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形勢下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加強黨風和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是全黨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高等學校的重要工作。文章從增強反腐倡廉自覺性,抓好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各項監督制約機制,以及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等五個方面從不同角度論述了高校應如何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反腐倡廉;廉潔自律;創新
執政黨的黨風問題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是全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我們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從嚴治黨、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舉措,必須常抓不懈,抓實抓好抓到位。高等學校也是如此,同樣肩負著反腐倡廉的重任。〔1〕下面從五個方面論述高校如何抓好抓實反腐倡廉工作。
一、提高認識,增強反腐倡廉自覺性
認識決定態度。增強反腐倡廉意識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迫切需要。腐敗現象是腐朽頹廢的,是阻礙社會文化前進的,體現的是反動落后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與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根本對立的。改革開放給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傳入一些資產階級腐朽的東西。目前,我們國家與經濟建設相適應的法律法規、監督機制還不夠完善,客觀上給一些腐敗份子留有可乘之機。有的領導干部在權力、金錢和其它物質利益面前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私欲膨脹,導致了腐敗現象的產生。如果任其泛濫,可能會葬送我們的黨和政權,葬送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地,特別需要良好的黨風和校風。如果以權謀私、損公肥私、假公濟私等腐敗現象在高等學校出現,將嚴重污染學校環境,嚴重挫傷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影響教學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影響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同時也影響高校在社會上的地位和聲譽,不利于人才的培養。所以,在高校開展反腐敗斗爭十分必要。然而,有的同志錯誤地認為:反腐敗工作重點在黨政機關,高校不是權力機關,又比較清貧,腐敗現象不那么嚴重,社會風氣如果好轉,高校自然好轉;反腐敗重點是掌管人財物的部門和單位,與己無關;搞反腐敗會影響教學科研和改革發展等。這些消極的思想無疑會給腐敗現象提供滋生蔓延的沃土。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高校中少數單位和一些黨員干部中也存在一些違紀違法問題和不正之風,腐敗現象也是比較嚴重的。因此,必須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旗幟鮮明地把反腐倡廉工作不斷引向深入。
二、轉變觀念,抓好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
高校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是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關鍵。中央把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作為反腐敗斗爭的首要任務來抓,具有特殊意義。這主要是由他們所承擔的責任、掌握的權力、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決定的。有權就有責,用權受監督,這是權力運行中的鐵律。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在不弄虛作假、不濫用職權、嚴格自律、以身作則的同時,對所管轄的人和事認真行使監督和管理的權力。要建立良好的黨風和校風,就應該從各級領導干部做起。只有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做到廉潔自律,帶頭遵守黨的各項廉潔紀律準則,才能帶動廣大黨員和教職工廉政勤政,團結奮進,才能取得工作的發言權、領導權和主動權,才能增強黨的各級組織的影響力、號召力、凝聚力,才能真正使反腐倡廉工作抓實、抓到位。
三、搞好專項治理,加強制度建設
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新形勢下,高校迎來了挑戰,也迎來了機遇。但由于相應的規章制度建設得不完善,加之人們對市場經濟的錯誤理解,出現了一些負效應。工程招標、職稱評聘、招生與畢業生分配以及各種收費與辦班等廣大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已成為極易發生腐敗現象的重點領域。因此,這些方面應作為高校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進行專項治理的重點。要做好重點領域的反腐倡廉治理工作,首先,必須深入調查研究,制定整頓措施。其次,要上下結合,突出重點。在治理整頓過程中,學校要形成一盤棋,黨政一齊抓,紀檢部門協調抓。各單位應根據學校的規定制定具體的措施和制度,自行清理整頓。同時要抓住重點部位、針對重點問題,集中力量進行治理,然后逐步展開。再次,要完善制度建設,加強監督檢查。針對在治理整頓中發生的問題,依據上級有關政策法規,制定可操作性強、針對性強、約束力強的規定,并對規定的執行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
四、建立和完善各項監督制約機制,有效防止各種腐敗現象的產生
開展反腐敗工作,像給人治病一樣,也應提倡預防為主。實踐證明,建立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明確工作職責,增加工作透明度,是防止腐敗現象發生的重要手段。一是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政一把手要負責班子成員黨風廉政建設,其他班子成員負責分管的部門的領導干部的黨風廉政建設,各單位相應地建立本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齊抓共管的局面。二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重大問題充分發揚民主,集體討論決定,對于已經形成的決定,班子成員要堅決執行,防止各行其是。三是加強同黨外群眾聯系。反腐倡廉要充分相信和依靠群眾,特別在高校這一特殊環境里更有實際意義。〔2〕高校是知識分子比較密集的地方,總體上說,高校教師的文化層次、思想覺悟比較高,他們講理性,信法制,講民主,監督和參與意識強,有較高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他們看問題看得準,對問題認識深刻。因此要經常廣泛聽取群眾對班子的意見,定期召開民主黨派座談會,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組織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效力。
五、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從根本上提高防腐拒變的能力
腐敗思想產生腐敗行為。在新形勢下,一些黨員干部受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蝕,導致了思想、信念、宗旨、作風等發生了偏移。一些人對共產主義理想產生了困惑乃至動搖。隨著社會價值觀念多元化,產生了“一切向錢看”的思想傾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諸如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等優良傳統也被一些領導干部逐漸淡薄了。這些思想已經偏離了正確的思想軌道,如果不及時加以教育引導,放任自流,必然使我們的黨員干部在腐敗面前逐漸失去免疫力。因此,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至關重要。必須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克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影響,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信共產主義理想,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發揚革命優良傳統。黨員要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抵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依法治黨任重而道遠。面對新形勢、新問題和黨中央提出的新要求,反腐倡廉工作要繼續提高認識,完善制度建設和監督體系,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扎緊籬笆,守好底線,為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戴宏.高職院校加強信息化條件下黨的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6(23):113-114.
〔2〕衣玉琛.論高等學校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建設[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21-25.431
作者:王曉艷 關楊 周偉 單位: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