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紡織工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統籌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建立跨國產業鏈,進行全球化的紡織工業布局。
二、轉移國內部分過剩產能。化解產能過剩是近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通過境外投資轉移部分過剩產能,既可以發揮我國紡織工業的比較優勢,提高國內紡企的經濟效益,又可以大幅減少國際貿易摩擦。按照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方針積極輸出過剩產能,使我國紡織工業逐步向高端化發展,形成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進一步提高紡織工業的水平,培育跨國公司。我國有著不少實力雄厚的紡織集團,需要通過對外投資、技術合作與引資引制進一步提高研發水平和創新能力,成為位居產業鏈高端、全球配制資源的跨國企業集團。
四、用好各種國際貿易協定。中國已經累計簽訂了130多個投資貿易協定和90多個避免雙重征稅的協議,在操作中我們需要發揮這些協定的作用,促進海外投資的有效實施。
在推進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從國家層面出發的政策措施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相關政府機構也在從四個方面大力推行“走出去”的政策措施。
一是加強宏觀指導和導向引導。2012年國家職能部門了多項文件,鼓勵國內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價值鏈的整合,指導企業加強境外投資風險的防控,規范企業的境外經營行為。對紡織行業而言,有著國家政策保駕護航,“走出去”正當其時。
二是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支持。近年來,發改委下屬的行業協會整理了各種類型的國別信息和指南,舉辦了多種投資論壇和研討會。今后,發改委將一如既往地努力為境外投資搭建信息服務平臺,為國內各類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服務。
三是為走出去提供金融等支持政策。
四是簡化企業走出去的審批流程。我相信,堅持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企業的主體作用和比較優勢,一定能使比較優勢和競爭力較強的我國紡織工業,在對外投資方面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促進世界經濟的繁榮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賀燕麗 單位: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