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院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斷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層醫院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斷。方法選取2016年1月~6月來我院婦產科進行感染性疾病治療的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對其診治結果進行探索分析。結果32例完全治愈,20例好轉,15例有效,9例無效,總有效率為88.16%。結論在臨床用藥后婦產科感染性疾病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但是還需要對基層醫院的管理進一步的優化,要嚴格控制醫院的無菌操作,從而盡可能的減少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
【關鍵詞】基層醫院;婦產科;感染性疾病;診治
通常情況下,婦女陰道內會存在大量的寄殖菌,其中包括需氧菌、兼性和專性厭氧菌等細菌。在臨床醫學上常見的婦產科感染性疾病便是在患者處于最低抵抗力或者接觸過多的細菌產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產生的原因是由于多種病原菌混合而造成感染,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可見厭氧菌[1]。在衛生環境較差且無相關性消毒措施的基層醫院,再加上醫護人員不規范的操作過程,均會使得婦產科感染性疾病在醫院就醫過程中被感染、引發。因此要及時診斷,正確使用抗菌藥物,方可起到關鍵性的預后作用。選取我院進行婦產科感染性疾病治療的患者76例,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6月來我院婦產科進行感染性疾病治療的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28±8)歲。其中有40例為婦科感染性疾病,36例為產科感染性疾病,其中采取中藥治療的28例,手術治療的48例。
1.2方法
探索分析患者76例的發病誘因、感染種類、臨床特征、診斷方法、治療措施以及預后。1.2.1確診及治療患者身上出現局部或者全身發熱現象,局部感染指的是紅腫熱痛出現在局部。全身性發熱會導致體溫升高,同時有下腹部疼痛癥狀,白細胞高于正常值,可確定為全身性感染癥。在確診為感染之后需培養通過刮宮取來的物質,對其進行研究分析確診其病原菌。首要采取措施應為控制感染源,其次將膿腫或者是局限性感染的膿花開,將其中的膿引流出。對于已經壞死的組織可以通過常規清創祛除,祛除掉可疑性感染植入物。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囑咐:遠離感染源。1.2.2抗生素的使用若想控制住感染,醫師可以對患者盡早使用抗生素;若是對于嚴重炎癥患者,單單是用抗生素而處于無效狀態,醫師可以聯合使用糖皮質激素,從而抑制炎性反應措施,促進機體內抗過敏性毒素的作用,從而預防感染性休克。
1.3療效判斷標準
完全治愈:患者無發燒癥狀,白細胞處于正常值,B超未檢出出感染性病灶;好轉:有明顯減輕不適癥狀,未出現發熱或者低熱狀態,B超檢查顯示病灶縮小或開始愈合現象;有效、;癥狀得到減輕,仍伴隨有發熱現象,B超顯示雖有不少好轉,但感染性炎癥仍然存在;無效:持續發熱,白細胞值上升,癥狀無變化,甚至出現加重狀態,B超檢查顯示病灶大小未變,甚至有擴張惡化趨勢,感染性炎癥依舊存在。
2結果
經過詳細的診斷之后,進行了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治療結果為:32例患者為完全治愈,20例患者為好轉,15例患者為有效,9例患者為無效,總有效率為88.16%。
3討論
婦產科感染性疾病常見于基層醫院,并且該病是較多發的,發病原因在于醫院的管理以及與環境、治療條件有關。從具體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布局不合理的狀況常見于基層醫院,例如對于病理區、產前區、產后區劃分不明確,導致三個區域集中處于同一個通道內,而產婦和婦科患者較容易互相感染,互相傳染[2]。再加上患者陪護較多,探視人員多,室內空氣不夠清潔,從而使得病房空氣變得污濁不堪。而環境以及衛生狀況不好的病房對于患者床單終末的消毒程序加以忽視,造成了交叉感染;地面以及物表的病菌又會是醫院感染的一大隱患。對于多次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缺乏集中統一消毒滅菌,對無菌操作理念缺乏較為深刻的掌握。除此之外,醫護人員對于無菌觀念的意識較為薄弱,在治療或者是護理過程中為進行徹底地清潔和消毒,在手術前未做好沐浴更衣、清潔皮膚、外陰等程序便進入產房進行手術,從而給產婦帶來潛藏性病菌。所以基層醫院需要采取健全措施:一是要完善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方案、消毒隔離制度、醫護人員職業暴露防護措施、預防感染出現的應急方案等,建立好醫院制度[3]。二是要對相對獨立區進行明確劃分,對于無菌區、清潔區以及污染區要做好劃分并標記好。三是做好消毒隔離管理措施,所有的醫護人員均需要完成好洗手、更衣、帶帽以及戴口罩的環節,方可允許進入手術室。對于無菌操作要從嚴遵守,才可進入到手術室以及在接產過程中。對于妊娠婦產科的感染癥,要及時治療,高度重視,若是治療不及時會對產婦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脅。綜上所述,基層醫院對于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需要采取院內預防感染相關方法,根據醫院的設備以及環境加以改造。對前來就醫的婦產科感染患者要采取隔離措施,避免交叉性感染,同時要對患者進行足量敏感性抗生素注射,保證他人安全。
參考文獻
[1]楊英.基層醫院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的診治[J].中國保健營養,2013,05:1138.
[2]徐燦,劉淼,韓曉云,韓道旭.婦產科患者感染性疾病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診斷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12:2822-2824.
[3]黃雪剛.基層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臨床實習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中國衛生產業,2016,20:129-131.
作者:段建萍 單位: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婦幼保健所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