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冠心病責任制護理效果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責任制護理的方式,總結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案例作為對象,結合不同護理方案分組,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31例患者采用一般護理,實驗組的31例患者實施責任制護理,護理指導后對結果分析和總結。結果:對比分析兩組案例的各項康復評分,實驗組的評分高于對照組,在90分以上。對比分析兩組案例的滿意度情況,實驗組的滿意率是93.5%,對照組是67.8%,實驗組滿意度高。結論:對于冠心病的案例進行責任制護理方案,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本身有優化作用,值得采納和實施。
【關鍵詞】冠心病;責任制護理;護理效果
在臨床研究中,冠心病也稱為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飲食結構出現變化,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幾率逐漸提高。針對冠心病的案例,在臨床治療中輔助對應的護理指導有突出的作用。責任制護理方案本身有重要的作用,以患者為中心,要求護理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掌握護理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并將其積極落實。為了分析冠心病患者責任制護理的方式,總結效果,選擇62例冠心病案例作為對象,結合不同護理方案分組,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分組后實施不同的護理指導,總結效果,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62例冠心病案例作為對象,結合不同護理方案分組,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和實驗組都是31例患者。對照組的男女分別是20例和11例,年齡區間是42~71歲,平均年齡(59.61±0.25)歲。發病時間在2個月~5年,平均發病時間(3.21±0.22)年。實驗組的男女分別是19例和12例,年齡區間是43~72歲。平均年齡(56.58±0.39)歲,發病時間是3個月~5年,平均年齡(2.6±0.26)年。對比兩組案例的基本資料,差異不明顯,可以對比和分析。
1.2方法
(1)對照組的案例進行的是常規性的護理方式,對患者的病情變化了解,實施生命體征的檢測,給予藥物指導。(2)實驗組的案例實施的是責任制護理方式,如下:①入院護理。冠心病的患者年齡比較大,入院護理很重要。需幫助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住院環境,確保病房的光線充足。老年患者的認同感比較差,自身存在焦躁和不安等情緒,入院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之后可以緩解患者的消極心理,感受到家一樣的溫馨,提升治療依從性。②心理護理。冠心病屬于慢性疾病,治愈難度大,預后情況不可觀。患者容易出現很多的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和患者進行交流和互動,適當的安慰和鼓勵之后,提升了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了患者的康復。③治療階段的護理。在治療階段,需要定期對患者的基本情況檢查,全天候進行心電監護處理。此外對肢體行為和面部表情等觀察,一旦出現不適應的現象,實施對癥處理。④生活化護理。冠心病的患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就餐,積極進行體育訓練。適當的恢復指導可以提升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減少并發癥的出現。
1.3指標分析
(1)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評分,包括的是:心絞痛穩定、疾病認知度、治療滿意度;(2)對比分析兩組案例的生活質量評分,主要包括的是: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SPS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應用t值予以檢測,χ2為計數資料檢測工具,在P值<0.05的情況下,則認定為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評分
實驗組的評分高于對照組,在90分以上,對照組在80分左右,實驗組的評分高于對照組,詳細如表1。
2.2對比分析兩組的滿意度情況
實驗組的滿意率是93.5%,對照組67.8%,實驗組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數據分析之后證實了實驗組的優勢,詳細數據分析如表2。
3討論
近些年來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出現了變化,導致冠心病的發生幾率呈現遞增的趨勢。如果單純實施藥物治療,可能存在病情控制不理想的現象,因此在治療中輔助對應的護理指導,整體上有突出的作用[1]。責任制護理模式本身積極作用突出,在護理指導中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和幫助,適當的幫助后,緩解了存在的不良心態。此外由于患者情緒不穩定,容易出現焦躁和煩悶等情況,如果不及時干預,容易導致惡化[2]。在責任制護理的要求下,對患者的各項指標檢測之后,合理進行治療,能消除危險的情況,一旦出現不良情緒后及時對癥治療之后,能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減少危險因素[3]。在治療全程對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工作人員不斷提升責任心和仔細程度,減少醫患的矛盾。患者家屬在整個過程中需要陪伴在身邊,由于冠心病的患者年齡比較大,自身認知度差,輔助對應的責任制護理指導之后,短期內緩解不良反應[4]。陳翠[5]等報道中,對照組患者心絞痛發作、穩定以及患者活動程度的評分分別為(84.16±10.12)分、(78.56±3.26)分以及(62.03±5.13)分,實驗組患者三項指標分別為(92.36±2.16)分、(90.16±5.64)分以及(77.69±5.68)分,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中實施責任制護理的實驗組的優勢突出,本次研究的數據結果和其他文獻數據對比,結果基本上一致,說明本次研究科學可行。綜上所述,責任制的護理方案以患者為中心,可以緩解醫患關系,減少糾紛,值得采納和實施。
參考文獻
[1]李貝貝.責任制護理應用于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5):145-146.
[2]楊飛,柏尚柱.分析責任制護理小組管理對冠心病患者滿意度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0):134-134.
[3]李秀潔,孔凡華.冠心病患者責任制護理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9,17(02):96-98.
[4]張迪,湯瑞,朱青,等.責任制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5(23):154+167.
[5]陳翠.分析責任制護理應用于56例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5):148-150.
作者:劉芳 單位:貴州省思南縣民族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