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養成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教育改革過程中,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逐步嚴格,每一個行業在招聘人員時,不僅要求招聘者能夠滿足行業發展需求,還要求招聘者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和思維能力,在平時工作中對于多個問題進行處理和分析。所以在人才培養期間,應該注重人才綜合能力的形成。結合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方面存在顯著問題,因此每個數學教師都要高度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確保學生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對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以下是筆者進行的具體分析。
一、問題導學,啟迪學生思考
如果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沒有深層次研究,就難以全面掌握數學知識要點,增強數學學習能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傳授式教學模式,把教學概念與公式教授給學生,學生缺少時間思考。此種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不夠深刻,難以真正把知識點運用在實踐中。要想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技巧,自主處理數學問題,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學法,對學生思維進行啟迪,要求學生在思考問題期間,逐步挖掘數學知識內涵,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保證設置的問題要難度適中,不然會引起學生產生厭煩情緒。
二、持之以恒,培養學生思考習慣
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持之以恒地教學,長時間對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因為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學習存在反復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重點強調難點知識,而學生取得的學習效果是有限的。教師要正視這一個問題,以持之以恒的教學心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確保小學生思考能力得到質的飛躍。與此同時,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把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貫徹在教學環節,安排核心討論主題,盡可能運用疑問式和反問式的語言,給學生提供思考機會。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期間,教師不要過于急躁,由于學生學習會受到學習習慣與經驗的影響,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最大化的學習成效,所以教師要適當鼓勵學生,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學生意識到長久堅持勢必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教師要給學生設置主題活動,對學生現有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檢測和強化,保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能夠有效提升。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能力檢測總是通過試卷的形式進行,在一定程度上凸顯學生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情況。然而會產生負面影響,學生以題海戰術的方式得到成績,不能切合實際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題海戰術的方式占據了學生學習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生思考時間不夠充分,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在處理問題期間形成獨立思考意識,教師通過此項活動,分析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短板,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比如在講解“統計”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給學生設計班級學生興趣愛好的統計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過程設計,落實統計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磨煉學生堅持不懈的毅力,在此期間教師觀察學生存在的不足,針對性地指導和糾正,確保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
四、營造氣氛,體現教學趣味
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體現學生的中心地位,如果在學生學習知識期間,僅僅把教材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會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與此相反若學生自主地分析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就能夠主動處理多種類型的問題。教師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潛移默化地給學生貫徹自主學習意識和興趣,作用在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上。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關注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賦予小學數學課堂一定的趣味性,可全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證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學習活動。比如在“加減法”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呈現生動的畫面,畫面中包含小猴子吃香蕉的場景,由此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會自主地探索猴子吃香蕉的個數以及剩余香蕉的個數,加深學生對加減法的了解。在課下,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休息時間和家長一起到商店購物,要求學生注重家長購買商品的數量,自主設計數學問題,強化加減法知識的運用,啟迪學生思維,挖掘學生學習潛能,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深入討論,轉變教學思維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組織學生深入討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由于討論過程中可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所以在平時學習中,教師可以提出簡單的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或者和其他同學共同討論。在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能力之后,提出難度稍大的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討論活動與分享學習感受,促進數學課堂活動順利進行。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轉變教學思維,讓學生真正作為學習的主人,發揮教師自身的引導者與組織者職能,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信息化時代下,教師可利用網絡設計微課視頻,把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充分體現出來,給學生提供多次觀看和思考的便捷條件,及時鞏固和運用知識點。比如在講解“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相關知識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針對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教師時刻關注學生學習情感的培養,確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趣味性和生動性。給學生設置以下問題:“已知一個長方形長是6厘米、寬是7厘米,你們能夠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嗎?一個正方形邊長是3厘米,這個圖形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這樣直接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利用有限的時間深入討論,最終以小組的形式得出最終答案,比一比哪個學習小組的成員計算的答案更準確,進行鼓勵和贊揚。在此期間,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撥和指導,使學生進一步分析面積計算的過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話題,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啟迪學生思維,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了解,深層次帶領學生走進數學的世界,挖掘數學世界的奧秘。注重學生獨立思考意識的形成,給學生帶來優質學習體驗,多個層面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
作者:張利民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大溝鎮掌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