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機制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專業課教師隊伍和輔導員隊伍處于人才培養的第一線,兩者都是實現卓越教師培育的重要引導者,隨著大學的教育分工也越來越精細,導致學生專業學習與思想政治教育逐漸分離,影響著高校師范生卓越教師的培養質量。亟需促進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兩支育人隊伍的工作職能,構建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保障與實施機制,實現兩支隊伍在人才培養各個環節的協同協作、互聯互通,凝心聚力提升高校師范生培育的能力,解決卓越教師培養中的棘手問題,實現卓越教師培養目標。
關鍵詞:卓越教師;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機制
0引言
卓越教師即是指教育情懷深厚、專業基礎扎實、勇于創新教學、善于綜合育人和具有終身學習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中小學教師[1]。自2014年到2018年,我國教育部先后印發了《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國家不斷出臺文件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和師范生卓越教師的培養,不斷完善我國師范生培養體系,師范生教育改革持續推進,師范生培養質量和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師范生踐行師德規范與教育情懷相對較弱、教育實踐質量不高、教師教育師資隊伍薄弱、教學能力難達實際需求,仍是當前師范生卓越教師培養中所面臨的棘手問題。[2]專業課教師隊伍和輔導員隊伍處于人才培養的第一線,兩者都是實現卓越教師培育的重要引導者,但專業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卻逐漸分離,專業教師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傳授,忽視專業教學中的德育傳遞,輔導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視專業教學中的橋梁、助手作用,導致“教書”和“育人”缺乏辯證統一,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才培養的沒有形成合力,嚴重影響著高校卓越教師培養的教學能力。[3]當前亟需將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這兩支育人隊伍的工作職能有效融合,實現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在人才培養各個環節的協同協作、互聯互通,凝心聚力提升高校師范生培育的能力[4],解決卓越教師培養中的棘手問題,實現卓越教師培養目標。
1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研究現狀
1.1研究視角與研究領域方面有待擴展
目前學術界對于高校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研究主體主要聚焦于全科背景,分類、分學科的協同育人機制研究較少。然而師范類與非師范類的人才培養目標各有側重,人才培養模式、育人方式與途徑有所不同,育人隊伍的協同內容也有所差異,以卓越教師產出為研究背景,探索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機制,更有利于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有效提升人才培養的能力,為高校育人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此外,高校育人成效最終指向實踐產出,需要進一步深化卓越教師培養背景下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方法、內容、工作形式的研究,拓寬協同育人的理論研究領域。
1.2內涵界定與本質特征待需完善
新時代要求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卓越教師,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不單單是課程相協同,還應涵蓋教學協同、產學研協同、創新創業協同,因此,多維度、全過程、全方位挖掘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內涵界定和本質特征,將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研究方向,從而對進一步發揮好協同育人政策制定者和協同育人工作者各自的作用提供指導建議,為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兩大育人隊伍之間的協同作用起到重大的助推作用。
1.3二者協同育人機制的研究待深入
從研究與實踐的互動關系視角來說,需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不斷總結規律,不斷發現、研究和解決新問題,確保協同育人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亟需建立“計劃-實施-評價-反饋-改進”的閉路循環育人機制。當前研究一般從主體、內容、方法、載體等層面提出對策,構建相應的激勵機制、導向機制等驅動高校協同育人的順暢運行,未有反饋與改進機制,僅形成了單鏈育人機制,從實際內容上看,理念研究多,實操性研究較少;專項問題研究多,專業協同性不足;策略性內容研究多,過程性研究不足,難保二者協同育人的實效性。因此,深入探索卓越教師培養背景下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機制,是當前該領域研究的必然趨勢與育人需求,有效推動高校師范生培育向著更深層次發展,同時也深化了師范生培養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2構建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協同育人機制的意義
2.1拓寬師范生培養的工作機制
卓越教師培養背景下,在把握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育人工作職責的辯證邏輯的基礎上,探索高校專業課教師和輔導員協同育人的有效方式和途徑,構建高校內教育資源協同創新的教育機制,明確卓越教師人才培養目標對高校育人隊伍建設與改革的統領作用,拓寬了高校師范生培養機制研究領域的新思路。
2.2推進卓越教師的培養
專注于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本質揭示、內涵界定、規律探索,尤其是機制的互促性、創新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三全育人”、“協同育人”理論研究的視域,進而優化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學的理念更新、體系構建、隊伍建設,讓兩支隊伍在育人工作的相輔相成中、在不同的育人要素及影響因素的統籌和協調中產生更大的育人合力,促進師范生的學科與教學雙重專業性發展,提升師范生質量,助力高校育人工作的實效提升,推進高校師范生培育的教學改革。[5]
2.3豐富協同育人的理論研究
根據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論、貝塔朗菲的一般系統論、赫爾曼·哈肯的協同理論,結合師范生培育的各工作環節,從教學、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創新創業、產學研等多維度,梳理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內涵界定、本質特征以及理論依據,深化二者協同育人的理論研究,厘清二者分工在育人主渠道和主陣地中的地位,明晰二者協同育人的價值意義,為構建二者協同育人機制奠定理論基礎。
3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協同育人機制的研究
3.1厘清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工作內容
通過對師范類專業育人現狀進行問卷調查、訪談、個案研究,把握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兩支隊伍協同育人溝通不暢通、工作互成平行的現狀。明晰當前在卓越教師培育工作中,兩支隊伍協同育人工作機制未形成現實困境以及成因,探尋構建二者協同育人機制提供事實依據與數據參考。結合協同育人理論基礎,從目標協同、主體協同、方法協同、實施與保障四方面厘清二者協同育人的內容,探究構建協同育人機制的內容框架。
3.2構建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機制
根據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機制的內容框架,從領導管理、隊伍建設、組織保障、物質保障、制度保障、激勵引導、考核評價、反饋改進七方面,構建“總體設計-具體實施-考核評價-反饋交流-改進優化”動態閉路循環的育人機制,邊實施邊改進,保證二者協同育人的有效實施與工作成效,提升高校育人能力。(1)制度保障。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格局的形成需要高校建立健全二者協同育人的管理辦法和制度保障,充分調動二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首先,必須遵循黨的統一領導和部署,由高校黨政齊抓共管,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明確育人職責,明確合作內容與邊界。(2)隊伍建設。開展專業導師隊伍建設,通過定期開展輔導員與專業導師交流討論會,對輔導員進行學科指導的培訓,對專業導師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培訓,從思想高度、工作方法、行為要準則上,對兩支隊伍進行培育引導,形成優勢互補的教育實效。(3)激勵引導。建立輔導員與專業指導教師協同育人的激勵機制,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評估為主體,按一定比例設置優秀輔導員名師和優秀導師評選,在職稱評審時優先考慮,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對輔導員深入課堂、參與專業教學以及專業課教師指導學科競賽、指導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等給予一定的工作量補貼。(4)考核評價。對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的具體做法、育人效果進行考核,專業課教師從指導學生在科研、創新創業、實習實踐、指導第二、三課堂活動情況建立考核指標;輔導員則將參與課堂管理、學科專業、實習實踐教學等指標加入年度考評體系中,并對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的具體做法、育人效果進行考核。(5)反饋改進。在系統的考核評價、暢通信息流動渠道基礎上,建立配套的溝通咨詢服務體系,及時反饋協同育人實施過程與實施結要,定期開展交流反饋,建立流動的信息反饋和監督機制。
4結語
面對日常教學實踐和師德培育等實際問題,高校卓越教師的培養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實現協同共進,課程教師、黨團干部、輔導員班主任等各方力量在其中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創建滿足協同要求、符合各部門實際、體現育人特征的協同機制,將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應用于高校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兩支育人隊伍協同育人工作實踐中是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需求,也是教育發展的需求。立足于時代發展和個人全面發展的需要,通過激勵機制激發兩支育人隊伍的協同動力,不斷調整和完善工作協同中兩支隊伍的協同育人途徑,構建合理、高效的高校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育人協同的機制,促進高校各類教育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聚集,把專業知識教育與學生師德培育相融合,實現整體育人效能的提高,提升師范生人才培養的水平,從而實現卓越教師的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戶網站.教育部關于印發《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2018.9.30).[2019.1.5].[EB/OL].
[2]石麗艷.關于構建高校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0):41-43.
[3]閆玉,黃佳.協同效應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聯動模式[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07):135-138.48
[4]楊巍.高校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構建[J]高校輔導員,2019(2):66-67
[5]苗露露.高校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J]文化學刊,2019(10):142-146
作者:王溯 單位:貴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