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及推進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階段,我國的發展正處于一個過渡期,尤其是農村地區,經濟模式正在轉型,該過程中電子商務模式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不斷推動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本文首先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現況進行了介紹,其次介紹了電子商務的運行模式,最后還對電子商務涉及的一些領域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農業;電子商務;模式
一、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家領導人越來越注重科技的發展,如今,在我國一些發展較快的城市中,電子商務已經開始普及,但在農村地區,由于農民知識水平有限,對電子商務的接受程度不是很理想。甚至有一些偏遠的山區,由于經濟條件有限,都不能正常使用互聯網,因此,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村地區被認可是比較艱難的。我國農村,農民的土地是各戶分開的,種植的農作物也是自行處理的,很難將農作物統一起來進行銷售,因此,不論是和快遞公司合作還是和買家合作,都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電子商務很難在農村得到認可。電子商務是新時代的產物,利用好電子商務對農民生活十分有益。但是在我國農村,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都很低,很難培養出專業的電子商務人才,很多地區還沒有引進互聯網,因此無法實現網上銷售。若是將電子商務人才引進農村,也是一件較有難度的事情,因為農村生活條件不及城市,很少有人愿意去農村推廣電子商務。要想在農村推進電子商務,一定要保證交易環境的安全性、操作人員的專業性以及管理人員的可靠性,只有這樣,才能將農作物通過電子商務推廣出去,才能保護農民的權益不受到侵害。
二、當前“互聯網+農業”的發展狀況
2015年,國務院總理同志提出了“互聯網+”,該理念就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發展傳統行業。很多城市的發展都已經融合了互聯網,一些農村地區,也開始嘗試互聯網的使用,但是我國很多農村地區所處的環境比較偏遠,一些農民家庭經濟條件有限,沒有使用互聯網的條件,因此“互聯網+”這個計劃雖然可以提高各行各業的發展速度,改善農村的發展狀況,但就目前來看,在很多農村地區普及互聯網還是一項比較艱難的任務。
三、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重要性
(一)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若是在農村地區得到大規模的推廣,農村經濟就會在短期內得到很大的提升。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經濟發展迅猛,國民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但是農村經濟發展依舊比較緩慢,家庭聯產承包制度導致我國農作物銷售無法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現階段推廣的“互聯網+”計劃能夠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電子商務不斷影響著農民的生活方式,在種植、收割、銷售過程中電子商務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農民待在家里便可完成農作物的銷售。電子商務可以讓農民借助互聯網完成銷售,為農民減輕了許多銷售負擔,通過這種便捷、高效的方法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農村的經濟收入,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二)豐富農村生產方式電子商務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銷售農作物的新型手段,使農村的生產方式得到了改變。電子商務是將一個地區的農作物集中進行銷售的平臺,農民在種植過程中不需要為之后的銷售過程擔憂,只要確保農作物的質量,就能將其銷售出去[1],并且最重要的是農民不用像以前一樣凌晨時分就起身拉著農作物去銷售,電子商務的推廣減輕了農民的壓力。與此同時,農作物在銷售以前,要進行包裝、配送,此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手,一些無法參與種植過程的人員便可進行這些工作,這種情況下,村里面的每一個人都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都可以靠自己的勞動得到相應的報酬,為村民提供了更多掙錢的機會,豐富了農村的生產方式。(三)豐富農民的生活方式電子商務還沒有出現以前,農民購物的地方僅限于附近的超市和市場,需求經常無法得到滿足,例如家中需要過喜事時,需要采購大量的物品,為了買齊計劃的東西,需要跑很多地方,但是有了電子商務以后,只需在網上選擇自己需要的物品,種類繁多,買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要求選擇最合適的物品,之后便有快遞人員直接送到家中,為農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因此,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的普遍推廣,很大程度的方便了農民的生活,滿足了農民的需求,豐富了農民的生活方式。
四、“互聯網+農業”構建農業電子商務新模式的主要表現
(一)“互聯網+”重構農產品的流通方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家領導人越來越注重科技的發展,如今,很多行業都已經普及互聯網的使用,傳統的生產方式結合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產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以前對農民的總體影響是貧窮、落后,而現在,由于各種惠民政策的提出,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得到提高,農村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沒有想象中那么枯燥乏味,互聯網以前只在大城市中出現,但是近兩年國家在不斷完善農村地區的網絡需求,很多農民家里都有條件上網。電子商務逐漸開始普及,以前農民得走很遠的路去購買生活必需品,也會拉著一車農作物在凌晨時分去早市販賣,但是現在,這種情況逐漸變少了,不論是哪個地區的農民。只要身邊設了農村淘寶點,便能直接在家里當賣家和買家。并且現在網上交易系統不斷在完善,政府部門對網絡交易的監管越來越嚴格,網絡交易的安全性甚至高于實體店交易。電子商務開始普及之后,為了讓農民盡快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政府部門組織農民進行了學習,很多農民可以熟練的進行網上購物。例如,農村淘寶的實行,很多人足不出戶便可選擇自己需要的東西,例如常用的熱水器,若是在農村地區安裝熱水器,選購、安裝等過程要耗費很多精力,但是在網上選擇以后,物品是上門安裝的,選購完熱水器后只需在家等待幾天就有專人上門安裝,并會對使用方法進行詳細講解。有一些旅游景點由于政府宣傳力度較大,此類地區的農作物銷售十分容易,但在一些沒有名勝古跡的地區,政府部門的宣傳經費有限,所以沒有辦法大力宣傳當地的農作物,但是有了電子商務以后,農民可以自己宣傳自己的產品,在網絡平臺上申請自己的店鋪,將農作物拍到網上,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可以讓全國人民看到產品,這樣一來,購買產品的肯定很多,并且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包裝,可以雇傭村里面一些無法進行耕地勞動的人員工作,這樣既能加快發貨速度,提高了經濟收入,又能為別人提供工作機會,達到共贏的場面。
(二)農村淘寶的普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家領導人越來越注重科技的發展,如今,在我國一些發展較快的城市中,電子商務已經開始普及,我國農村,最明顯的便是農村淘寶的使用,農村淘寶是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以淘寶為平臺的,在互聯網上進行交易的軟件。目前,在我國農村地區,淘寶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淘寶剛開始在中國推進的時候,物流還沒有這么發達,在淘寶上購買商品時,配送地最遠只能是縣城,一些農村地區,即使有人會使用淘寶購物,物品也無法直接配送到家中,因此,以前淘寶對農村的影響不大,近兩年,農村電子商務的普及改變了這一現狀,農村淘寶的普及極大程度的方便了農民的生活,現在農村,很多地區都設置了快遞物流點,村民可以直接去本村的物流點拿取購買的物品,不再需要跑到縣城,與此同時,農民也可以在農村淘寶中開設店鋪,一些特色農產品可以直接拍到網上,供全國各地的買家選擇,這樣一來,擴大了交易市場,農民便不用再為壓積農作物而發愁,例如,我國青海諾木洪盛產黑枸杞、紅枸杞,枸杞對身體有很多大的益處,以前很多人都只了解寧夏的枸杞,有了農村淘寶,便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將廣告打出去,買家也不用電話聯系,在網上下單,便可得到需要的物品,十分方便。
五、構建新模式的方法
(一)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農村地區,始終無法普及電子商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因此若想將電子商務普及在我國的農村地區,首要任務便是提高農民的文化程度,目前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第一,農村干部要定期舉辦培訓會,邀請專業的電子商務人員培訓農民,讓每一個農民都正確認識電子商務,了解電子商務的益處。第二,請專業的電子商務人員教授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農民使用互聯網,讓農民自己去體驗電子商務,掌握網上銷售的要點,讓他們熟練掌握電子商務,學會操作,熟練網上銷售的操作手法。
(二)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由于總理提出的“互聯網+”觀念,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也在不斷發展,但是物流基礎設施并不是很完善,因此農民無法得到準確的銷售信息,也沒有辦法了解買家的真實需求。一些地區,由于交通條件有限,快遞車輛無法通過,導致沒有辦法進行線上銷售,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當地政府必須要完善物流的基礎設施,只有村里的交通條件比較便利時,才能設置配送點,物流車輛才能通入村中轉運商品[3]。
(三)加強政府推動我國是農業大國,最基礎的產業便是農業,因此各地政府部門對農業的關注度始終比較高。當然,農村電子商務若想順利發展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很多地區,生產的農作物種類是差不多的,要想本地區的農作物在網上有較好的銷量,就得依靠當地政府部門的宣傳,只有將本地農作物向外推廣出去了,才能在網上順利銷售,得到較高的銷量,進而提高農民的收入,普及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的應用。
六、結語
總的來說,“互聯網+農業”有效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對構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模式發揮了無比重要的作用,但是,農村電子商務新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需要相關部門和企業以及農民的多方面配合。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5(20):9-9.
[2]曹敏建.耕作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3]孫鐵玉.互聯網時代海南農產品營銷策略及模式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6(4):157-158.
作者:馮海洋 單位:永城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