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紡織業出口現狀及國際競爭力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紡織產業作為紹興市的支柱產業,對當地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紹興紡織業的出口現狀及國際競爭力狀況進行深入研究,不僅可以清晰地展現紹興紡織業的優勢和劣勢,也能為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關鍵詞】紡織產業;國際競爭力;產業集群;鉆石模型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紡織服裝業持續快速發展,多年之前就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的生產國和出口國,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額僅占世界紡織品出口總額的4%,2001年加入WTO后,紡織品服裝的對外貿易呈現出飛速發展的勢頭。到2016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額已占世界紡織品出口總額的36.22%,成為名副其實的紡織服裝出口大國。中國加入WTO有利于中國改善國際貿易環境,擴大出口市場,調整產業結構,但是全球紡織品貿易配額制的廢止并沒有實現國際紡織品貿易真正的自由化,相反,某些國家因為自己的利益大肆鼓吹“中國紡織產品威脅論”,導致許多國家紛紛對中國的紡織產品實施反傾銷、技術壁壘、環保壁壘、特別保障措施等一系列措施。而紹興素有“紡織之鄉”的美譽,且紹興紡織業的外貿依存度很高,2017年全年,紹興市紡織產品的出口總額為1127.04萬美元,全市出口總額為1852.02萬美元,紡織品出口總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60%以上。因此,在日益變化和激勵競爭的國際貿易環境下,紹興紡織企業需要調整自己的國際市場戰略,積極應對各種機遇和挑戰。
二、文獻綜述
(一)國際上對紡織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研究。在研究產業競爭力的學者中最著名的當屬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波特教授從1980—1990年連續出版了4本專著,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他在《國家競爭優勢》[1]一書中提出的“鉆石”模型,目前仍被廣泛應用于紡織業國際競爭力分析中。波特鉆石模型提出后,世界各國學者基本是以此為基礎對產業競爭力進行研究,雖然有些學者對此作了一些補充和發展,但核心思想并未超過此框架。世界經濟論壇(WEF)和洛桑國際管理開發學院(IMD)從1980年開始研究國際競爭力問題,每年都出版《國際競爭力報告書》[2]和《世界競爭力年鑒》[3],通過對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相關指標的計算得出各個國家國際競爭力狀況的評價和排序。美國學者Lee.Young-A等(2002)[4]通過對美國密執安州紡織服裝企業的分布、規模及市場競爭力展開研究,提出影響產業競爭力的六大要素,分別是產品開發、組織與管理、技術與溝通、營銷與國際貿易、人力資源以及環境問題。HuongThanhVu和LamCatPham(2016)[5]運用廣義雙鉆石模型(GDDM)對越南的紡織服裝產業國際競爭力進行了動態分析,并與中國進行了比較。通過比較得出,越南在GDDM的四個方面都不及中國,尤其是在相關和支持產業以及要素條件這兩方面。(二)國內學者對產業競爭力的研究。張金昌(2002)[6]設計了用進出口數據評價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由市場占有率指標、反映貿易盈余(凈出口)的指標以及反映出口所占比例的指數這三組指標構成。楊金玲(2008)[7]認為,中國紡織業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但隨著工人工資水平、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產品價格卻難以同幅度上漲,導致企業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中國紡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不斷下降。楊丹萍和毛江楠(2011)[8]以中國15個制造業1999—2008年的相關數據為研究對象,分別以RCA指數和C4指數①作為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利用相關模型進行了實證分析,實證結果表明,對于90%的制造業而言,RCA指數和C4指數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曹艷嬌(2011)[9]從國際競爭力的競爭優勢這一角度切入,運用波特鉆石模型對我國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了詳細分析。江愛情(2012)[10]通過分析國際市場占有率、貿易競爭力指數、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研究紹興紡織業國際競爭力,認為紹興紡織品具有非常明顯的競爭優勢以及具有極強的出口競爭力。
三、紹興紡織業發展現狀
(一)紹興紡織業的優勢與不足。1.紹興紡織業的優勢。(1)產業規模。2016年紹興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4430家,其中紡織企業有2120家,將近一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都屬于紡織服裝業。2017年全年,紹興市實現工業生產總值7777億元,其中紡織業實現工業生產總值2117億元,占全市工業企業生產總值的27.22%。此外,2017年,紹興市生產各類化學纖維315萬噸,生產各類布料41億米,生產各類印染布182億米。由此可見,紹興紡織業的產業規模在紹興市工業企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2)產業結構。紹興紡織產業最早從化纖原料起步,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演變,到目前已形成了由上游的PTA②、聚酯、化纖,中游的織造、染整,以及下游的服裝生產加工等部分組成的完整產業鏈,與此同時,相關的配套行業囊括了機械、生物、染化料、廢物處理等。現如今,紹興已擁有了全國領帶生產量第一、全國襪子生產量第一、全國化纖布生產量第一等多個優勢產品,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紹興紡織業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區域品牌也名揚在外。(3)創新能力。紹興擁有紡織專業技術人才5萬多人,占全市人才總量的50%左右,其中有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紹興市擔任紡織技術顧問。至2016年,紹興市已擁有省級以上科技型企業3000余家,其中有591家國家高企以及2186家省科技型企業;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這三年里分別有12家、10家、15家企業入選省技術創新能力百強,居全省前列[11]。可見,紹興市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發展空間,給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創造了良好的條件。2.紹興紡織業的不足。(1)貿易出口壁壘。隨著2005年1月1日全球紡織品配額制的取消,紹興紡織業既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紡織品出口國際市場的份額不斷增加,但是出口貿易中的爭端也明顯增多,尤其是“綠色技術壁壘”,這將是今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手段。目前紹興市面對“綠色技術壁壘”[12]雖然采取了相關辦法和措施,但在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檢驗技術和綠色替代產品開發等方面都比較落后。(2)勞動力資源短缺。紡織服裝業是紹興市出現用工缺口最大的行業。據統計,紹興市全市用工缺口在16萬人左右,而紡織服裝業用工缺口就有10萬人左右,這些紡織服裝企業由于產品附加值低、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等原因,要招收紡織熟練工比較困難。(3)外貿依存度高。由于紹興紡織品的出口較多依賴歐美市場和以日本、中國香港和東盟為代表的亞洲市場,因此一旦出現市場變動便無法及時分散風險。此外,紹興紡織業過多的依賴加工型出口的發展模式,國內需求增長緩慢,內需增長緩慢強化了紹興紡織業對國外市場的依賴,使服裝企業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變動的影響,出現中小企業虧損甚至倒閉的現象。(二)紹興紡織業出口現狀。1.紹興紡織業出口的規模數量及地位。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紹興出口企業中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紡織業從國內逐步走向國際市場,紡織業外貿出口額占全市外貿出口額的比例逐年上升,成為紹興市重要的出口支柱產業。從表1中可知,紹興紡織業出口額總體上呈不斷增長趨勢,2015年及2016年紡織業出口額有所下降,這主要是由于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海外市場需求下滑、國內人力成本持續上升,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以及國家對經濟形勢的準確把握,2017年紡織業外貿出口穩中向好。除此之外,由表1還可知,紹興紡織業出口總額由2006年的70.65億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197.14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13.7%。2006—2017年紹興紡織服裝業出口額在全市總出口額中所占的比例均在60%左右,可見紡織產品是紹興市最主要的出口產品。2.紹興紡織業出口市場分析。據統計,歷年來紹興紡織服裝產品的出口國及地區遍及亞洲、歐盟、東盟、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及大洋洲,且出口數量差異較大。亞洲市場是歷年來紹興紡織服裝出口量最大的市場,且出口該市場的產品數量及出口額逐年上漲,對推動紹興紡織品服裝貿易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歐盟市場是僅次于亞洲市場的第二大出口市場,也是紹興紡織服裝企業重點拓展的高端市場。但是,歐盟市場的貿易壁壘最多,且執行十分嚴格,對我國紡織服裝產品進口的各項標準極為苛刻。拉美市場是紡織服裝產品出口不容忽視的新興市場,且市場潛力很大。近年來紹興出口拉美的產品數量相對穩定,且具有一定的市場優勢。拉美國家大眾消費主要傾向于中低端,對紹興生產的服裝、面料及其他紡織制品需求旺盛,可以多開拓這類新興市場。
四、基于相關出口指標對紹興紡織業國際競爭力的評價
(一)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MS)。國際市場占有率是指一國某產品的出口額占世界該種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這一比例的高低可以反映一國某產業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或競爭地位的變化[13]。其計算公式為:MSij=Xij/Xwj*100%(1)公式(1)中:MSij表示i國j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Xij表示i國j產品的出口額,Xwj表示全世界j產品的出口總額。該指標數值介于0到1之間,數值越接近于1說明i國j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越強,越接近于0則國際競爭力越弱。鑒于本文研究對象為紹興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力,因此選取紹興全市紡織產品的出口總額為分子,世界貿易中紡織品出口總額為分母來進行計算。從表2中可知,紹興紡織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逐年上漲,說明紹興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力逐年增強,并保持著平穩增長的良好勢頭。但是由國際市場占有率增幅的變化情況可知,由于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紡織業的不利影響,2009年起的增幅逐年下降。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國際市場占有率增幅為負,這主要是因為外需疲軟,外貿壓力增大以及紡織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傳統優勢進一步弱化。除此之外,東南亞國家對紡織服裝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的爭奪,使得我國紡織服裝產品的市場份額下降。但是,由于紹興紡織業巨大的生產能力與出口規模、完備的生產體系與產業配套,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也為紹興紡織行業開拓國際市場、穩定市場份額創造了有利條件。(二)貿易競爭優勢指數(TC)。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又稱凈出口指數,表示一國某一產業或產品的凈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該指數是衡量一國某一產業國際競爭力強弱的重要指標。其公式為:TCij=(Xij-Mij)/(Xij+Mij)(2)公式(2)中:TCij為i國j產業的貿易競爭優勢指數,Xij為i國j產業的出口額,Mij為i國j產業的進口額。Xij-Mij表示i國j產業的凈出口額,Xij+Mij表示i國j產業的進出口貿易總額。該指數介于-1和1之間,數值越接近于1則表示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越強,越接近于-1表示該產業國際競爭力越弱。一般認為,當TCij>0,說明該產業具有競爭優勢;當TCij<0,說明該產業不具有競爭優勢;當TCij=0,則說明該產業為中性競爭力或中性比較優勢。從表3中可知,紹興紡織業的貿易競爭優勢明顯,2007年以來均在0.92以上,說明紹興紡織產業具有絕對的貿易競爭優勢。從表4中可知,紹興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優勢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和出口競爭力,是紹興市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我國紡織產業的貿易競爭優勢指數也相對較高,均在0.8以上且高于表中所列的其他國家,說明我國紡織業具有較強的貿易競爭優勢,但優勢在2014年之后有所減弱。(三)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是衡量一國某產品或產業國際市場競爭力最具說服力的指標。它是指一個國家某種產品的出口額占該國出口總值的比例與世界貿易中該類產品出口額占世界貿易出口總額的比例之比。其公式如下:RCAij=(Xij/Xit)/(Xwj/Xwt)(3)公式(3)中:RCAij表示i國j產品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Xij表示i國j產品的出口額,Xit表示i國所有產品的出口額。Xwj表示世界j產品的出口額,Xwt表示世界所有產品的出口額。該指標的取值介于0和正無窮之間,一般認為,當RCA<0.8,則表示該產業的競爭力很弱;當0.8≤RCA≤1.25,則表示該產業具有中等競爭力;當1.25≤RCA≤2.5,則表示該產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當RCA>2.5,則表示該產業在國際市場中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本文通過將紹興紡織品出口額與紹興全部產品總出口額的比重作為分子,將世界紡織品出口額與世界所有產品總出口額的比重作為分母,計算得出了近11年紹興紡織業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從表5中可知,紹興及中國的紡織業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均在2.5以上,且紹興的紡織業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均在10以上,說明紹興市的紡織業在國際上具有極強的出口競爭力。從總體來看,紹興紡織業的RCA指數呈先上漲后下落的趨勢,說明紹興紡織業在世界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但競爭優勢在逐漸減弱。從紹興與中國的RCA指數的比較來看,紹興紡織業的RCA指數遠高于全國水平,說明紹興是我國紡織業的重要基地,在我國紡織業的出口貿易中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五、總結與建議
(一)總結。本文通過理論研究和數據分析兩方面對紹興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力現狀和發展趨勢做了深入研究。通過計算和比較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和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這三大相關指標可知,紹興紡織產業目前在國際上占有顯著的競爭優勢。MS平均值為6.93%,且逐年上升,說明紹興紡織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在逐漸增加。TC指數自2007年以來持續增長,且均在0.92以上,由此可見紹興紡織業具有絕對的出口競爭優勢。紹興紡織業的RCA指數均在10以上,遠遠大于2.5,且遠高于世界主要紡織品出口國的指數,說明紹興紡織業在國際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但這三個指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紹興紡織業現存的一些問題,如MS指數增幅自2008年起逐漸下降,且在2015年和2016年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可見紹興紡織業過度依賴“外需”,導致國際市場稍有變動就容易對其產生較大影響。除此之外,RCA指數總體呈下降趨勢,可見紹興紡織業的傳統優勢在逐漸減弱。(二)對紹興紡織業持續發展的建議。1.加強產業鏈的整體提升。在上游的原材料環節,企業需要重點突破環保工藝革新、產業規模擴張兩大難關,大力研發高性能產品,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生產規模,為產業鏈的后續環節提供充足的原料需求。在核心的織造環節,紹興紡織企業需緊跟國際面料市場發展趨勢,進一步提高化纖仿真面料水平,不斷提高對國內外知名品牌服裝、時裝及高檔家紡面料的供給比重。2.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紹興紡織業需要進一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新產品開發、技術創新、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紡織產業科技貢獻率。此外,紹興紡織業要加強品牌意識和標準化意識,注重自有品牌的培育,加大國際市場宣傳力度,嚴格采用國家標準開展生產,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和標準化戰略。3.探索實現出口市場多元。紹興紡織企業需加快企業營銷網絡建設,設立區域營銷中心、地區銷售總部和銷售連鎖店,多渠道多方式擴大出口。企業需要進一步鞏固擴大歐美、中東、亞洲等高端市場和傳統市場,大力拓展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這樣可以大幅度地規避貿易風險,大量減少國際貿易糾紛。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力赴國(境)外建立生產基地,開展加工貿易,規避貿易壁壘。
作者:桑菲菲 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