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低碳經濟下的快遞盒回收情況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網絡購物的方式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快遞行業也迎來了自身發展的“春天”。但是各種問題隨之而來,其中由于快遞盒的大量消耗而引起的回收問題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關注。為此,我們以南京審計大學江浦校區及其周邊地區為例展開調查。我們在分析調查結果的基礎上,總結出關于建立快遞包裝回收保障制度和激勵機制,并且提出了從源頭處解決這個問題的幾點啟示。
關鍵詞:快遞紙盒;回收利用;高效;激勵機制
一、研究目的及其意義
據國家郵政局的《2016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完成7397.2億元,同比增長45.7%。全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完成5379.2億元,同比增長33.2%。其中,快遞業占比首次突破七成,達到73.9%。經測算,我國平均每件快遞的膠帶使用量是0.8米。此外,生產一噸紙需要砍伐17棵十年生大樹,生產一噸塑料袋,需要消耗3噸以上石油。業內人士表示,快遞使用的塑料袋大部分為一次性再生塑料袋,但膠帶部分主要材質仍是聚氯乙烯,需要經過近百年才能降解。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僅全國快遞業所使用的膠帶總長度為169.85億米,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從各項數據不難看出,經過十幾年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快遞產業已經是市場上最具潛力、最具競爭力的服務業之一。但是,由于對快遞產業的行業規范的疏忽管理,使得快遞包裝的回收利用的問題成為當下熱門的環保問題。據調查,在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之下,2013年到2015年兩年間,各個快遞公司互相打起了“價格戰”,基于情況他們想盡一切方法想要減少成本,而他們認為最為簡便的方法就是減少快遞包裝的成本。由此以往,大量網購商品的過度包裝,包裝物對環境的破壞程度之大,大部分的包裝物無法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造成的大量的資源浪費的問題層出不窮,由此可見,快遞包裝的回收是一個大而空白的市場。而各大高校作為年輕人的聚集地自然是快遞包裝泛濫的重災區,因此我們認為在高校建立適合自身的快遞包裝回收機制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學生作為網絡購物的主要推動力,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而隨著經濟的進步,家庭收入進一步增加,使得高校在校生的生活費增加,這無疑讓他們的消費水平“更上一層樓”,進一步帶動了快遞行業的發展。因此,我們認為調查高校在校生對快遞包裝盒的回收的看法十分有意義,于是我們以南京浦口地區高校為基點,開展了調查。
二、研究流程
第一階段:發放調查問卷。我們在浦口地區高校及網絡發放200多份調查問卷,共11個問題,內容包括網購頻率,快遞盒的處置方式及對快遞盒回收的態度等。同學們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調查報告的結果顯示,紙盒包裝的比例占到了將近百分之五十,其中大多的紙盒包裝為可回收利用的資源;而有90.87%的受調查者選擇直接將包裝扔掉。第二階段:走訪快遞站,我們走訪了學校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百世快遞站,詢問他們對在快遞站門口放置快遞回收盒的態度。根據我們的走訪調查,快遞站負責人明確表示除非國家給予政策補貼,否則不會主動進行快遞盒的回收工作。但我們觀察到,在寄出快遞時,工作人員會二次使用學生已經拆封過的快遞包裝盒。第三階段:聯系學校環保組織,希望尋求合作。由于與快遞站的溝通并不順利,所以我們決定尋求校環保組織的幫助。他們對我們的項目表示支持并且鼓勵,但是在交流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以下回復,導致我們的項目陷入僵局。一是該協會曾經舉辦線上回收快遞盒活動,但是由于前期宣傳覆蓋面較窄,社團號召力不強,準備工作不是很充分,即使沁、澤、潤園學生積極響應,但人數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快遞站所在的澄園,響應的學生幾乎為零。所以活動效果不佳,無法形成一條完整的回收線。二是該協會曾嘗試向澄園書院學生會申請專門放回收過來的快遞盒的倉庫,但澄園學生會空間有限,缺少專門人員進行快遞盒的回收整理,同時,將回收的快遞盒從沁、澤、潤三個園區運回澄園,十分消耗人力、物力和時間。因此,澄園書院學生會并沒有對雨山環保協會的申請做出明確的支持態度。三是我們也曾設想在各個園區的宿舍站點門口安放回收站點。但后來通過觀察發現,宿舍站點門口垃圾箱里的快遞盒多由清潔阿姨整理,賣給廢品回收站,所以我們的回收工作可能會與清潔阿姨的利益相沖突。若我們將回收的快遞盒交與清潔阿姨,給她們處理,則失去了回收的意義。由于沒有考慮到現實經濟因素的影響,快遞行業由于這些年的發展,自身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經濟鏈,環環相扣,難以分開,各個方面彼此間之間難分難舍。而我們的調查研究就宛如想在這條穩固的經濟鏈上面打出一個缺口,并沒有顧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導致我們在具體方案的實施進入了瓶頸期,我們認識到真正在學校落實快遞包裝的回收工作是一項較為艱巨的工程,但我們從失敗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三、啟示
調查顯示,雖然高校在校生有一定的環保意識,但是一般拿到快遞包裝后大部分的的人還是選擇直接扔掉,因為包裝無用且回收費時費力,并且沒有一定的部門和體系,所以直接扔掉是最好的選擇。當然如果能夠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比如回收返現或者學校積極教育進行快遞包裝回收環保積分制等激勵措施,從兩方面進行完善。那么包裝回收的結果一定比較理想。各高校應完善相關政策,對在校生進行環保的教育,從思想上面提高保護環境的覺悟,鼓勵學生們參與快遞包裝盒回收的公益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源的浪費。據我們了解,有大學生曾開發出快遞包裝回收的APP,在自己的學校宣傳推廣之后,同學們的環保意識明顯提高,快遞包裝盒的回收效果很好。但是,APP在其附近范圍內的推廣卻遭到了重重困難,此是后話。國家回收政策法規未出,高校難以實施是擺在眾人面前最大的難題。如果政府推出關于快遞包裝回收的政策法規,一方面可以使包裝回收真正的規范化,另一方面,高校在進行校園環境建設時,可具體到快遞包裝回收問題,并制定相關解決措施,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與此同時,建立相應的保障制度也是建立回收機制的重點方面,制度保障主要來源于三方面:一是政府部門針對高校快遞包裝回收體系,制定有關回收條例法規,明確回收體系各相關利益者的責任,保障高校包裝回收體系能夠有條不紊地運行下去;二是快遞企業依據本企業的發展戰略,采用可回收利用快遞包裝,減少一次性且不易降解塑料包裝的使用;三是高校回收核心組織領導下的實踐創新部門負責對該體系進行宣傳及監督等管理工作,且后勤部門負責將宿舍回收站點進行管理。除了相關法律規范,相關高校和企業可以采取了一些管理機制及宣傳鼓勵措施,提升高校學生的回收意識,為高校回收體系的正常運轉進一步提供保障。回收體系中,建設回收體系的主要成本承擔者為快遞包裝使用者—————快遞企業,這樣一方面利于快遞企業合理化快遞包裝形式,另一方面利于企業塑造環保綠色物流企業形象。因此快遞企業會在高校成立核心回收系統領導下的高校快遞企業聯合協會,主要工作是核算與統計回收體系運轉后帶來的利益,在彌補快遞企業支付成本的同時,然后對回收體系中的組成部分進行利益分配,一部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資及獎勵,最主要的還是將資金用來維護體系的正常高效運行,并且對回收體系進行宣傳及推廣,在建立高校快遞包裝回收體系的基礎上,建立其他快遞包裝回收體系,提升全社會人民的環保意識。
四、總結
目前,各界人士都密切關注環境治理問題,意識到加強廢棄物回收以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們認為快遞包裝問題應當從源頭處解決,可借鑒國際上一些國家對于快遞包裝的綠色化處理:在“污染者付費”原則的基礎上,日本1995年提出,由消費者負責將包裝廢棄物分類,市政府負責收集已分類的包裝廢棄物,私有企業獲政府批準后對包裝廢棄物進行再處理。同時,日本還規定包裝容器內空位不得超過容器體積的20%,包裝成本不得超過產品出售價的15%。英國也立法規定,包裝物在滿足商品衛生安全外,不得添加過多包裝。如果企業違反規定,消費者可以投訴并進行處理。在過去20年,英國商品的包裝重量減少了40%。從源頭處理包裝問題相較于積極的處理已有的包裝垃圾更為簡潔有力,但是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積極響應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現如今,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但是如果經濟的發展是以環境的犧牲為代價的,那么,國家經濟再繁榮,人民也不會感到真正的滿意。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也對快遞包裝的要求越來越挑剔,對環保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相關部門不能僅僅關注經濟的發展,還需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從國家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著眼當下快遞包裝存在問題,以保護環境為基點,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革新技術,探求更加環保的包裝材料,以適應快遞行業的迅速發展,以適應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以使環境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同步。
參考文獻
[1]趙夕:低碳經濟下快遞包裝物回收再利用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機,2016,47(03).
[2]楊傳厚、梁子婧:高校建立快遞包裝回收體系的探討[J].價值工程,2016,35(05).
[3]王悅晨:低碳物流視角下快遞包裝回收模式應用現狀及完善對策的實證分析———以武漢市為例[J].企業技術開發,2016,35(14).
[4]董夏丹:快遞包裝回收的逆向物流網絡布局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5.
作者:于杭 張鈺玲 邵婕 單位:南京審計大學