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院醫療器械管理中的風險管理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研究風險管理在醫院設備科醫療器械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本院醫療器械中隨機選出4000件設備,設備科于2020年1月開始應用風險管理方法進行醫療器械管理,設2019年6月~12月常規管理辦法為對照組,設2020年1月~2020年6月風險管理為觀察組。比較兩組管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器件小部件完好率、手術器械排列與擺放合理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管理質量評分各項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院設備科以風險管理模式進行醫療器械設備管理的管理質量更高,可更為有效提高器械應用合理性,降低缺陷風險。
關鍵詞:風險管理;醫療器械;管理效果
近年來醫療技術飛速發展,醫療器械更新速度也加快,臨床應用頻率更高,與此同時,其在應用過程中的問題也多數暴露。相關研究顯示,高頻率長時間應用醫療器械過程中,較為容易出現損毀、功能不全、消毒不徹底等醫療器械風險事件,一方面其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另一方面增加醫務人員工作量,所以醫院應重視醫療器械管理,保證其質量良好、安全性優異[1,2]?;诖?,本院進行了風險管理在醫院設備科醫療器械管理中應用效果的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本院醫療器械中隨機選出4000件設備,設備科于2020年1月開始應用風險管理方法進行醫療器械管理,設2019年6月~12月常規管理辦法為對照組,設2020年1月~2020年6月風險管理為觀察組。本院倫理委員會知曉并批準本次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4000件常規管理,內容:了解不同科室對醫療器械的需求,將其分類,做好回收、清洗、發放、包裝以及定期功能檢測等工作,及時調節、更換設備,保證臨床應用良好。觀察組4000件風險管理,內容如下:(1)建立并完善醫療器械風險管理制度。醫院管理人員應充分認識到醫療器械管理質量對醫院醫療服務質量以及醫療成本管理質量的重要性,了解各科室需求、醫療器械性能特點,制定針對性的醫療器械管理制度。設備科醫務人員應定期參與培訓、講座與溝通交流,使自己更為了解醫療器械的應用、管理以及注意事項等,進一步保證風險管理質量。(2)強化風險評估工作。要求醫院應針對各醫療器械的特性以及臨床應用需求評估其出現風險的等級,首先需要整理醫院整體的醫療器械目錄,包括有診斷、治療、生命支持、防護等全部設備器械,近年來多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整理、管理,其儲存量大,查找、修改等較為方便;接著應根據其器械設備的配套條件、指標參數、警示內容、電離輻射以及應用環境等多個方面因素評估其壽命以及出現風險事故的類型以及幾率,進而進行針對性管理。(3)強化維修工作。設備科醫務人員應定期檢查各科室醫療設備應用狀態,及時回收、發送;設備科醫務人員應了解各醫療器械的機構以及性能,拆洗時應注意操作的規范、標準,避免對設備性能以及精準度等產生不良影響;注意細節部位清洗與消毒,如咬合部位、齒關節等,保證其消毒良好,以降低感染、交叉感染的風險;要求保證各科室醫療器械的配套設施完善,清洗、更換等前后均應記錄設備情況。(4)監督機制。要求醫院做好監督醫療器械設備管理的監督工作,定期檢查設備科工作情況,觀察其是否落實風險管理相關措施。抽查醫療器械設備的臨床應用情況,以進一步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保證風險管理的質量。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觀察了兩組醫療器械包裝合理情況,主要包括了器件小部件完好、器械排列與擺放合理等兩項;觀察并記錄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不良事件總發生率=(分類錯誤+器械損壞+功能不全)/總例數×100%;觀察了質量管理質量,分別有收回及時度、供給及時度以及包裝質量等三項指標,各有0~10分,分數越高表示管理質量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版本進行統計學分析,用t進行計量資料(x±s)檢驗,用χ2進行計數資料[n(%)]檢驗。P<0.05表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醫療器械包裝合理情況
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中器件小部件完好有3963件,占比為99.08%,器械排列與擺放合理有3981件,占比為99.53%;而對照組則分別有3866件(96.65%)、3884件(97.1%)。對比并用t進行計量資料(x±s)檢驗有:t=6.014,P=0.001,即觀察組器件小部件完好率、手術器械排列與擺放合理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不良事件總發生情況
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0.1%(分類錯誤與功能不全各1件,器械損壞2件);而對照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0.35%(分類錯誤4件,器械損壞與功能不全各5件)。對比并用χ2進行計數資料檢驗:χ2=6.479,P=0.001,即觀察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管理質量對比
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收回及時度、供給及時度以及包裝質量各項評分分別為(9.38±0.51)分、(9.69±0.22)分、(9.29±0.61)分;而對照組依次為(8.43±0.88)分、(8.30±0.94)分、(7.95±0.67)分。對比并用t進行計量資料檢驗:t=59.073、91.062、93.533,P=0.001、0.001、0.001,即觀察組管理質量評分各項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醫院醫療器械管理質量對醫院整體醫療服務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其存在較多異常時,容易誘發醫療事故,危及患者身體健康,影響醫院聲譽[3]。既往醫療器械管理不夠嚴格,醫院多較為忽視此方面內容,所以效果并不理想[4]。風險管理是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其要求相關工作人員以醫院各科室需求、臨床器械應用狀態、醫療器械性質等為依據,預先對其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進行分析,總結針對性處理辦法,并將其融入管理中,進而提高醫療器械管理效率與質量,保證臨床診斷、治療等質量,為患者提供更為高質量、舒適的醫療服務[5-7]。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器件小部件完好率、手術器械排列與擺放合理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管理質量評分各項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內容相符。綜上所述,醫院設備科以風險管理模式進行醫療器械設備管理的管理質量更高,可更為有效提高器械應用合理性,降低缺陷風險。
參考文獻
[1]王繼峰,張娟娟,王帥力,等.風險管理對醫院醫療器械管理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20,17(6):143-146.
[2]萬繼鵬.醫院醫療器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10):151,154.
[3]趙麗娜.風險管理在醫院醫療器械檢驗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26(4):188-190.
[4]劉洪艷.風險管理在醫院醫療器械管理中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9):164-165.
[5]戴世斌,崔蕾,孫忠根.風險管理在醫院醫療器械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管理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9,16(1):125-128.
[6]陳葆莉.醫院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及風險控制管理措施[J].功能與分子醫學影像學(電子版),2018,7(3):1512-1513.
[7]韓友崗.風險管理在醫院醫療器械管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8,24(15):135-136.
作者:沈亞軍 陳克龍 單位:南通大學附屬如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