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理護理對雙相障礙沖動行為的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對雙相障礙患者沖動行為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共60例雙相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精神科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兩個月的針對性心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外顯沖動行為量表(MOAS)以及治療的總有效率。結果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的MO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4、8周后,觀察組的評分為(5.97±2.44)、(4.64±1.98)、(3.20±1.27)、(0.87±0.46),對照組的評分為(5.55±2.40)、(4.67±1.64)、(3.17±1.19)、(0.98±0.66),兩組治療前后相比差異顯著(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的評分變化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雙向障礙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的沖動行為,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應用于臨床推廣。
【關鍵詞】雙相障礙;心理護理;沖動行為;效果
雙相情感障礙是當前臨床中最復雜的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正常的生活,給患者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雙相障礙患者在發病時會出現過激的行為,對自身和他人造成了傷害。本文對雙向障礙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探討其效果,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雙相障礙患者進行研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排除標準:患有嚴重的身體疾病;對藥物依賴者;有嚴重自殺危險;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對照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為20~58歲,平均年齡(30.8±12.7)歲;觀察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為18~60歲,平均年齡(31.4±13.1)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較小(P>0.05)。
1.2方法
[1]1.2.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實施針對性的護理,調節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心理疏導。1.2.2支持性心理治療:護理人員要站在患者的立場來理解患者,耐心的傾聽患者的講述,在與患者交流時尊重患者的人格,避免刺激到患者。1.2.3加強健康宣教:定期向患者以及家屬講解疾病的發生原因、治療方法以及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如何控制行為沖動。1.2.4充分利用家庭及社會支持系統:讓患者的家屬和朋友常來探視,安排好患者出院后的工作生活事項,指導患者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出現問題時積極向朋友、家人以及醫師求助。1.2.5放松訓練:指導患者定期進行系統的放松訓練,1周訓練1次,訓練時間在1h左右,指導患者放松心情、放松身體,來幫助患者控制情緒、減少沖動。
1.3療效判定標準[2]
①統計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MOAS評分,在治療前和治療后1、2、4、8周末進行評定。②統計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采用BRMS進行評定,分為4個等級:減分率超過75%為痊愈;減分率在50%~75%為顯著進步;減分率在25%~49%為進步;減分率不足25%為無效。
1.4統計學處理
研究所有數據統計均采用統計軟件SPSS20.0進行統計,計數資料及計量資料分別采用百分數及(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分別采用χ2檢驗及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中治愈14例,顯著進步8例,進步6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中治愈,12例,顯著進步7例,進步5例,無效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MOAS評分
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評分為(7.26±2.75)和(7.34±2.89),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4、8周后,觀察組的評分為(5.97±2.44)、(4.64±1.98)、(3.20±1.27)、(0.87±0.46),對照組的評分為(5.55±2.40)、(4.67±1.64)、(3.17±1.19)、(0.98±0.66),兩組治療前后相比差異顯著(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的評分變化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雙相情感障礙是精神科的常見病,患者的癥狀表現為狂躁和抑郁的交替發作,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質量,給患者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常規的藥物治療能夠控制并改善病情,但是起效較慢[3]。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要高(P<0.05);且觀察組的MOAS評分改善情況要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心理護理干預能夠充分利用社會支持系統,將刺激患者的不良因素都降到了最低水平。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控制雙相障礙患者的沖動行為,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從而減輕的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值得應用于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黃秀輝.心理護理干預對雙相障礙患者沖動行為的臨床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2):1532-1533.
[2]趙輝.心理護理干預對雙相障礙患者沖動行為的影響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7,34(5):615-616.
[3]羅偉連,張程赪.心理護理干預對雙相障礙患者沖動行為的影響臨床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11):126-127.
作者:孫晶靜 單位:丹東市第三醫院心理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