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際電影節發展路徑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一片褒獎聲中落下帷幕。在大眾的贊譽中,仍需看到電影節自身存在諸多不足,如何彌補這些缺憾成為當下電影節發展破局的首要議題。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亟需總結經驗教訓,同時開拓視野,借鑒國際頂尖電影節的發展模式,尋求未來發展的破局之策。
關鍵詞: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產業聯動;電影市場;發展路徑
萬眾期待的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2018年12月16日落下帷幕,舉辦期間吸引了國內外上百位知名電影人出席,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影參與展映,產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力,成為2018年末國內影壇規模最大的電影盛會。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以“全年展映、全民觀影、全產業鏈”為目標,打造專業性和國際化兼具的“永不落幕的電影節”①。同時海南島電影節也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12個先導性項目之一,承擔著海南省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的重任,可以說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是在期待中應運而生的。整個電影節從調研到開幕只有不到7個月的籌備時間,最終從各方的反饋來看,這次電影節獲得了媒體和大眾的一致好評。雖然首屆電影節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樹立了一個高起點,但是,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背后仍隱藏著一些不足。本文旨在回顧首屆電影節背后的缺憾,并以世界知名電影節為參照,探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未來之路。
一、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回顧
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從數據來看是非常成功的。根據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官方,從電影節開幕到電影節結束當天,在著名社交網站新浪微博上,“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相關話題獲得了3.1億的微博閱讀量,電影節相關內容登上微博熱搜榜三次,觸達人群保守估計50億人。在百度關鍵詞搜索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相關的綜合信息顯示超過了100000萬次。關鍵詞云圖分析,nice、優秀、期待等正面評價霸屏②。官方數據揭露出本次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受到了社會的巨大關注,并且得到了高度的好評,所以從品牌形象塑造、網絡影響力來說,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是高水準、高質量的,這源于主辦方對于此次電影節精準的營銷設計。總體來說,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是成功的,但是并不能掩蓋其籌備時間短和經驗欠缺帶來的一些缺憾,這些問題容易在媒體的贊譽中被忽略掉。首當其沖的遺憾就是自身定位的模糊和同質化問題嚴重。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樹立了“永不落幕的電影節”的目標,并且以“全年展映、全民觀影、全產業鏈”為口號。這個宣傳口號非常接地氣,而且與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定位是相通的。但是,在本屆電影節的板塊設置中,看不出與國際其他電影節的明顯區別,沒有顯示出自己的特色,起碼沒有在內容設置上體現出宣傳目標中的內容。其次是本次電影節中電影交易市場板塊的缺席,并且尚沒有明確消息指出會在將來設立這個板塊。交易市場可以吸引到眾多的優質電影產品來進行交易,不只是電影成片的交易,還有電影制作技術和電影劇本都可以在電影市場中進行買賣。而電影節可以負責搭建一個交易的平臺,幫助優質的電影產品尋找買家。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以“永不落幕的電影節”為目標,電影交易市場的缺席實屬令人意外。最后,本屆電影節在開發電影節產業聯動價值方面做出的探索還不夠。眾所周知,電影節是一種文化性的會展活動,是文化產業的一個分支,其發展同樣遵循藝術與商業的“雙輪驅動”模式。其中,藝術構成電影文化的核心價值,商業構成市場價值的實現渠道。與之相對應,國際電影節的功能可以分為文化性功能和商業性功能兩大部分③。二者構成了電影節內在的互動框架,一個電影節的成功往往取決于是否充分發揮了這兩個功能。國際上各大電影節都在積極地開發電影節自身的產業聯動價值,特別是圍繞旅游產業,電影節的影響不僅僅是發生在電影節舉辦期間,而且是覆蓋短期和長期兩個方面,容易形成一個周期化、常態化的旅游熱點。遺憾的是,這次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未來產業聯動方面的規劃并沒有在任何官方渠道中看到端倪。特點鮮明是一個電影節立足世界的重要前提,國際上任何成功的電影節都有自身的特點。反觀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目前只舉辦了第一屆,自身仍有很大的可塑性。新目標和新口號的提出是具有前瞻性和地域性的,但是如何規劃出彰顯自身特色的內容板塊,何時完成電影交易市場的搭建以及如何更好地發揮電影節產業聯動功能,是擺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面前三個亟需解決的問題。那么如何去彌補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中體現出的這些缺憾?可以嘗試向其他世界知名電影節汲取經驗。
二、世界知名電影節的運營特點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電影節總共700多個,經過國際制片人協會認證的電影節也有50多個,特點各異,運營模式多樣,那么哪些國際電影節適合作為海南國際電影節的參照呢?根據海南省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自身的定位以及海南自身的地域優勢,本文從全世界梳理出三個適合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借鑒的世界知名電影節。
(一)戛納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創立于1946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戛納在舉辦電影節之前只是一個濱海的小漁村,如今已經成為了世界電影藝術的圣地,這座小城完全是依靠電影發展起來的,電影節成了這座城市的國際名片。據戛納市長貝爾納•布羅披露,每年戛納電影節會吸引6萬名電影界人士和20萬名游客,為期兩周的電影節所創造的經濟價值達2億歐元,間接經濟價值高達7億歐元。電影節開幕前數月,全城的酒店早早被預訂一空。此外,游艇出租、交通運輸、商品銷售、觀光旅游業也異常火爆。會展經濟的四大作用———傳播信息以促進經濟貿易、提高城市知名度以帶動區域經濟、拉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在戛納體現得淋漓盡致④。戛納在地域特色上和經濟地位上與海南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戛納和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成功經驗,是極具參考意義的。
(二)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誕生于1976年,每年9月舉辦,是北美洲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不同于戛納電影節展映加評獎的模式,其最大的特點是以展映新片和電影商品交易為主,而不評獎。這自然也會吸引到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每屆電影節都會有超過一千家國際注冊媒體進行報道。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是全世界最具特色的電影節之一,完全商業化的定位和非競賽不評獎的特點,令其在世界電影節中成為獨樹一幟的存在。對于主流競賽非專門類電影節來說,多倫多電影節對于觀眾和電影商業性的看重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這對于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尋求差異化發展的需求是一個巨大價值的參照。
(三)釜山國際電影節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創辦于1996年,是韓國亦是亞洲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釜山國際電影節極大地發揮了產業聯動功能,奠定了釜山亞洲影視文化城市的基礎,提高了旅游品牌價值,還帶動了釜山經濟和就業。根據釜山市官方網站數據,釜山國際電影節的生產收益達774億韓元,經濟收益342億韓元,就業和雇傭人數高達1112人⑤。釜山和釜山國際電影節之間的互動關系,是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應該著重參考的一點,特別是釜山國際電影節與釜山市未來戰略的同步,對于海南如何處理電影節與地域發展之間的關系有很大的啟示。經過對三個電影節的梳理,可以看出,戛納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市場與主競賽單元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密不可分。成熟的電影市場支撐起其“雙輪并行”的發展戰略,藝術與商業并存是戛納電影節最大的特點。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以“展映+賣片”的方式構成自身最大的特色。依賴自身純商業化的定位,結合精巧的展映單元設計,帶來了強大的人氣。同樣,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成功也離不開電影市場與展映單元的結構互補。釜山國際電影節對于電影節產業價值的開發,與釜山市對于電影節的資源配套規劃分不開關系。這三大電影節首先都有自身鮮明的特點,其次三者在電影節的產業聯動價值開發上皆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最后電影交易市場是戛納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自身特色的重要支撐。對它們的發展經驗進行總結,會為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個有益的參照。
三、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未來展望
未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究竟該如何前進?首屆電影節舉辦出現的三個缺憾該如何彌補?本文結合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自身定位以及三大電影節的發展經驗,為未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提出幾點發展建議。
(一)開放———突出“全民”特色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以“全年展映、全民觀影、全產業鏈”為目標,打造專業性和國際化兼具的“永不落幕的電影節”。“全民”是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最大的特色之一,但是在影展單元內沒有任何“全民”的內容,目前不間斷展映單元體現出“永不落幕”的特點,但是“全民”色彩沒有在電影節的單元模塊里體現出來。特別是榮譽評獎單元,沿襲其他電影節慣用的一套,沒有跳出傳統的窠臼。未來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需要更多的特色板塊去體現“全民”的互動,而不是藝術精英的自我滿足。解決這一問題可以結合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經驗。多倫多電影節可以說是真正的全民觀影狂歡,電影節自身的純商業化定位,明確的選片對象,吸引到大量“好看”的大片,聚集起巨大的人氣。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路線非常適合以旅游為支柱產業的海南島,可以不選擇純藝術片評獎路線,轉向商業類型片路線,放寬選片標準,通過受眾更廣的類型片凝聚人氣,吸引觀眾,形成觀影熱點。目前,亞洲并沒有一個純商業性質的電影節,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可以嘗試這個路線,對亞洲其他電影節形成差異性互補。未來的主競賽單元的大獎也可以嘗試把評獎權下沉到大眾手里,讓觀眾去投票選出“最佳影片獎”,這類似于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人民選擇獎”的評選方式。主辦方根據觀眾的評分高低排序,選出最終的“觀眾票選獎”。以主競賽單元為核心,圍繞“全民”打造更多具有商業特色的單元模塊,從上至下地鑄造出電影節獨特的商業文化氛圍,從而以點帶面,最大化發揮電影節的產業聯動功能,帶動本地的旅游市場發展。
(二)包容———電影市場與展映單元交相輝映在目前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所有的官方消息中,沒有電影交易市場的蹤影,可以說目前電影交易市場板塊不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未來規劃之中。但是致力于打造“全民觀影”和“永不落幕”的電影節,電影市場的缺席令人詫異。電影交易市場不僅僅是為電影制片公司提供服務,更能為電影節吸引到大量的展映片源,這點與“永不落幕的電影節”的需求不謀而合。電影交易板塊的內容還覆蓋到電影劇本交易和電影制作交易,覆蓋了電影的全產業鏈,這正與電影節的“全產業鏈”口號呼應,同時,電影市場也會對國內電影的海外銷售提供幫助,只有展映而沒有提供交易的市場難以形成一個“放映+售片”的良性循環。“全年展映”是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最大的特色之一。既然要以突出展映為特色,那就需要對展映單元進行對位精準的設計安排。比如學習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為喜歡科幻片的觀眾設置“科幻片展映單元”,為喜歡恐怖片的觀眾設置“恐怖片展映單元”,對一年內每個月做不同的主題劃分,比如一月設立“科幻主題”,二月設立“喜劇主題”,然后根據不同的主題放映不同的影片。這樣對展映單元進行精準劃分,以適應不同觀眾的觀影需求。
(三)突破———地區戰略與電影節結合,最大化發揮電影節的產業聯動價值旅游業是海南的支柱產業,電影節蘊含著巨大的旅游價值,未來可以嘗試把電影節打造成電影旅游生態圈的核心,圍繞電影節的品牌影響力,重點培育一些電影衍生產業,比如電影樂園、電影拍攝基地、電影主題酒店、VR電影體驗園等,還可以聯合海南本土的旅游部門,專門以電影節為基點,開發電影節主題旅游線路,不僅把旅游項目的開發放到電影節舉辦期間,而且要致力于開發全年度、常態化、全地域的電影特色旅游項目,真正把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與海南省的發展戰略融合在一起,嘗試打造以電影節為核心的旅游產業集群。除旅游產業之外,還可以效仿戛納國際電影節,開發一些教育品牌,比如大師課堂、電影夏令營等;還可以與本土高校聯合,依托電影節對電影人的號召力,開設國際電影碩士班或者電影從業人員進修班。
四、結語
正如馬云在海南省人民政府企業家咨詢會議上的發言:“海南要換道超車而不是彎道超車”,這句話對于今天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同樣適用。雖然第一屆成功舉辦帶來的媒體高光難以遮掩住其背后的問題,但是總體來說,第一屆的海南國際電影節舉辦的時間比較倉促,取得的成果已經非常喜人,可以看出海南試圖打造高品質電影節的決心。相信在各方的關注和期待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發展前景會一片大好,在不遠的將來電影會成為海南最具人氣的一張世界名片。
作者:王誠 單位: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