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影文產于中國的鄉村區域傳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村人口較之城市人口更為龐大。而影視作品作為十分依賴基礎播放設施的藝術形式,在農村區域農村人口受眾間的傳播力亟待增強。針對農村區域的影視傳播現狀進行分析,不僅可以擴大影視傳播媒介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而且通過分析影視受眾,可以了解我國更大基數的潛在觀影受眾的觀影喜好,淺談農村電影的未來發展趨向。
【關鍵詞】受眾研究;傳播力;影響力
一、農村區域影視傳播現狀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村人口自古就占據著十分重要的比重和地位。為了解決廣大農民群體看電影難的問題,文化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在1998年提出了農村電影放映“2131”目標。即在21世紀初,在廣大農村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廣大農村電影工作者排除萬難,腳踏實地落實“2131工程”,逐步豐富了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并且將影視文化的傳播區域加以擴展。但是,僅僅依靠政策調控及政府展映的方式很難滿足現階段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且針對版權要求,所放映電影多為早期經典電影和主旋律電影,使影視作品在農村區域的傳播依舊停留在較早的電影時期。加之僅靠政府資源的供給,影視作品傳播力度很難在覆蓋區域和影片質量上得以進一步提升。盧衛國執導的喜劇電影《不是鬧著玩的》,講述了河南農村農民自制電影,敘述農民自己歷史的有趣故事,反映了新時期下新農民對于精神文化的訴求和喜好。該電影在河南新鄭取景拍攝,當地的一個農村小學的學生在報紙上看到消息后,曾致電影院放映方何時能到農村去放映。制片方考慮到這部電影到農村去放映還需要一段時間,決定掏錢買票派車把學生及其他代表請到鄭州來看電影。這樣固然是雙方的一次融洽交流,但也暴露出一個實際問題,即影院院線傳播并不能覆蓋到農村區域。而講述農村故事、表現農民形象的影視作品,其更多受眾實際上都是處于城市區域的受眾群體。對于此區域受眾而言,在傳播效果方面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在農村進行影視文化傳播,其基礎建設還需要一定時間的發展。
二、農村電影發展傳播改善策略
電影是城市的寵兒。電影自誕生之初,始終在城市里獲得了更多發展資源和發展空間。對于電影而言,農村始終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隨著鄉村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年來“新農村”的建設,鄉村也逐漸獲得了可以使電影得到發展和生存的基礎。針對于農村電影市場的極度萎縮,我們需要在農村電影市場的發展策略上進行改善。政策是引入資金、進入市場、打造市場機制的重要杠桿,政策的開放可以引流商業資本注入農村電影市場。而商業資本的大資本投入一直是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在資本注入運作開始后,政府的文化政策調控也是調控資本運作及把控電影產品質量的重要力量。同時,農村電影市場的發展和繁榮所帶動的不僅僅是電影單一產業的發展,而是從文化產業出發,帶動其他經濟產業并進行城鄉聯動的建設機制探索。農村電影雖然取得過令廣大人民群眾認可和滿意的成績。但在農村背景描寫、農民形象塑造及影視美學的表達方面,給受眾傳達的視覺意象和思維定式都是農村經濟基礎的待發展和待建設的情況。電影中刻畫和塑造的農村人物形象與現實產生了脫節。影片《秋菊打官司》在塑造農村環境和農民形象取得了國際范圍的認可。而極大的傳播力也同樣造成了在很長時間里,國際上對于中國農村的認知依舊停留在一個與現實脫節的階段,從而對現階段的農村形象塑造形成了很大的阻礙。相比對照國外對于鄉村環境的塑造,賦予鄉村環境下更多的良性標簽,從而帶動鄉村區域的經濟發展和基礎建設,而不是將原始而樸素的標簽始終建立在農村對外傳播形象的塑造方面。
三、農村電影區域傳播的前景展望
農村電影的區域傳播,首先應當在政策的調控允許下,允許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電影市場。用資金盤活萎縮的農村電影產業,在農村電影中適當加入商業制作元素,而農村較城市而言,則更具多元化的影視創作場景選擇,如果爭取到商業資本,不僅可以使農村電影能夠在質量上獲得提升,而且也能在宣發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其次,農村電影行業的興起,能夠帶動其他方面的經濟發展,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就業問題,從而促進農村的經濟基礎得到進一步發展,使經濟發展模式得到轉型。相對于城市的受眾而言,農村電影的受眾組成則更加復雜和多元化,其文化訴求也十分復雜多樣,因此,在電影創作方面,要從農村受眾的心理需求出發,要滿足農村受眾的獨特心理訴求,而現階段農村題材的電影創作存在著缺失和片面,誠懇展現農村風貌的電影作品寥寥無幾,不能滿足當下農村受眾獨特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期許。農村電影文化應立足當上農村環境,反映最現實的農村生活和農民心理狀態,使農村在精神文化方面得到發展,在農村重塑精神文明新世界。
參考文獻:
[1]田義貴,黎光容.農村電影研究評述[J].電影文學,2011(5).
[2]夏虹.一天有五千萬農民看電影[J].隙望,1983(10).
[3]黎光容.重慶農村電影生態調查[J].電影藝術,2008(3).
作者:趙怡萍 陳俞成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