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室內質控實時數據上傳的方案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室內檢驗質量控制平臺對于提高當地醫療檢驗質量與水平有著重要意義。在數據采集方式上,傳統方式采用人工錄入、半自動化采集與LIS采集方式,這些方法存在效率低下、數據傳輸過程不穩定或數據丟包現象,影響了數據傳輸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提出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在數據采集過程中,采用串口服務器加軟件的方式將串口傳輸數據轉換為局域網傳輸數據,使丟失數據和斷鏈現象明顯減少。實驗結果表明,新的數據采集方式相比于傳統方式性能獲得了較大提升,在效率和穩定性方面有明顯改進。
關鍵詞:數據采集;串口服務器;實時監控
0引言
近年來,由于質量檢驗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對于檢驗結果的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1]。為了適應我國臨床實驗室的需要,2006年國家衛生部頒布了《醫療機構間醫學檢驗、醫學影像檢查互認相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提出了以檢驗結果互證為核心的指導思想,充分體現了維護患者利益的基本理念,是降低病人醫療費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措施。室內質量控制平臺是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其目的在于監控實驗室常規檢查工作的精密程度,提高本地區實驗室常規工作中批內、批間樣本檢測的一致性,以保證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其中,臨檢中心制定質控計劃,然后將穩定的質控品分發到下級實驗室,各個實驗室按照相同要求對病人進行檢測。各級醫院將各實驗室的檢測結果通過質控平臺統一上傳到臨檢中心服務器,通過服務器對數據進行整理統計。臨檢中心和各級醫院的實驗室負責人可以通過不同設備訪問服務器,查看數據結果,從而得到較為精準的質控范圍,用來作為各實驗室精密度的參考,同時也用于臨檢中心監控各個醫院實驗室的檢驗精度。參與檢驗結果互證的各個實驗室通過網絡將原始數據發送到臨檢中心質控平臺服務器,服務器將數據自動繪制成質控圖[2]。當質控平臺檢測出失控數據時,會將失控數據提供給臨檢中心質控管理人員進行分析并提出處理意見,再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實時向數據來源實驗室負責人發送報告。目前,在全國開展質量互證的地區檢驗數據采集方式一般分為人工采集方式、半自動化采集方式與LIS采集方式。人工采集方式需要醫生將當天產生的質控數據手工錄入到系統中;半自動化采集方式需要醫生將各個實驗室的質控數據通過U盤等可移動存儲設備拷貝到鏈接互聯網的電腦中,再通過電腦自動采集和上傳數據;LIS采集方式是利用醫院的LIS系統,LIS數據庫工程師將質控數據提取出來,直接利用互聯網上傳至臨檢中心服務器。例如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采用LIS采集數據方式建立的區域質量實時監控與評價系統,使本地區整體醫療質控水平獲得了明顯提升[3];江西省臨床檢驗中心在實驗室質量控制較好的集中區域開展臨床常規項目的檢驗結果互證,并為全省各級各類臨床實驗室的質量控制及管理總結經驗,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打下基礎[4];北京市大興區婦幼保健院采用人工錄入等方式將數據上傳室內質控結果互證平臺,使該院實驗室檢驗水平、時間質評成績和臨床滿意度都有了大幅提升[5]。由于各個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和環境要求不同,質控數據在上傳至臨檢中心過程中,一般采用人工干預或半人工干預的方式,因此在數據信息傳輸過程中可能出現丟包、斷鏈等現象,嚴重破壞了數據的穩定性、時效性和及時性。本文省臨檢中心在建設室內質量控制平臺時,也存在類似數據傳輸不穩定的情況。因此,重新設計并優化了數據上傳方式,通過加裝串口服務器,將儀器的串口傳輸方式轉變為網絡傳輸方式,通過醫院的局域網將每臺儀器的檢驗數據傳輸到專用的安裝有解析軟件的電腦上,儀器數據解析后直接通過網絡傳輸至臨檢中心。與傳統的數據采集上傳方式相比,通過改進和優化的數據采集方式,丟包和斷鏈現象幾乎完全消失,效率和質量以及實時性都有了明顯提高。
1質控平臺傳統采集方式
臨床檢驗中心質量控制平臺是一個綜合性服務平臺,整個質控平臺的拓撲結構如圖1所示。在其管轄范圍內,各個醫院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與自身最適宜的方式(人工采集、半自動化采集、LIS采集)對質控儀器產生的數據進行匯總,然后將數據統一上傳至中心服務器。服務器對數據進行處理后[6],醫院或實驗室負責人則可通過瀏覽器訪問服務器上的數據。傳統的數據采集上傳方案包括人工采集、人工參與的半自動化采集與LIS采集方式,分別具有以下特點:(1)人工采集方式。在部分地州醫院貫徹檢驗結果互證政策時,受技術條件和地域所限,仍然采用開具紙質檢驗單的方式為病人診斷病情,同時將檢驗結果手工書寫在上傳病例中,每周集中一天將本周的質控數據統一收集到省級臨檢中心。該方式不僅增加了醫生工作量,還無法保證質控數據的實時性與有效性,并且在書寫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其它意外情況,導致手工書寫數據失誤,錯誤率較高。最終導致質控數據傳輸不及時,工作效率極低。(2)人工參與的半自動化采集方式。由于部分醫院的實驗室電腦不能接入到LIS局域網內,需要使用人工參與的半自動化采集方式。在LIS系統中安裝一個小工具軟件,將LIS系統中的質控數據加密打包成一個數據包,實驗室安排專人在LIS系統內通過該軟件將質控數據包導出到專用U盤上,再通過聯網的電腦將數據包導入到質控平臺上。該方案雖然避免了人為因素干擾,但也同樣存在較大的時間誤差,破壞了數據的實時性和有效性,而且需要配備專業人員進行數據轉移,增加了醫療人員的工作壓力,并沒有達到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醫療支出的目的。(3)LIS直接采集方式。這種采集方式首先不需要在實驗室進行任何形式的布線改造,可直接依托于醫院原有的LIS系統,使客戶端直接從LIS數據庫中獲得所有質控數據。先將儀器數據存儲在LIS數據庫中,然后再從LIS系統中選出質控數據上傳到質控平臺,也較為有效地達到了實時且無人干預地采集數據的目的。然而,由于目前各地臨床實驗室使用的LIS系統種類繁多,因此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LIS系統進行項目集成,成本高,工期長,工作量大。而且,因為數據是從LIS系統中獲取的,所以仍然可能會被修改,無法保證數據的原始性和一致性。綜上述,影響數據準確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數據采集位置與采集后的傳輸方式。影響整個質控平臺效率的關鍵在于質控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只有數據能夠準確快速地傳輸到質控平臺,平臺才能夠真正起到管理指導的作用。
2質控數據采集改進方案
針對以上3種傳統數據采集方式的不足,對其進行了優化和改進。本文采用儀器直接采集數據的方式來獲取數據,具體做法是為每個儀器配置一個專用串口服務器,將儀器串口數據轉化為網絡數據進行有效傳輸,再利用專用軟件對儀器上的原始數據進行解析,最后通過數據上傳軟件將解析的數據實時上傳到云南省質控平臺中.實驗室需要為每一臺質控儀器配備一個串口服務器,將數據通過醫院的局域網傳輸到用戶端的電腦中,對從儀器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編碼和解析,翻譯成正確的數據,然后再通過互聯網傳送到質控平臺服務器中。因為該數據和LIS所在網絡是分離的,所以在安全性上可以得到保障,可實現數據實時傳送、無人干預、無人修改的理想狀態,保證數據的實時有效和真實性。RS232串口服務器一端與儀器的串口數據線相連,另一端連接醫院局域網,通過串口服務器設置相應儀器參數。通過局域網很好地解決了串口數據長距離傳輸時出現的信號不穩定、容易丟包等問題。通過改進的質控數據實時上傳方案,可以做到以下幾點:(1)質控數據的實時有效性。借助計算機和輔助小程序,模擬各檢測儀器的數據解析過程,解析出真實質控數據,在醫生做檢測的同時即將數據上傳,保證數據第一時間送達至省臨檢中心。(2)質控數據沒有第三方介入錯誤。整個數據采集過程均由儀器和電腦操作,不需要人為干涉,監測儀器分析得出結果的一份輸送至醫生電腦,另一份直接輸送至省級臨檢中心。在沒有人為介入的情況下將最真實的監測數據同步上傳,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同時方便省級臨檢中心工作人員對基層室內質控數據進行分析和指導。(3)在接收數據的同時,對本地醫院數據的安全性不會造成影響。在本設計方案中,數據來源與檢測儀器并不與基層醫院的LIS系統相連,而是獨立于醫院醫療系統之外,因此不會造成當地醫院的醫療數據泄漏等問題,確保了醫院醫療數據的安全性。
3數據采集方案實現
根據儀器自動采集數據方案,儀器數據通過數據分流器直接傳送到專用電腦上進行數據解析,并將解析出的數據實時上傳至臨檢中心質控平臺服務器上。本文以全自動凝血分析儀(CA-8000)為例,對該采集方案進行說明。
3.1基本設置
在實驗室進行數據上傳之前,需要對使用的儀器、需要上傳的項目等信息進行基本設置,如果設置信息不正確,在后期的數據檢測過程中則會出現問題。登錄:進入軟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點擊登錄。質控儀器:由于實驗室并不是每臺儀器都需要連接質控平臺,所以首先根據內置的儀器標志信息,將儀器添加到參數配置系統中。質控項目標志設置:數據采集是在儀器中直接對數據進行采集,需要根據儀器的通道編號對各個指標進行配對,如果配對不成動,則會對后期的數據分析產生影響。(CA8000)中各個檢查項目的實際儀器通道號。在參數系統配置中,將質控項目標志和檢驗項目進行配對,選擇對應的檢驗項目,輸入質控項目標志,如圖4所示。質控物標志設置:根據最新一次臨檢中心決定使用的質控物批次進行配置,才能將所有質控數據統一在同一標準下,使用相同方法才能在分析時不易出錯.
3.2儀器數據接收與解析
基本配置結束后,使用儀器數據接收系統,配置好分流器接口,每臺儀器都有自定義的數據傳輸方式,首先對應儀器編碼方式獲取到一條完整的機器數據,即可接收到儀器的原始數據.現在接收到的數據是未經處理的機器數據,如果將該數據發送過去無法進行分析,因此還需要將這部分數據根據其自定義的編碼方式進行解碼。每臺儀器都有自定義的解碼方式,針對不同儀器編寫數據解碼軟件。通過數據解碼軟件,可以看到數據解碼之后的樣本號、檢驗時間、項目編號、檢查結果等.
3.3質控數據上傳
數據解析完之后,會通過后臺數據庫實時將數據通過自動上傳系統傳輸到質控平臺上.該質控數據上傳方案并不會影響實驗室原有LIS系統的正常使用,發送到臨檢中心的數據也是最原始的質控數據,能夠真實反應實驗室的室內質控情況。省臨檢中心和各個實驗室可以通過質控平臺同時看到同樣的質控數據和質控圖,從而使臨檢中心及時了解各個實驗室的質控情況,保證檢驗結果的正確性。
4結語
室內質量控制是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其目的是檢測和指導該地區實驗室測定的數據精準度,保證常規檢測結果的一致性。而確保該體系正常運轉、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在于實現數據的實時有效上傳。本文在原有質控平臺的基礎上設計開發的改進系統,可以實現室內數據的實時管理與有效傳輸。通過該系統采集的數據,省臨檢中心可以及時了解各個實驗室的質控情況,及時提醒并提供幫助,避免在非可控狀態下醫生作出失誤診斷,為檢驗結果和醫療診斷提供質量依據,確保患者利益。
參考文獻:
[1]李立杰.提高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教學質量的探索[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3):887-888.
[2]牛華,王建瓊,王天朝,等.臨床生物化學室內質控實時在線監控的實施和檢驗結果互認的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8):2297-2298.
[3]胡前平.實驗室室內質控實時監控與評價系統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5):517-518.
[4]吳時耕,張鷹,萬本愿,等.縣級以上醫院實驗室質量控制與檢驗結果相互認可的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5):519-522.
[5]高曉霞,李鵬.檢驗結果“互認”中室內質控結果實時監控對提高實驗室檢驗水平的作用探討[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7):1319-1321.
[6]韓曉東,張昊,高毅,等.臨床檢驗中心室內質量控制平臺的研究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5(12):2174-2178.
作者:賀建峰 潘帥濤 高毅 張俊 單位:昆明理工大學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