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臭氧儀在婦科陰道炎治療中的療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醫用臭氧儀在婦科陰道炎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200例陰道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00例。對照組采用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醫用臭氧儀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復發情況。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復發率12.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用臭氧儀在陰道炎治療中應用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關鍵詞】陰道炎;醫用臭氧儀;乳酸菌陰道膠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陰道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20~54歲,平均年齡(35.3±7.5)歲。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00例。本次研究所選患者均符合《婦科學》中關于念珠菌性陰道炎的診斷標準[2],同時排除妊娠期、月經期、哺乳期以及合并內分泌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睡前清洗外陰后陰道置入乳酸菌陰道膠囊,2粒/次,連續治療1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醫用臭氧儀治療,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治療前使用0.5%碘伏擦拭陰道分泌物,1次/d,12min/次,結束治療后使用臭氧導氣頭吹外陰和內褲12min。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參考文獻[3]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隨訪6個月觀察患者的復發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復發情況比較
觀察組復發率12.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陰道炎可以細分為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其中以念珠菌性陰道炎在臨床中的發生率較高,因此本研究主要選取白色念珠菌陰道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該病若治療不當可導致病情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4]。正常情況下陰道中存在許多細菌,但是這些菌群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并不會引發疾病。乳桿菌、雌激素以及陰道pH值在維持陰道菌群平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出現多次性交、免疫力下降、陰道環境改變等情況,念珠菌可大量繁殖,從而引起了陰道炎[5]。該病可導致大量分泌物的出現,導致患者出現陰道黏膜水腫、充血、瘙癢等癥狀,且實驗室檢驗患者陰道分泌物時無發現乳桿菌的存在,過去臨床主要是采用局部藥物治療,但是藥物治療容易出現外溢的現象,并且很難達到理想的用藥深度,影響藥物的效果,從而無法治愈該病[6],因此需要尋找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降低復發率。乳酸菌是陰道中的重要桿菌,在維持陰道微生態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7]。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陰道炎患者的陰道分泌物中無乳桿菌或較少乳桿菌,在經過臭氧治療之后,陰道分泌物進一步減少,從而有助于乳酸桿菌的生成,從而粘附在陰道黏膜細胞上,保持陰道的pH值在3.8~4.4,從而提高陰道的抵抗能力,預防微生物的影響,增強陰道自身的抗感染功能。人體不吸收乳酸菌,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夠改善陰道生態平衡,對于預防疾病的復發具有重要影響。乳酸菌陰道膠囊是利用人工培育的乳酸菌制成的微生態制劑,在該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過去臨床主要采用藥物治療,雖然能夠到達一定的療效,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無法治愈,且存在停藥后復發的問題,因此需要借助其他的治療方法來提高陰道炎的臨床療效。醫用臭氧儀具有較好的殺菌效果,在一定濃度下與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產生氧化反應,從而破壞微生物的細胞以及核糖核酸,加速脫氧核糖核酸、蛋白質等大分子聚合物的分解,從而阻礙微生物的大量繁殖[8]。在使用醫用臭氧儀的過程中,臭氧會變為氧,從而改善陰道的局部環境,刺激細胞免疫,從而抑制厭氧菌的大量繁殖,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加速陰道黏膜的自我修復。臭氧儀的應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臨床實踐中表現出了較好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復發率12.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醫用臭氧儀在陰道炎治療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白永霞,柳青梅.臭氧儀治療細菌性陰道炎80例臨床觀察及護理分析.吉林醫學,2015,36(13):2921.
[2]黃文靜.臭氧儀治療陰道炎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分析.中外醫學研究,2016,11(34):149-150.
作者:李鴻燕 祁婉瑩 馮志友 單位: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附屬陳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