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析數控專業的教學方案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學習情境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實施方案的設計,也就是學習情境的設計,以實現課程學習目標的具體的課程教學實施方案為具體體現。學習情境的設計需要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1)本課程所要培養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通過職業素質的培養和積累,完成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表現在學習情境設計中,應該明確這三項能力的具體要求。本課程培養的專業能力如表1所示。在整個學習情境的教學實施過程中,貫穿社會能力的培養和方法能力的培養,“情感目標”部分。
(2)確定可以培養前述能力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學習任務。根據區域實際經濟現狀和學校自身軟硬件資源,選擇數控機床這一載體,圍繞“機械”、“電氣”兩條主線,擇取專業知識點,根據職業成長邏輯發展規律,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的認知規律,解構、重構、序化“知識點”,確定知識目標,實現學生由初學者到有能力者的過渡。
(3)學習情境的具體化就是課程。學習情境的設計要針對專業、工作崗位,應與職業實踐密切相關。每一個學習情境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要體現課程培養目標,要便于通過實驗室和實訓實現工作過程導向的轉換,便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聯想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例如在數控機床維修工作中,有電氣裝配與調試、系統連接與調試、精度檢測與調試、機械裝配與調試等等,可以設計相應的學習情境。
2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實施方案的特點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實施方案是在學習情境中獲得對“知識點”的認知,是對傳統課程體系解構并依據企業典型工作過程中崗位職能力要求對“知識點”實施序化、重構的過程,是在能力解構基礎上的知識解構。因此一方面在“適度、夠用”基礎上保證了必要理論知識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與工作過程相結合的重構后的理論知識充分表現了職業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學科結構的內容有機地融入到工作過程的結構之中,使得新的課程實施方案更具趣味性、靈活性,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空間和實踐空間,更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社會能力,實現教學過程向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轉化。其主要特點有:
(1)以工作任務為教學內容,以典型工作任務為教學主題,直觀、易見、實用,便于實現跨學科學習,便于重構關聯知識點,側重“工作過程完整”而不是“學科完整”。給學生提供新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有助于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2)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想學習情境為載體,按照工作過程中活動與知識的關系來設計課程,突出工作過程在課程框架中的主線地位,按照工作過程的需要來選擇知識,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理論與實踐,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
(3)以工作實踐為起點。通過實踐,讓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角色的轉換,激發學生興趣和聯想思維,在工作實踐的基礎上,對照總結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索引更新,建構新的理論知識體系,提高動手能力,強化團隊協作能力,促進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
3結束語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實施方案,引導學生置身學習情境,聯系工作任務解決實際問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參與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包括專業能力在內的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突顯高職教育特色。隨著數控系統的不斷更新,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斷變化,社會對數控專業畢業學生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實施方案設計以其“學習情境”的靈活性,可以更好地適應技術發展的需要。
作者:胡宗政 單位: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