施工機械、施工材料的堆放,以不影響師生安全為前提。施工現場管理員對施工安全要加強巡查,發現安全隱患和不安全施工行為要及時和施工負責人溝通,責令整改,如施工方不予改正,建設方必須向有關職能部門申請停工整頓。規范施工程序,明確工程責任。農村校舍工程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須按建設工程管理要求,辦理國土規劃、施工安全等各方面手續,杜絕無證施工和違法違規施工。嚴格按圖施工控制項目變更,不得擅自變更設計圖紙,不得擅自擴大或縮小建設規模、增加或減少建設內容、提高或降低建設標準。要加強工程簽證管理,嚴格執行預算、合同條款。認真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嚴格程序、規范操作。對工程管理過程中的違規違紀行為,對直接責任人追究紀律責任,并視其情節輕重追究相關單位負責人的紀律責任,涉嫌違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工程質量。把校舍建設工程質量擺在突出位置,堅持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的原則,切實加強對校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確保新建校舍符合質量標準和技術安全要求。實行建設項目監理制,聘請具備相應資質的監理公司進行工程質量監管;建設單位成立施工現場管理小組,安排專人擔任施工現場管理員,每天巡視施工現場,督促施工質量,檢查施工安全。嚴格檢查、把關原材料和每道工序,特別要嚴把隱蔽工程質量,發現問題及時更換原材料或返工。項目施工實行工程質量單位領導責任制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加強工程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三)建設工程后期管理
農村校舍工程完工后,根據施工合同、設計圖紙、國家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和質量檢測標準進行驗收。對工程驗收中發現的問題,要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整改。對因管理混亂,導致基建項目出現質量問題而造成浪費的,或未經驗收擅自使用而造成不良后果的,將對有關責任人予以相應處罰,造成重大事故的,將追究其法律責任。加強農村校舍工程檔案管理,及時收集、整理項目前期文件材料、項目施工記錄、質保資料、竣工驗收和結算等階段形成的文件材料和項目管理文件材料,及時整理項目檔案并存檔。
三、強化標準原則
一是堅持依照質量標準。學校是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建設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師生生命財產的安全及使用功能,要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基本原則,嚴格執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及國家相關的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堅持以數據為依據,通過科學整理、分析數據,用數據來判斷、評價建設工程質量是否存在缺陷。二是堅持以人為本。雖然建設工程的質量有國家標準和規范,但由于工程建設過程中沒有固定的生產線和穩定的生產環境,受地質地貌、氣候變化、勘察設計水平、施工工藝、材料性能、設備條件、工期要求、投資限制等諸多因素影響,工程質量很容易產生波動,因此,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以質量意識為準繩,因地、因時制宜以確保工程質量。三是堅持預防為主。“預防為主”即預先控制好影響工程質量的各個環節,盡量排除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除嚴格控制工程參與人員的工作質量外,應對建筑材料、設備設施、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施工順序嚴格把關,并做好配套的建設工程應急預案,強化重大危險源的識別和監控,及時有效地預防、控制和處置建設工程質量事故與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質量與生產安全,確保工程高效有序推進。
作者:李穎潔 單位: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