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策略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是黨中央針對新的歷史時期與發展階段制定的重大戰略部署,突顯了中央對農村發展的關注、對解決“三農”問題的決心。水利工程建設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中國的大部分農村尤其是西北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匱乏,龐大的人口數量和有限的資源加重了環境承受的壓力,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因此,強化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對于保護環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同時,它能夠保障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在農田灌溉、保障農作物生產安全、提高農業生產量方面發揮效用。它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要切實改變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現狀,各相關部門必須聯合起來,規劃工程項目、提高水利項目效益等措施,帶動農村小型水利事業健康發展。
一、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現狀
(一)工程建設缺乏合理的規劃
目前,許多地區對于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規劃都缺乏科學性、經濟性與實用性,往往重視形象工程,忽略水利工程建設的現實目的與社會、經濟效益。另外,水利工程建設涉及水利、農業、財政等多個部門,推動了多方投資、各自規劃格局的形成。由于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缺乏系統性的規劃,致使工程規劃無序、重復建設與管理責任主體缺位問題嚴重。
(二)農村水利技術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近幾年,水利項目不斷增加,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但許多水利管理單位內設機構不夠合理,非工程管理職位多,人員配置不盡科學,以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技術人員綜合素質的的薄弱,嚴重阻礙了水利管理單位的發展。
(三)重建設,輕管理
農村推行生產責任制后,近幾年來,農村普遍存在小型水利工程“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農民都具備較強的個體經濟意識,但缺乏集體觀念。忽視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護,導致破壞嚴重,水利工程往往無法達到設計壽命。嚴重影響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效發揮。粗放的管理方式促使一些農村地區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過早地失去利用價值,導致了國有資產、集體資產的嚴重流失。
(四)維護資金不足
維護資金的缺乏導致水利部門、管理人員與農民等主體無法加大管理力度,目前,國家與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加快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的政策,同時加大了農田水利方面的投資力度,但由于國家投入的資金有限,縣級財政困難,“一事一議”工作力度不夠,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資金需求依然無法滿足。加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權利主體缺乏明確的界定,農民對水利工程資金投入的積極性不高。
二、應對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關管理機制
農村水利工程長期采用“政府號召、政策帶動、行政組織、群眾參與”管理方式,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這種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各級政府與相關部門應該強化農村水利改革,加強“一事一議”籌資投勞制度的實施,強化縣級、鄉級基層水利部門服務功能,遵循自愿、民主的原則,鼓勵與引領農民主動承擔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養護責任。各部門應明確各自的權利和責任,并利用承包經營管理、委托管理等方式,加大工程管理與監督力度,促使農村水利工程更好地服務于農村經濟發展與防洪抗旱。此外,各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改進現有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不足。
(二)加強基層水利隊伍建設
水利管理部門應該積極進行基層水利行業整體人力資源的開發,制定計劃選拔人才去深造,以滿足市場需求、適應崗位需要;鼓勵職工不斷學習,以提高綜合素質。對農村水利技術人員進行分工,明確業務主攻方向,培養農田水利、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技術能手。
(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逐步增加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提高投入標準;加大國家與省級財政的資金投入,吸引企業、個人等各項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聯合水利、農業、國土、財政等部門,有效使用財政資金,提高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水平。
結束語
加強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有利于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提高其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進一步實行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必須充分調動各部門的職能作用,積極爭取國家和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吸引企業、個人等社會資金加入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努力完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機制,鼓勵與引導農民自愿出勞出資參與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護工作。運用承包經營管理、委托管理、租賃等方式,加大工程監管力度,充分發揮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效用。注重基層水利隊伍建設,積極開發人力資源,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培養農田水利、水資源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最終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