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生兒護理撫觸意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8月一2010年11月我院正常產新生兒6O例,均無窒息史,產婦無內科并發癥;均為混合喂養,除母乳外,輔以進口配方奶粉。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O例,兩組新生兒胎齡、出生體重、身高、頭圍、Apgar評分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
對照組不進行撫觸。觀察組進行定期撫觸。撫觸時間為新生兒出生24h后,喂奶1h后,安靜無哭鬧時進行,每天2次,每次15min。按國際撫觸標準進行全身按摩,由頭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和手足的順序進行撫觸。每1個部位撫觸4次~6次,手法要輕柔,但要有一定力度,先輕后重。環境選擇溫暖、安靜的房間,室溫26℃左右。在院期間由護士撫觸,并教會產婦撫觸方法并發放撫觸手冊,出院后由產婦定期撫觸。
1.2.2觀察方法
兒保科同時對兩組新生兒建立健康檔案,兩組監護人(護士或家屬)分別記錄新生兒每天體重及24h攝人奶量,出院后由產婦完成并記錄每天奶量,醫務人員定期隨訪。第1O天兒保科工作人員隨同產后訪視人員進行家訪,對新生兒進行體檢,第42天回醫院復測各項指標,進行體重、身長、頭圍、聽力、部分行為測試、聽力測試,若正常,即為通過。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O.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新生兒期在生長發育和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特殊性發病率高、病死率也高。在此期間,小兒脫離母體轉而獨立生存,所處的內外環境發生根本的變化,其適應能力尚不完善。為使新生兒盡快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應盡早增強體質。新生兒撫觸就是一種簡便而行之有效的、低投入高產出的育兒方法,撫觸能夠促進小兒的奶量攝人增加及體重增長的觀點已得到廣泛認同[2]。撫觸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具有促進作用,生長發育指標根據撫觸時間的長短顯示出不同效果。每天只花少許時間,就會給新生兒帶來一段溫馨而美好的時光,送給寶寶一件無法估價的禮物,也不容易發生感染等問題。護理工作也由疾病護理轉為疾病預防,為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撫觸后的嬰兒是否對撫觸產生心理依賴或成癮,可通過對受過撫觸的嬰兒追蹤觀察心理發育等情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