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佐辛超前鎮痛腹腔鏡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ASAⅠ~Ⅱ級擇期宮外孕及卵巢囊腫患者40例,年齡21~43歲,體重42~68kg,將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所有患者無藥物過敏史,肝腎功能均正常。
1.2麻醉方法:患者入手術室常規監測心電圖、心率、脈氧飽和度,建立靜脈通路,麻醉誘導前30min靜脈推注鹽酸戊乙奎醚1mg,全身麻醉誘導藥為:咪達唑侖0.04mg/kg,芬太尼3~4μg/kg,丙泊酚1.0~1.5mg/kg,維庫溴銨0.1mg/kg,氣管插管,術中以瑞芬太尼0.1~0.2μg/(kg•min),丙泊酚4~6mg/(kg•h)維持、維庫溴銨維持肌松。術畢停止輸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當患者正常反射恢復,自主呼吸12~20次/min,潮氣量6~8ml/kg,SpO2>96%,握手有力,呼之睜眼,拔出氣管導管觀察30min送回病房。
1.3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Bp、HR、SpO2)、疼痛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0~10):0,無痛;10,劇痛。舒適度評分(BCS)及不良反應。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所有患者的生命體征均平穩。兩組患者VAS、BCS評分情況見表1。A、B兩組的VAS、BCS評分在各時間點A組明顯優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方面,單次靜脈推注地佐辛5mg后患者可發生頭暈、胸悶,術后1h后再次評估,上述癥狀均已經消失,提示其可能與地佐辛血藥濃度短時間迅速提高而激動σ-阿片受體產生。
3討論
地佐辛為人工合成的混合型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對中樞κ-受體的激動和對μ-受體拮抗作用為主,κ-受體主要分布于大腦、腦干和脊髓中,地佐辛激動上述部位的κ-受體而產生中樞性鎮痛效應和輕度鎮靜作用[3]。鎮痛強度、起效時間和作用持續時間與嗎啡相當。但不良反應少,呼吸抑制輕,無成癮性和依賴性[4]。由于μ-受體拮抗作用,其呼吸抑制明顯低于單純μ-受體激動劑的嗎啡,治療劑量時地佐辛一般無明顯的呼吸抑制作用。同樣其惡心、嘔吐、尿潴留和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亦低,所以地佐辛是個安全的療效顯著的鎮痛藥。地佐辛5mg單次靜脈推注15min起效,可持續6h有效。由于地佐辛最大鎮痛作用時間比血藥濃度達峰時間晚20~60min,半衰期2.2~2.8h,所以地佐辛用于超前鎮痛對術后患者鎮痛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