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干預在婦科術后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研究護理干預在減輕婦科腹部術后疼痛中的應用。方法:選取我院80例婦科腹部手術患者(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將其依據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分別行常規護理和綜合護理,對比其兩組不同程度疼痛情況和切口愈合時間。結果:觀察組婦科腹部手術患者不同程度疼痛情況(0級占比62.50%;1級占比32.50%;2級占比2.50%;3級占比2.50%),相比對照組更具有優勢(P<0.05)。觀察組婦科腹部手術患者切口愈合時間(26.09±1.23)d,短于對照組,兩組間相比較,P<0.05。結論:護理干預在減輕婦科腹部術后疼痛中重要作用,同時還能促進患者切口盡快愈合,值得研究。
【關鍵詞】護理干預;減輕;婦科腹部;術后疼痛
近年來,隨著我國女性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的增加,臨床上婦科疾病的發生幾率越來越高,如宮頸癌、異位妊娠、卵巢腫瘤等,對其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1]。目前臨床上對于婦科疾病的治療方式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雖然手術具有一定療效,但易導致患者術后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對患者預后情況造成不利影響。而對其實施一項有效的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2]。本院對護理干預在減輕婦科腹部術后疼痛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并總結分析結果(2016至2017年),具體情況見下文描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80例婦科腹部手術患者(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將其依據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各40例。觀察組基本資料中-年齡范圍上限值63歲,下限值24歲,年齡平均值(43.67±1.24)歲。對照組基本資料中-年齡范圍上限值63歲,下限值25歲,年齡平均值(44.09±1.35)歲。兩組婦科腹部手術患者的年齡情況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本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內容包括:病情觀察、飲食指導及日常護理等。
1.2.2觀察組護理方法
本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
(1)心理護理:由于腹部手術易導致患者產生疼痛感,進而使其產生一系列負面情緒,如抑郁、緊張、焦慮等,對疾病的恢復十分不利[3]。因此,護理人員應對其保持尊重與同情,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使其負面情緒得以消除;用和藹、親切的態度面對每位患者,對于疼痛難忍患者,應鼓勵其適當宣泄,通過實施上述措施,從而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此外,告知患者不良情緒易加重疼痛感,使其疼痛閥值提高,保持樂觀的心態對緩解其疼痛感具有重要作用[4]。
(2)舒適干預: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等,為其選擇舒緩、輕松的音樂,給予患者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使其舒適感得到提高;當患者疼痛發作時,護理人員應陪伴在患者身邊,協助其取舒適體位進行休息,給予其充分的安慰與鼓勵,還可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其疼痛感,如聽音樂、看書、看報紙、看電視等;此外,還可通過按摩患者切口部位,由此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3)疼痛干預:護理人員應及時詢問患者感受,當患者主動訴說疼痛感時,護理人員應對其呼吸方式、掌心出汗、生命體征、局部肌肉緊張度等情況進行監測,有利于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充分掌握;若患者疼痛評分在5分以內,則可通過協助患者保持舒適體位緩解疼痛感;研究顯示,術后6小時內取半臥位進行休息,能夠使其腹部肌肉張力得到緩解,進而使其切口疼痛情況得到改善。
1.3觀察指標
對比且分析兩組婦科腹部手術患者不同程度疼痛情況。對比且分析兩組婦科腹部手術患者切口愈合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對本次所有研究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核對后,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兩組婦科腹部手術患者切口愈合時間,并用t值檢驗,用(%)的形式,表示兩組不同程度疼痛情況,當兩組婦科腹部手術患者的各指標數據有差別時,用P<0.05表示。
2結果
2.1對比兩組不同程度疼痛情況
觀察組婦科腹部手術患者不同程度疼痛情況(0級占比62.50%;1級占比32.50%;2級占比2.50%;3級占比2.50%),相比對照組更具有優勢(P<0.05)。
2.2比較兩組切口愈合時間
觀察組婦科腹部手術患者切口愈合時間(26.09±1.23)d,短于對照組——切口愈合時間(30.98±1.87)d,兩組間相比較,P<0.05。
3討論
隨著我國環境的污染,我國婦科疾病的發生率呈逐漸上升趨勢,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目前臨床上對于婦科疾病通常采取手術治療,但術后易引起傷口疼痛,進而導致患者產生一系列負面情緒,對疾病的恢復十分不利[5]。研究顯示,給予患者一套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使其疼痛感得以減輕,同時還能避免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如肺栓塞、下肢血栓等,促進患者切口早期愈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婦科腹部手術的病死率[6]。從本文研究數據可見,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且能夠促進患者切口早期愈合,由此說明,綜合護理對緩解患者疼痛和促進切口愈合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婦科腹部手術患者不同程度疼痛情況(0級占比62.50%;1級占比32.50%;2級占比2.50%;3級占比2.50%),相比對照組更具有優勢(P<0.05)。觀察組婦科腹部手術患者切口愈合時間(26.09±1.23)d,短于對照組,兩組間相比較,P<0.05。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在減輕婦科腹部術后疼痛中重要作用,同時還能促進患者切口盡快愈合,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參考文獻】
[1]溫霞.護理干預在減輕婦科腹部術后疼痛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4,24(5):2721-2722.
[2]謝英,任玉平,鄧富秋,等.綜合護理干預在減輕90例婦科腹部手術后疼痛中的應用[J].哈爾濱醫藥,2017,37(5):487-488.
[3]高晶.循證護理在減輕婦科腹部術后疼痛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3,23(4):1902-1903.
[4]李清會,羅英.綜合護理干預減輕婦科腹部手術后腹脹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3):1745-1747.
[5]郭逸麟.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疼痛程度的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旬刊,2014,34(4):67-68.
[6]楊秀娟.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疼痛控制及滿意度的調查與分析[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1):117-118.
作者:李海榕 單位:河北省泊頭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