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醫藥大學小兒推拿學課程發展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作為高校設置的專業,如何培養出更適應社會的專業人才,如何滿足21世紀對高素質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是個重大課題。文章將從山東中醫藥大學小兒推拿學課程歷經發展的過程中,對課程的設置、課時安排及規劃、教材選擇、主輔教師搭配與教學師資培養、老中青三代教師的教學經驗與體會等方面進行闡述與探討,以期為課程建設提供思路。
關鍵詞:小兒推拿學;課程建設;山東中醫藥大學;人才培養
山東中醫藥大學的小兒推拿學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經歷曲折。最初,是單獨開設的課程小兒推拿學,然后發展到與成人推拿合并為一門課程推拿治療學,現在,又發展成為單獨開設的一門課程小兒推拿學。本課程是針灸推拿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核心課程。當今社會,全國各地小兒推拿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作為高校設置的專業,如何培養出更適應社會的專業人才,如何滿足21世紀對高素質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是個重大課題。下面,本文將從山東中醫藥大學小兒推拿學課程歷經發展的過程中,對課程設置、課時安排及規劃、教材選擇、主輔教師搭配與教學師資培養、老中青三代教師的教學經驗與體會等方面進行闡述與探討,以期為課程建設提供思路。
1課程設置
小兒推拿學是以中醫學理論和臨床知識為基礎,研究用小兒推拿手法作用于小兒體表穴位,預防和治療兒科常見疾病,并以促進小兒健康及生長發育為目的的一門臨床學科,是中醫推拿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故本課程設置定位在臨床課程,先修課程為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西醫診斷學、針灸學、推拿學等,為本課程的基礎課程。后續為臨床實習階段,與其平行的課程為中醫內科學、中醫兒科學、西醫兒科學等,本課程與其平行課程可以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因本課程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橋梁課程,故上課時間安排在第7和第8學期。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培養需求,本課程在山東中醫藥大學開設必修考試和選修考查2門課程,以適應社會的不同需求。對必修課的要求,是培養學生掌握小兒推拿預防和治療兒科常見病的一般診治規律,增強臨床診治技能,同時了解小兒推拿促進小兒健康及生長發育的診療規律。初步掌握小兒推拿學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手法操作的基本技能與臨床應用,并同時增強臨床診治疾病的能力與擴大推拿治療疾病范圍的能力。為兒科疾病的規范、全面的推拿治療提供理論和實踐基礎,同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自學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臨床實踐技能。
2課時安排及規劃
以必修考試課為例,本課程的內容規劃一直沿用老教材《中國小兒推拿學》的內容,結合《兒科推拿療法簡編》,設置為5部分:小兒推拿發展史、小兒推拿基礎知識、小兒推拿常用手法、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小兒推拿疾病治療[2,3]。根據山東中醫藥大學的宏觀培養方案,目前,本課程總課時數為32學時,2學分。這5部分內容的學時安排及規劃,見表1。
3教材選擇
關于教材,半個多世紀以來,山東中醫藥大學的小兒推拿的教材,最初用的是手刻油印版自編教材《小兒推拿學》和《小兒推拿醫籍選》;后來,改用張素芳教授主編的《中國小兒推拿學》,1992年由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出版,因是正式出版教材,使用時間比較長;2005年,因為與成人推拿諸課程合并為推拿治療學,共用一本教材《推拿治療學》,由王道全教授主編,山東中醫藥大學自編。2017年,山東中醫藥大學重設小兒推拿學課程,采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和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十二五”和“十三五”全國高等教育規劃教材。面向學生層次有,針灸推拿專業研究生,針灸推拿學八年醫、針灸推拿學本科,中醫學專業八年醫和五年本科等。
4主輔教師搭配與教學師資培養
本課程既要突出中醫理論的傳承,又強調現代醫學對相關原理的認識。授課時,主輔教師搭配合理。授課教師安排了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不同層次的教師共同授課,讓學生對不同層次的教師都有認識和體驗,授課效果好,與學生互動到位,助教可以及時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在教學任務上,小兒推拿發展史、小兒推拿疾病治療由教授和副教授承擔;小兒推拿基礎知識、小兒推拿常用手法、小兒推拿常用穴位由講師和助教承擔。此外,還安排了名醫課堂,請行業內最有影響的老專家授課,名醫課堂上,承擔本課程授課的教師全部參加,極大地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既有利于學生學習,也有利于教師師資培養。
5老中青三代教師的教學經驗與體會
本課程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與體會。最初單獨開設本門課程時,因年代久遠,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方法傳統,基本上是教師在臺上講什么,學生就學什么,范圍就是小兒推拿本身的知識點。后來和成人推拿合并為一門課程推拿治療學時,講授范圍呈縮小之勢,僅作為推拿治療疾病中內容的一部分。現在,又重新單獨開設本門課程,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方法新穎化,講授內容范圍擴大化,使得本課程的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首先,教學方式上,老一代教師,基本上采用課堂教學、實際操作和臨床見習等,現在的教學方式則多樣化,在傳統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分課堂、翻轉課堂、線上教學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教師的教學素養明顯提高,對教學的理念更加深厚,以前就是為了教而教,現在可以做到怎樣更好地教。我們是臨床課程,以前教師的重心在研究教學內容上,很少放在教學方式上,會出現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師不會講課,經驗講不出來的現象,學生不感興趣,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現在教師的重心除了放在教學內容上,還研究了教學方式,使得沒有經驗的教師能把課講好,有經驗的教師能把課講得更好,更好地體現了臨床教師的雙師身份。其次,教學方法上,老一代教師,基本上采用課堂講授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現場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在過去的教學條件下,學科的老一代教授,已經盡最大努力地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較好。現在的教學方法更加新穎,在傳統的基礎上,在混合式教學方式下,增加了讀書指導法、自主學習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教學手段上,老一代教師,基本上都是使用教材、講稿、掛圖、模型等,就是一部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幾幅掛圖。現在的教學手段全部現代化,把幻燈片、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計算機等搬入課堂,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多媒體教學。減輕了教師口頭和筆頭的負擔,卻增加了對現代化技術的運用能力的要求。對學生來說,擴大了知識面,大大增加了知識信息量,也增加了學生對知識消化能力的要求。總之,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新穎化和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使得教學經驗更豐富,教師教的更方便,學生學的更積極,教學效果自然更好。本課程最大的亮點,是設置了見習實踐課,每學期安排2~3次見習課,每次3學時,由任課教師聯合實習醫院科室的臨床教師帶教。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小兒推拿中心是本課程的見習基地。小兒推拿中心具有目前該行業內國內外頂尖專家團隊,現有醫生18人,包括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2人,博士3人,主任醫師、教授6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2人,山東省中醫院名醫堂專家3人;現有國家級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1個,省級“齊魯醫派孫重三小兒推拿流派傳承工作室”1個,山東孫重三小兒推拿流派“十三大手法”中醫藥特色技術示范門診1個。科室專業技術人員專業理論基礎雄厚,操作技能一流,科研和教學實力雄厚,是國內外小兒推拿的龍頭,承擔著山東中醫藥大學針推學院小兒推拿專業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培養,本科生教學、臨床見習實習、規培醫師及進修醫師帶教等任務。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小兒推拿中心為本課程的見習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使學生們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課程建設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以上是山東中醫藥大學為如何培養出更適應社會的小兒推拿專業人才,如何滿足21世紀對高素質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指導教研室對小兒推拿學課程的基本設置與安排。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本課程的設置越來越合理,發展前景越來越光明。
參考文獻
[1]呂明,顧一煌.小兒推拿學[M].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3.
[2]張素芳.中國小兒推拿學[M].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2:1-8.
[3]孫重三,陸永昌.兒科推拿療法簡編[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64:1-2.
作者:李靜 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