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童戲劇中音樂活動指導策略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兒童戲劇活動是開展兒童語言教育的優秀方法之一,秉持著創新思維的理念,將音樂活動和兒童戲劇的方式方法相結合,實現活動教育價值。文章將從指導策略出發,簡單的分析如何引領孩子,組織活動,讓孩子參與進來。
【關鍵詞】兒童戲劇;音樂活動;指導策略
無論是戲劇活動,還是音樂活動,這些活動的組織和運行,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這兩者之間都對孩子有著特殊教育效果。
一、兒童戲劇中進行音樂活動指導的意義
一直以來,戲劇和音樂這兩種表現藝術的形式密不可分,在很久之前,戲劇和音樂相互依賴,從古代時候的梨園戲曲來說,如果一出好戲,沒有了曲子,整個戲曲不免有些空洞乏味,難以調動人們的情緒,但是如果只有曲子的話,人們的代入感又會少很多,兩者缺一不可。對于兒童來說,他們的天性就是喜歡模仿,喜歡表演和扮演,但是由于兒童心智尚不成熟,語音表達有些困難,很難理解到老師傳遞的意思。所以就可以讓組織兒童進行戲劇情景的搭建,再配合上音樂,就可以讓兒童身臨其境的理解和感受到戲劇中人物的形象,以及相應的故事情節,感受到老師所要傳達的意思。就比如說《丑小鴨》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大多數兒童對這個故事的內容很熟悉,對這個故事的后續發展也表達出了強烈的好奇心。故事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丑小鴨出生的時候被母雞和其他小雞嫌棄,但是鴨媽媽并沒有在意這些,依舊將丑小鴨當做寶貝,然后有一次外出的過程中,丑小鴨看到了美麗的天鵝,結果自己卻迷路了,最后在鴨媽媽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下變成了天鵝。孩子在了解了這個故事的大概后,表示非常喜歡,經常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討論,老師就可以借此機會組織一個戲劇場景,為孩子的表演天性搭建一個舞臺,讓孩子們自主的挑選角色,無論是丑小鴨還是鴨媽媽,以及尖酸刻薄的雞大嬸兒,讓孩子們放飛思想,根據故事的主要內容來進行表演,亦或者開展《丑小鴨后傳》的表演,讓孩子們想象丑小鴨成為了天鵝之后的故事,讓孩子們自由的發揮想象。圍繞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年齡特點,來創造相應的情景建設,豐富孩子的活動建設,為孩子開展這項別開生面的戲劇音樂相結合的藝術文化教育,這是促進孩子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具體的活動開展,不僅僅要重視戲劇情景的搭建,還要重視音樂活動的發展,比如說讓孩子參加戲劇活動表演《新版五鼠鬧東京》,這個情景就可以從音樂的角度出發,讓孩子們扮演五鼠大鬧東京城,大鬧的形式改為歌唱比賽,老師可以從節奏和韻律的角度出發,來對孩子們的表演進行評價。這次活動的開展主要還是為了讓音樂活動能夠更好地融入進戲劇課程中,探索音樂活動在兒童戲劇中的有效組織和實施。為兒童戲劇中音樂活動尋找值得策略,通過理論和實踐的教育探索以及研究,提升孩子的綜合文化素質,豐富戲劇音樂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培養孩子對音樂和表演的興趣,提升孩子的表現力、創造力和感受力,讓孩子在戲劇音樂活動中培養出積極主動、不畏困難的優良品質,開拓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發展,讓孩子勇于想象,敢于探索。
關于在兒童戲劇中音樂活動的安排,老師們可以采取和傳統結果教育不同的過程式音樂教育,這種形式的教育重視孩子在音樂活動中的過程感受。戲劇表演的藝術舉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同樣的音樂也充斥著孩子們小小的世界。戲劇和音樂本來就相輔相成,如果將其運用在教育上,所產生的效果可想而知。戲劇情景表演在音樂的襯托下,變得更加的生動鮮活,變得更加的可以帶動孩子的心情。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孩子對戲劇活動的參加變主動,在組織戲劇音樂活動的時候,來時一定要充分的對所選擇的戲劇進行了解和審查,要擇優而選,然后再對整個戲劇進行適當的改編創作,在改編過程中加入適當的音樂,讓整個戲劇活動更加的立體,讓孩子們可以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下進行表演,感受表演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讓戲劇教育的開展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比如說《白貓招婿》這一故事中,讓許多孩子極為感興趣,這故事本就帶有濃重的中國風,可以讓孩子在快樂學習之余,了解一些中國的傳統文化,拓寬孩子學習知識的途徑。通過老師的講述,一個故事的大概脈絡已經形成,孩子們在老師的講述過程中,進行思考和發揮想象,對整個故事進行一次大膽的改編和創作。老師掌控整個活動的大致方向,其他方面給孩子最大的自由,在孩子們開展活動的過程中,老師進行觀察發現,孩子們進行活動的情況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樂觀。老師在這個時候,應該及時引導,幫助孩子們的活動進行下去。老師可以在故事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給孩子們分設出貓府四大才子,對琴棋書畫每個人都有特長,為了爭得白貓千金,四個人互拼才藝。有了這一個故事主線,老師就可以將故事中的角色分給孩子們,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心儀的角色,讓活動順利地開展下去。老師要做到豐富活動的內容,提升戲劇音樂活動為孩子帶來的樂趣,讓孩子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培養孩子們的合作能力,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感覺,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兒童戲劇中的音樂活動指導策略研究的好處
兒童戲劇中加入音樂元素會讓這個活動變得更加的有趣味性,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興趣才是引導孩子學習的最關鍵因素,老師開展活動的目的也就是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熱情變成參加戲劇音樂活動的主要動力。戲劇本身擁有的情節就跌宕起伏很有意思,再加上相應的音樂活動,就更能讓整個活動變得有趣起來,增加趣味性,提升孩子參加的積極性。
(一)可以讓戲劇情節緊扣音樂
在戲劇活動中加入音樂元素,可以讓戲劇的情節變得更加的有代入感。在實際游戲開展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告訴孩子哪個場景可以進入到戲劇之中,在還有表演的時候,用相應的音樂來渲染氣氛,讓孩子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戲劇和音樂相結合帶來的魅力。
(二)凸顯主題
戲劇音樂活動的開展一定要營造出一個合適的環境,老師要將戲劇音樂活動的主體展現出來,創造出合適的環境,結合實際搭建出戲劇活動需要的場景,協調整體的色調和風格,以及過程中所需要的道具。
(三)創造區域活動
老師可以在條件允許下,專門設立一個戲劇活動展示區,將孩子和老師所收集到關于戲劇的資料以及材料,利用這個展示區進行展示。其次,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理解戲劇中每個角色的性格特點,老師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相關的資料,讓孩子進行翻閱,閱讀完畢后,老師提出問題,讓孩子進行思考,讓其帶入進相關角色中。
四、兒童戲劇中的音樂活動指導策略研究方法
(一)微戲劇結合音樂活動的運用
微戲劇從字面意思上不難理解,就是一種微小型的戲劇表演形式,常常用來結合音樂活動。例如,在《小猴子歷險記》這個微戲劇中,老師就可以根據情節的發展開設相關的音樂活動。故事的起因是一只小猴子要想翻山越嶺到湖邊玩,這是最開始的節奏,老師就可以選擇較為輕松活潑的音樂,但是要去湖邊就要經歷三個關卡,每一關遇到的困難都不同,比如說第一關要躲過大灰狼的追捕,這個時候音樂就要快一點,凸顯出當時緊張的氣氛,一個孩子扮演小猴子,另一個孩子扮演大灰狼,一個逃一個追,都要表演出不同的肢體動作。
(二)設置難度適合的游戲
老師在建設相關戲劇情境時,一定要注意所選擇戲劇的難度是否合適,戲劇中所設置的游戲難度要有挑戰,同時還能激起孩子的成就感,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理解這么做的意義。在戲劇音樂活動中,老師要將孩子放在主體地位,要注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表現,如果他們在游戲中遇到了困難,老師要及時的引導,還要注意孩子完成任務需要耗費的精力與努力程度,在游戲過程中若是發生了意外情況,就要立刻終止游戲,千萬不要讓孩子們陷入恐慌。
(三)生動示范
老師要引導孩子理解動作與角色的關系。在創意戲劇中,要明白一件事,孩子對于角色的理解不是憑空行動與思考的,而是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老師要根據戲劇中的情節和相應的音樂節奏來引導和啟發孩子,這樣孩子在腦海中才會自主形成動作與角色之間的關系。除此之外,老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比如說大熊和小熊的對話,老師就可以通過服飾道具扮演成大熊的樣子,讓孩子更加的有代入感。
(四)以親子戲劇的表演形式
戲劇的表演形式許許多多,其中最為常見的還是家庭情景劇居多,通過親子之間有效互動能直接將孩子帶入生活中。例如,前幾年爆火的《爸爸去哪兒》這個綜藝節目,就讓許許多多的孩子產生了興趣,勾起了孩子對日常生活中的回憶片段。老師就可以借助這一點,來搭建親子微型戲劇的互動平臺,讓孩子在家人面前有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五)創造沉浸式戲劇游戲
近幾年來,沉浸式戲劇的概念沖擊著我們的視線,所謂沉浸式戲劇就是構造一個類似真實世界的環境。這里所指的真實環境相對于憑空表演來說的,真實環境就是指搭建一個為表演而存在的一處相對真實的場所,給人帶來一種無與倫比的沉浸式體驗,有條件的話,老師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沉浸式的環境,讓孩子深刻的體驗到自己角色最真實的感受。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兒童戲劇中的音樂活動指導策略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運用兒童戲劇中的音樂活動來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提高孩子教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恬之.新世紀以來兒童戲劇商業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20.
[2]宋敏.中國兒童戲劇發展史(1919-2010)[D].上海大學,2018.
[3]葉夢瑤.當兒童“遭遇”戲劇———幼兒教師兒童戲劇觀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4]陳晴.淺論中國當代兒童戲劇發展及策略[D].上海師范大學,2013.
作者:陸雯 單位:寧德市蕉城區兒童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