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肺炎對電影產業的影響及發展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電影產業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文章分析了由疫情催化對電影產業所產生的影響,“云觀影”成為后疫情時期電影產業的新趨勢。“后疫情”時期中國電影產業應探尋電影產業發展新途徑,順應社會需求推出適應于家庭版的觀影模式,以內容為王,提高影片質量,繼續提供技術支持,注重知識產權保護,放寬融資渠道,以求盡快恢復到健康的狀態,走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0年春節前夕,受到疫情的影響,電影紛紛撤檔、劇組停擺、影院關閉,僅春節七天時間,電影產業的損失達到70億,加上全球疫情的影響,多國政府相繼采取相關措施限制人員密集活動,電影產業遭受重創,對于整個電影市場而言,堪稱“魔幻大片”“災難”級影響。新疆烏魯木齊影院在3月16日率先復工,目前全國已有500多家影院陸續復工了,復工率接近5%,但是票房很不樂觀,復工一周內平均每場觀影人數不足1人。但是電影產業“危”中有“機”,原本作為賀歲片的《囧媽》卻選擇以一種新的形式———線上首播,出現在人們視野里。由于疫情的原因,《囧媽》在大年初一免費上線各大視頻網站。《囧媽》的線上首播,讓“云觀影”正式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疫情期間不能外出,導致影院不營業,使宅在家網上看電影變成了一種“大眾化”潮流,推動了“云觀影”的發展,推動了產業格局、領頭企業的重新洗牌。
二、“云觀影”成為后疫情時期電影產業的新趨勢
(一)符合消費主力軍的消費觀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消費,個性化發展更加強烈,宅在家看電影會滿足個性化心理發展需求。就目前的市場現狀來看,2013-2020年的電影觀眾年齡構成90后占約70%,90后已經逐步成為了電影消費的主力軍。目前90后的消費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懶人消費、個性消費、線上消費。新時代的年輕人愿意接受新事物、體驗新方式,“云觀影”在此次疫情中形成一種新的消費模式,特別是在對于現在90后追求的個性化消費觀背景下,90后大體都很愿意接受新鮮事物,且愿意在新事物、“網紅款”上消費。現在90后,特別是95后很多是“宅男宅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愛出門,也就是所謂的“宅”,不喜歡出門,買東西不去超市,衣服、吃的都可以網購,平時也不愛與人交流,宅在家里看電影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新的休閑放松的方式,能減緩工作壓力,對人心里消極情緒的排解很有幫助。宅在家看電影迎合越來越多人的消費觀念,懶人消費,在家隨意的狀態,在休息日,足不出戶便可以觀看電影,經過各方面的分析,宅在家看電影其實越來越符合消費者的特點。
(二)方便快捷低成本從2019年春節檔來看,觀影人次及觀影熱情都明顯下降,尤其是被稱為春節檔票倉的三四五線城市,主要原因在于高票價消磨了不少觀眾的觀影熱情,平均44.8元的高票價創歷年春節檔新高。宅在家里看電影相對于去電影院看電影來說,方便快捷低成本,在經濟下行的今天,物價水平的漲率超過了大多數職業工作的上漲率,人們面對如此的經濟壓力,宅在家里看電影是他們的相對較好的娛樂選擇。另外,視頻網站讓年輕人更方便地觀看國內外電影,且不受地點、時間、場次等的限制,足不出戶獲取信息現象更加凸顯,這一點很有利于宅家看電影成為新潮流。很多90后、00后都已有進入電影院付費看電影的習慣,因此各種視頻網站相對低廉的會員費對年輕人來說是能接受且愿意成為會員的。另外,通過搜索引擎尋找資源或者付費會員,能很大程度地讓年輕人緊跟潮流觀影,盡可能地回避廣電總局不引進、上映時間落后于國外等問題。“云觀影”對電影時間要求不固定,也適合快節奏生活方式下不同人群不同時間規劃需求。
(三)宅家的舒適度更高目前我國大部分地方網絡發達且網速較讓人滿意,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家里看電影,不需要收拾出門,窩在家里就可以。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給我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流媒體資源,網絡從2G、3G發展到4G再到如今即將全覆蓋的5G時代,充分滿足了人們觀影的視聽需求,各大視屏網站、APP也提供了多樣化的影視資源。當代的中、青年相對于老一輩人更樂于去接受新鮮事物,更注重生活的舒適度和品質,消費更具個性化,愿意購置新型科技產品,例如打造家庭影院。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線上電影的觀影效果越來越好,在家投影看電影的效果不比院線差。5G時代的到來,全息投屏技術逐漸成熟為宅在家看電影提供技術支持。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時經常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如前排擋住視線的觀眾,電影場次、觀影區域的限制等等,都會影響到人們觀影的舒適度,宅家看電影就可很大程度避免這一點,可以自由選擇觀影地點、時間、方式,更為隨心所欲,可以即時和周圍的人討論電影。在家觀影將成為是一種很舒適的狀態,成為一種新的放松方式,舒適度更高。
三、電影產業疫后發展策略
電影產業的恢復需要政府部門大力度的救濟措施,但還需要考慮今后電影產業的長遠發展,電影產業應該化“危”為“機”,利用此次疫情“云觀影”的新趨勢,抓緊此次的機遇,不斷深化改革、砥礪前行,應對此次疫情對電影產業的影響,以求盡快恢復到健康的狀態,走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推出適應于家庭版的觀影模式“后疫情”時期中國電影產業應與全球影業攜手共渡難關,探尋電影發展新途徑。“云觀影”可以使年輕人和不便于去電影院的老年人提供更多共處的機會,滿足快節奏社會下回歸家庭的需求。那么,電影行業應順應社會需求,推出適應于家庭版的觀影模式。例如開發更豐富的主題放映和特色放映,滿足兒童、青年、中年和老年等各年齡段觀眾的需求,吸引更大消費群體,開拓增量用戶,使市場向多元化、良性化發展。“老少通吃”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一個能進入家庭觀影模式的例子,這部片的成功也充分說明了這種“老少通吃”的模式值得推薦。營造濃郁的互聯網電影文化氛圍,大力推動“云觀影”的發展,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
(二)內容為王,提高影片質量一部好的影片,常常是有好口碑,賺足票房,并賺足眼淚的,賺足眼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能走進人心。目前電影的主要觀影人群具備越來越強的消費能力,他們愿意為自己喜愛的東西付費。《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國機長》和《我和我的祖國》四部影片憑借實力都進入了全球2019年度票房排行榜的前20名,這些都證明了內容為王,提高影片質量的重要性。靠流量明星搶占電影市場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從近兩三年電影票房的排名情況,可以看出電影質量的好壞越來越明顯并且直接快速地反映在票房表現上,優質內容成為市場發展核心驅動力越來越得到證實。今后,影片的發展方向應放棄短平快,追求一年拍很多影片之路,應重視高投入,拍出更多接地氣、反映社會現實、走進人心的高質量影片。
(三)繼續提供技術支持在壟斷競爭市場中,各企業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需要加強技術進步。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需要更多類似“互聯網+”的政策來推動電影產業技術進步。政府不僅要促進龍頭企業的技術創新,更應該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技術動力支持。“后疫情”時期中國電影產業應加大利用5G技術和區塊鏈技術,使AR、VR、AI、物聯網的技術優勢在電影產業中得到進一步發揮,統籌效率和場景。統籌考慮藝人和內容、電影與短視頻等其他內容平臺的關系,以增添中國電影產業的競爭力。
(四)注重知識產權保護,放寬融資渠道2019年春節檔幾部電影一播出沒幾天,網上就能看到盜版的影片,大大影響了票房的收入。為了鼓勵拍出更多高質電影,必須從制度層面加快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政府應出臺系統化的政策,健全法治體系,以應對電影產業環境的新變化,電影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拓寬延長電影產業鏈,加大稅收優惠政策設計,營造我國電影產業的營商環境,合理有序放寬融資渠道,促進中國電影產業向健康生態發展。
參考文獻:
[1]安國俊,賈馥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分析及對策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20(3).
[2]王璇,李磊.我國新媒體產業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路徑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20(3).
作者:張一 林素絮 單位:釜山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