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德育教育從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開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有著深遠的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人格和素質形成的關鍵期。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行為習慣,利用自身良好的德行感染學生,為學生樹立榜樣作用,寬容、耐心的對待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與家長共同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促進小學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德育教育是指在學習、生活等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打下基礎。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學生的啟蒙階段,更是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需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促進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的形成。
一、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教師自身的言行舉止和道德品質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應利用自身優秀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行為舉止影響學生,將抽象的德育教學和道德品質具體化,讓學生在課堂和生活中受到德育教育。因此,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將德育工作落實到行為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和教師一起度過的。教師要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影響學生,如與學生輕聲的問好,教學期間不玩手機,和學生一起打掃教室的衛生,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看到歪斜的課桌主動擺放整齊等等。通過這些細小的行為習慣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自覺完善自身的行為習慣。
二、用心感召,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習慣
隨著當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不再局限于學校,日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但在成長中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困惑,需要教師為學生進行解答。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和理解學生,照顧到學生的各個方面,用寬容和耐心對待學生,解決他們出現的各種困難。而且,寬容和耐心不僅要體現在好學生的身上,對于一些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也要寬容、耐心地對待。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是難免的,不論是從整體還是個性上,學生的發展必然是存在差異的。因此,教師要用寬容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包容學生的優缺點。同時,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表揚,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課堂比較混亂的情況下,如果只是泛泛的批評或直接點名批評某一位學生,其他學生很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點名表揚某位學得好的學生,其他人就會效仿,使課堂變得井然有序。而且,嚴厲的批評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發揮不出德育教育的作用。常常表揚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能夠積極地影響其他學生,幫助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細化行為習慣教學目標,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
想要有效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教師要注意生活中的細節,關注學生日常的行為習慣,在學校行為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細化教育目標,不斷調整德育教學內容。例如,注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攀比行為,現在學生家庭的生活條件普遍較好,而且獨生子女偏多,學生長期生活在優越、寵愛的家庭環境中,難免出現與他人攀比的現象。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日常情況,及時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糾正。還有,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基本的價值觀念,明辨是非的能力也逐漸變強。因此,教師只要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引導,加強行為習慣之間的關聯性,就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落實小學德育教學的任務。
四、堅持家校合作,構建完善的行為習慣教育體系
德育教學僅僅靠學校是不夠的,家庭教育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小學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家校合作,構建完善的行為習慣教育體系。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的很多不良行為習慣都來自于家庭的影響,如愛遲到,不完成作業,小動作多等等,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手段來教育學生,可能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要多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形式,加強家校合作,更深刻了解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教師要對家長提出明確的要求,正確利用家庭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教師要要求家長樹立良好的家風,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質,規范禮儀,影響和監督學生的行為習慣,為小學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總而言之,學生的良好德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它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引導,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生才能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實現小學德育教育的目標。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用寬容和耐心對待學生,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表揚,細分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目標,多與家長進行交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以此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唐克宇.淺談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29):104+107.
[2]黃春麗.淺談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A].教育教學研究,2017:2.
[3]高俊云.對小學德育有效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3.
作者:曾少環 單位: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洛場村美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