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電影中女性吸煙鏡頭視覺傳達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運用女性主義、女性氣質、女性形象等相關理論,對女性吸煙鏡頭進行視覺傳達方面的解讀,解讀其中隱藏的思想情感、文化意義,發現鏡頭中蘊含的更深層次的語言,找出女性與香煙之間的美學聯系,為電影的創作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中國電影;女性;煙;視覺傳達
電影的發展往往和思想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很多電影中,為了刻畫主人公憂愁苦悶的心情,演員們將香煙作為道具,在吞云吐霧的同時,將心中的不快展現在觀眾面前。香煙,這種歷史悠久的“神草”,在電影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香煙作為男性嘴中時常叼著的用于緩解壓力的道具,在彰顯男性氣質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例如在1986年的香港電影《英雄本色》中,周潤發飾演的小馬哥在影片開頭用鈔票點煙,將他霸氣、不羈、狂放的性格展現在觀眾的面前;1994年,周星馳的電影《國產凌凌漆》中,周星馳一身白色西裝叼著煙在鋼琴前忘情演奏,不知成為那個年代多少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在2000年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中,梁朝偉吐出一個又一個的煙圈,憂郁的眼神在彌漫的煙霧中訴說著內心的孤獨與寂寞……總之,香煙像是一款獨特的古龍水,合理運用,便可將影片中男性的形象進行勾勒、彰顯、升華。女性,作為一個獨特的社會群體,一股宏大的不可或缺、不容小覷卻常常身處劣勢的社會力量,她們的美麗與電影擦出了亮麗的火花,一顰一笑配合煙霧繚繞,綻放出了迷人的美麗“罌粟”,將女性之剛柔展現于觀眾面前,令人遐想萬千。煙,朦朧了女性的身體,卻也讓觀眾通過它臆想出了理想的肉體。中國電影對于女性吸煙鏡頭的呈現早在1934年吳永剛導演的《神女》中就有出現,阮玲玉飾演的貧苦女人在一邊是母親一邊是娼妓的角色轉換中無奈地吞云吐霧。在《花樣年華》中,張曼玉不斷變換的旗袍讓人目不暇接,其吸煙的鏡頭也是美得不可方物。2010年的香港警匪片《線人》中,與謝霆鋒同是黑幫人物的桂綸鎂也有抽煙鏡頭,展現出一股風騷潑辣之氣質。而在2011年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中,倪妮飾演的玉墨作為風月場中的女人,抽煙喝酒是工作,徐徐噴出的煙霧將東方女性之美襯托到極致,宛如一朵在戰爭中開放的花朵。諸如此類的女性吸煙鏡頭,不僅生動刻畫了女性之美,彰顯了女性氣質,更是豐富了電影的鏡頭語言,對研究女性主義理論和電影的視覺傳達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女性主義的發展,國內外有女性吸煙鏡頭的電影逐漸數不勝數,然而,對于女性吸煙鏡頭的研究卻比較少,通過檢索英文“smoking”,發現只有一篇“SmokinginContemporaryAmericanCinema”與之相關,中文檢索的文獻中并沒有相關的研究,所以國內外對于女性吸煙鏡頭的研究甚少,但是對于女性氣質、女性形象等的研究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且有很多研究已經細化到當代女性在電影表演中身體動作的表現。戴錦華對當代中國的女性電影做了大致的總結,她認為當代中國女導演在早期創作中追逐著主流電影或藝術電影,成功地扮演著男性角色;而后出現了一些對“女性意識”的自覺追求,但在性別視點上立場含糊、混亂;80年代嶄露頭角的張暖忻和黃蜀芹這兩位女導演在影片中對女性問題的切實思考,才鋪就了中國女性電影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二、女性吸煙鏡頭解讀
(一)相比于男性吸煙,女性吸煙所表達的思想情緒和意義在電影中,男性吸煙是正常且普遍的,而女性吸煙相對非常之少。在中國電影中,女性往往是保守、無力、落后的弱勢群體,面對男性的力量與強權、社會輿論甚至女性內部所產生的矛盾等壓力,承受著巨大的內心折磨。這種內心折磨使女性借助香煙發泄自己的情緒,例如《神女》中的阮玲玉,面對惡霸丈夫與外界的流言蜚語,香煙的出現將她的彷徨、苦悶、野蠻、冷漠、無奈一一展現出來。阮玲玉飾演的“神女”,極富象征意味地體現了女性主體性在男權壓迫下的流失,變為這樣一種畸形的狀況——身體在道德領域是墮落,在真理領域是錯覺,在生產領域是機器。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中指出“肉體也直接卷入某種政治領域,權力關系直接控制它,干預它,給它打上標記,訓練它,折磨它,強迫它完成某些任務,表現某些儀式和發出的某些信號。”一切女性的苦難、女性的反抗、女性的掙扎、女性的自覺與內省,都作為過去時態成為舊中國、舊世界中的特定存在。任何在承認性別差異的前提下對女性問題進行的探討,都無異于是一種政治及文化上的反動。如果說,女性原本沒有屬于自己的語言,始終掙扎輾轉在男權文化及語言的軛下,那么當代中國女性就是漸次喪失了女性和關于女性的話語。女性吸煙,無疑是打破這種話語的禁錮。煙作為男性嘴邊常叼著的工具,是一種男性力量的代表,香煙成為一種符號,成為男性力量的一種意象,甚至營造出一種強勢的意境。通常情況下,一個不抽煙的本分女人不會反感男人抽煙,卻常常對那些抽煙的女人敬而遠之。在主流意識里,煙與男人就像絲襪與女人一樣天經地義。但如果兩種搭配對調的話,就有點離經叛道的意味了。女性吸煙在表現形式上是對男性權力的一種渴望,在國產電影中有一類叼著香煙的包租婆形象,其女性特質被遮掩,男性氣質被無限放大,她們在電影中總是使無數男性避讓三分。
(二)為什么要用吸煙這種方式表達?煙所代表的思想內容首先,香煙燃燒所形成的煙霧,是一種非常好的濾鏡,經過光線的照射與空氣的流動形成千奇百怪的形狀,讓人遐想萬千,是非常美麗的鏡頭語言,有利于襯托主人公的形象。在文學作品中,煙是一個朦朧詩意的意象,它的柔和飄逸與女性的陰柔之美有一種美學上的共鳴。“煙霧是一種易被觀影中的觀眾所忽略的影像場景造型元素,在電影中具有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與意象內涵。”煙霧在視覺傳達中是模糊朦朧的所指,與電影中許多不能言表的思想情感不謀而合。其次,香煙是巨大壓力下舒緩心情的工具,在現實生活中,想到香煙,就容易聯想到苦悶、迷茫等一系列負面的詞語,女性在獨立之路上行走,抒發苦悶時往往借助的便是香煙,香煙的出現體現出女性在社會中所承受的等于甚至重于男性的壓力。香煙與女性身體算是構成了一種陰與陽的協調,構成一種特殊的美感。在《香煙,一個人類痼習的文化研究》中提到:“吸煙并非不能給人正面的美感,但由于充滿康德所說的‘消極的快樂’,這股迷人的力量使吸煙變得‘超凡’,這種快樂是一種邪惡的美,由于暗示了某種永恒而成為無可避免的苦澀的快樂。”香煙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將女性這一形象向開放、獨立等各種名詞引導,甚至出現了新的名詞——當代女性。最后,香煙是一種具有現實意義的符號,在好萊塢電影中,香煙是“普通人”的發泄工具,而“超人”不會出現吸煙鏡頭,在“普通人”與“超人”中的轉換,香煙成為一道明顯的分界線。在國產電影中,香煙的存在也讓角色有了一絲煙火之氣,其愁緒萬千,在香煙的襯托下激發觀眾們的同理心,能夠更好地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給觀眾一種親近之感。
三、女性吸煙鏡頭的分類
按照鏡頭語言的不同,女性吸煙鏡頭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類:
(一)羽化輕煙作了云——香煙主要用于美化畫面的鏡頭。在電影構圖中,煙霧是一個很重要的構圖工具,煙霧不僅可以使光線變得柔和、使畫面變得朦朧,還可以對畫面中的人物起到勾勒作用。《花樣年華》中有幾處張曼玉單獨吸煙的鏡頭,煙霧伴隨著旗袍徐徐上升,給人以朦朧冷艷之感。
(二)愁絲千縷付諸焚——香煙主要用于抒發情感的鏡頭。在現實生活中總有這么一群人,或衣衫單薄站在冷風里點煙,或靜默地蜷縮在一角,表情怡然地吐出裊裊的煙圈,企圖在香煙的作用下暫時忘卻塵世煩惱苦痛。《神女》中阮玲玉的吸煙鏡頭就主要表現其生活的無奈與艱辛。
(三)一身潔白中且正——香煙主要用于推進劇情的發展。有的人說抽煙的動作過程有性的暗示意味,叼煙的輕含、點火的遮掩、抽吸的力度、浸入肺腑的快感、身體與意識的留戀陶醉、上手后的欲罷不能,無不具有強烈的感官沖擊,這與愛情片的主題有切合之處。《志明和春嬌》中,志明與春嬌從相遇相識到相知都是在吸煙場所中進行的,春嬌為何吸煙無人得知具體原因,但是香煙卻成了推進劇情的工具。《花樣年華》中周慕云徐徐吐出的煙圈也是對蘇麗珍隱忍的愛欲。
(四)何屈論同晁錯君——香煙主要用于刻畫形象的鏡頭。這類鏡頭就相對比較多了,其中香煙也被賦予了更多的符號意義,一支香煙,使好人更好、壞人更壞,使老人更滄桑、女人更不可捉摸。煙為人物的形象塑造加分,是最輕便也最有效的化妝品之一。正如作家蕭紅,目光犀利專注,煙夾在手卻常常忘了吸,偶而回過神來才猛吸一口。《金陵十三釵》中玉墨的吸煙鏡頭,可以展現玉墨作為一個風塵女子的形象,香煙的縈繞讓玉墨的風塵之氣一覽無遺。《喜劇之王》里柳飄飄的半支香煙,將其少女之心包裹在朦朧煙霧之中,呈現出的是她作為熟女的熱辣與性感,美艷動人。而周星馳電影中常出現的包租婆形象也是嘴里叼著一支香煙,例如《功夫》中的包租婆滿頭卷發,嘴里叼著香煙,真可謂銀幕經典剽悍女形象。在諜戰片中,女性特工的花旗袍、大波浪與嘴里經常叼著的香煙一直是一種典型的形象象征。《風聲》里對于聰明美艷的顧曉夢和李寧玉姐倆來說,香煙是自由的象征,也是智慧與魅力的加分點。
四、結語
香煙,作為一種視覺符號,在表現電影的現實意義與思想內涵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一方面,香煙有利于表達出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留給觀眾更多的遐想空間。另一方面,電影作為教化大眾的工具,吸煙鏡頭的出現容易誤導觀眾,提高我國青少年的吸煙率。女性作為一個區別于男性的群體,鏡頭中多用吸煙來襯托女性之美,而在男權的壓迫下,女性吸煙也不失為打破男權禁錮的一種手段。在女性追求平權與電影視覺傳達中,香煙起著不小的作用,而導演也應該注意香煙的負面教化作用,合理把握,在追求藝術之美的道路上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戴錦華.可見與不可見的女性: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與女性的電影[J].當代電影,1994.
[2]董璇.試析煙霧手法在電影中的運用效果[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17.
[3]理查德•克萊恩.香煙,一個人類痼習的文化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6,6(1).
[4]福柯.規訓與懲罰[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5]施海淑.兩種電影與當代女性氣質[J].電影文學,2017,8:36.
[6]陳犀禾,潘國美.靈與肉的重新建構:身體、表演及其他——對當代中國電影女明星“女性氣質”的研究[J].當代電影,2018.
作者:宋天祥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