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臨床療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療效,分析對患者術后妊娠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就診于我院的異位妊娠患者8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對照組行常規開腹手術治療。對比兩組圍術期指標、術后疼痛程度、再次宮內妊娠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術中輸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d、5d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50%、再次宮內妊娠34例(85.00%),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0.00%、再次宮內妊娠20例(50.00%),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異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可減少并發癥發生,縮短術后恢復時間,并能提高患者術后再次妊娠率。
關鍵詞:異位妊娠;腹腔鏡手術;臨床療效;術后妊娠
異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宮外著床發育,常見于輸卵管,約占異位妊娠的95%,是產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1,2]。手術是臨床治療異位妊娠的主要手段,傳統開腹手術可直接作用于病灶,但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術中失血量較多,直接影響患者術后恢復[3]。腹腔鏡手術具有低創、高效、便捷、恢復快等優勢,逐漸應用于異位妊娠治療。本研究選擇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診的80例異位妊娠患者,旨在分析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就診于我院的異位妊娠患者8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24~37(28.31±2.34)歲;停經時間38~66(46.75±2.33)d;初產婦30例,經產婦10例。觀察組年齡23~36(28.29±2.31)歲;停經時間37~66(46.69±2.28)d;初產婦32例,經產婦8例。兩組患者年齡、停經時間、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婦產科學》[4]中相關診斷標準,并經陰道彩超或經腹B超檢查確診;(2)簽署知情同意書;(3)有生育要求。排除標準:(1)精神異常;(2)合并血液系統疾病;(3)心、腎等重要器官嚴重不全;(4)惡性腫瘤;(5)既往有婦科手術史;(6)凝血功能異常。
1.3方法
兩組手術均在全麻下實施。術后均行常規抗感染治療且術后均隨訪1年。
1.3.1觀察組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取頭高腳低仰臥位,將氣腹針經臍緣插入,注入CO2創建人工氣腹,維持氣腹壓為12mmHg。在臍孔上緣或下緣做一穿刺孔,插入腹腔鏡,仔細對盆腹腔內情況進行觀察。分別在下腹右側麥氏點及其左側對應部位實施5mm、10mm穿刺孔。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選擇適宜的手術方式,若患者為包塊≤3cm且妊娠未破裂,或輸卵管傘部妊娠流產型,用高頻電凝電切器自病灶部位最凸起薄弱處位置2~3cm縱行電凝切至管腔,用水壓分離法持續沖洗輸卵管管壁和病灶,利用水壓,分離管壁與血塊、絨毛,經切口完整排出血塊和絨毛,行輸卵管切開取胚術,在腹腔鏡引導下用標本取物袋將切除標本經左下腹l0mm的Trocar套管鞘取出;若患者輸卵管近傘端或傘端的病灶,自異位病灶近端用2把無損傷鉗相對交替鉗夾,自輸卵管傘端將胚胎擠出,實施輸卵管妊娠物擠壓術。對盆腔用生理鹽水持續沖洗,全面探查盆腹腔切口,腹腔鏡下經穿刺點緩慢抽出器械,將腹內氣體排出,縫合切口。
1.3.2對照組行常規開腹手術治療:取平臥位,做一8~12cm切口于下腹旁正中位置,逐層進腹,完全顯露輸卵管。在輸卵管妊娠位置開窗,將胚胎擠出,取出輸卵管中的內容物,充分止血后,沖洗盆腔,縫合切口。
1.4臨床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輸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等圍術期指標差異。(2)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兩組術后1d、5d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兩組術后,總分為10分,分值高低與疼痛程度呈正比0分~10分,分值越高則疼痛程度越強烈。(3)隨訪記錄兩組術后1年再次宮內妊娠情況。(4)觀察并發癥發生情況,其中并發癥包括發熱、腸麻痹、傷口感染等。
1.5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結果2.1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輸血量、住院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術后疼痛程度比較
觀察組術后1d、5d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3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再次宮內妊娠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后出現發熱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50%,對照組術后出現發熱3例,腸麻痹1例,傷口感染4例,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隨訪1年,術后再次宮內妊娠34例(85.00%),高于對照組的20例(5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異位妊娠是因輸卵管管腔或周圍其他組織發生炎性病變,阻塞輸卵管,導致受精卵難以通過輸卵管進入子宮著床所致,引起破裂或引產,發病率約占全部妊娠的2%,嚴重影響女性身體健康,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5,6]。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異位妊娠的首選手段。傳統開腹手術雖能改善患者病情,但創傷大,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腹腔鏡手術具有便捷性、低創性等特點,可減少術中出血量,避免輸卵管瘢痕的發生,可提高輸卵管通暢程度,逐漸被應用于治療異位妊娠[7]。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手術時間相近,觀察組住院時間、術中輸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術后再次宮內妊娠率為85.00%,高于對照組的(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50%,低于對照組的50.00%,且觀察組術后1d、5d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均優于開腹手術。王瑋[8]分別對異位妊娠患者行傳統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結果顯示,腹腔鏡手術術中出血量、住院天數、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輸卵管暢通率均低于開腹手術,兩組手術時間相近,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腹腔鏡僅需經穿刺孔完成手術的操作,且腹腔鏡具有放大功能,可清晰顯示輸卵管情況,實現精細操作,對子宮內周圍組織的損傷較小,術中出血量較少,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并可降低輸卵管瘢痕發生率,避免輸卵管出現局部阻塞或粘連等,提高輸卵管通暢程度,術后再次妊娠幾率較高[9,10]。腹腔鏡術中電凝止血,組織內凝固,凝固面可避免組織纖維細胞遷移與纖維素滲出,減少輸卵管梗阻發生,提高再生能力。異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時,盆腔臟器無需暴露于空氣中,可輸卵管系膜血管和輸卵管等周圍組織的損傷較小,同時可經松解盆腔粘連,促進盆腔微環境的改善,為術后宮內妊娠提供有利條件。綜上所述,對異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顯著,減輕對患者造成的創傷,縮短術后恢復時間,且并發生發生率低,術后再次妊娠率較高。
參考文獻:
[1]黃潤強,楊二江,柴艷婷,等.異位妊娠合并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6,19(6):500 ̄502.
[2]苑述政,包存芳.三種不同手術方式在輸卵管異位妊娠保守性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性科學,2018,27(9):72 ̄75.
[3]王妮.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分析及護理[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10):1546 ̄1548.
[4]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第8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13:53 ̄55.
[5]周麗紅,張菊平.甲氨蝶呤在異位妊娠腹腔鏡術后預防異位妊娠的應用研究[J].河北醫藥,2017,39(6):901 ̄903.
[6]劉海英,呂燕,劉小紅.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異位妊娠150例對比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6,45(9):1212 ̄1213.
[7]權麗麗,劉艷,曲麗霞.單孔腹腔鏡手術與傳統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疾病的近期療效[J].安徽醫藥,2018,22(7):1309 ̄1311.
[8]王瑋.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對異位妊娠治療效果的對比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6,45(4):423 ̄424.
[9]慎先萍,彭莉.腹腔鏡手術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及對性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17,26(7):112 ̄114.
[10]楊玉梅.開腹和腹腔鏡下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及再次妊娠結局[J].中國醫藥導刊,2018,20(7):9 ̄12.
作者:張學靖 單位:天津市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